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正在黄永玉众多的绘画题材中,荷花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这和他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出生于湘西小城凤凰的黄永玉,从小和大多数孩子一样顽皮淘气。那时,黄永玉经常到外婆家去玩耍,外婆家门外就有一个荷塘。只要黄永玉发现自己闯了祸或淘气过了头,很有可能受到外婆的责骂惩罚时,他就先将一个很大的澡盆踢到荷塘里,然后自己跳进盆里躲起来。当时黄永玉年龄很小、个头不是很高,而荷塘里的荷花又长得非常茂盛,即使他在里面  相似文献   

2.
张炜 《社区》2010,(17):47-47
老舍出事的前一天.发生了这样一幕: 老舍对斗他的造反派说:“我不是反革命,我写的作品都是歌颂新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造反派们马上讥笑地反问他:“你歌颂共产党,为什么共产党不要你入党呀?”  相似文献   

3.
黄永玉以著名画家与雕刻家的身份享誉世界,近年来,其文学创作成就也备受学界瞩目。作为黄永玉最早接触与尝试的文体,现代诗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永玉的诗作挥洒自如,不受任何创作理论的规约,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真”,即摹写世间百态的真实、感抒人情世故的真情以及追求艺术自由的真心,“真”使得黄永玉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中独具风格。  相似文献   

4.
黄永玉以著名画家与雕刻家的身份享誉世界,近年来,其文学创作成就也备受学界瞩目。作为黄永玉最早接触与尝试的文体,现代诗在其文学创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黄永玉的诗作挥洒自如,不受任何创作理论的规约,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真",即摹写世间百态的真实、感抒人情世故的真情以及追求艺术自由的真心,"真"使得黄永玉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史中独具风格。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画家黄永玉去法国访问。一次,他独自在巴黎街头写生,由于太过投入,丝毫没有发现有位年轻的法国女士正专注地跪在他的身后看他画画。那天,巴黎的天气非常炎热,黄永玉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这时,一杯凉开水递到了他的面前,他顺口说了声“谢谢”,扭头看时,被吓了一大跳,这才看清身后跪着的那位法国女士,再看看手上端着的那杯水,黄永玉的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个奇怪的念头:在一个陌生的国度,这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女人,为什么要给自己倒水喝?  相似文献   

6.
正36年前,他设计的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单枚面值只有8分钱,如今市场价值已经上涨了近20万倍,创造了中国邮票升值神话!2016年是农历丙申猴年,92岁高龄的他再次操刀设计了一套丙申猴票,著名画家黄永玉一下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仅是"鬼才画家",生活中更是一位幽默风趣的时尚老顽童,自称"90后"段子手。"鬼才画家",设计中国首枚生肖猴票黄永玉出生在湘西凤凰,黄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书香门第,大才子沈从文是他表叔,父亲拉得一手好风琴,母亲喜欢舞蹈。黄永玉自幼耳濡  相似文献   

7.
羽毛 《可乐》2008,(5):25-25
所谓仰望,就是让我们的眼光高过头颅。画家黄永玉命运多舛,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卖过苦力。"文革"时,他还因画猫头鹰挨过批斗。挨批斗的日子里,黄永玉非常绝望,曾想炖锅牛肉拌点毒药,全家吃下一了百了。看着尚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谎话     
我常被父亲的谎话“蒙骗”,有时被骗得很深,回想起来就心疼。我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在川北县城工作的父亲,对造反派无能为力,便躲到乡下与我们一起过清闲的日子。乡下虽没有城里那样乱,但生活很艰苦。母亲对父亲不愿参加派系斗争很理解,这份情感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用行动来体现的。那年月,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只能勉强糊口,靠南瓜、野菜、山芋干度日,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给父亲买点劣质的“老白干”,每天保证一个下酒的鸡蛋。然而父亲却常常对我说他肠胃不好,消化不了“,吃一个鸡蛋就会生病”,于是,每天他都要和我平分着…  相似文献   

9.
“文革”伊始,侯宝林被打成“黑帮”。一天,他穿着黑色长袍,被押上批斗台。“造反派”喊:“打倒侯宝林。”侯宝林闻声趴下。“造反派”叱问:“谁叫你趴下的?”侯宝林答:“你们不是喊打倒我吗?我不打就倒,响应你们呀。”此言引起台下一片哄笑。  相似文献   

10.
吴志菲 《新天地》2016,(1):10-11
《庚申年》猴票是中国邮坛的一个传奇,也让黄永玉的名字为大众所熟知.其实黄永玉除了猴票外,他还创作设计过1958年发行的《林业建设》邮票和1986年发行的《白鹤》邮票. 黄永玉感叹:“现在画的猴子和以前画的猴子不一样,这次是画两枚邮票,其中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抱着两只小猴;另一枚邮票画的是一个猴拿着桃,尾巴挂在树枝上,就是想让人看着高兴、喜庆.”  相似文献   

11.
画家黄永玉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耳聪目明,身体健康,才思敏捷,感情饱满细腻,语言幽默辛辣,别具艺术大师的风采。 黄永玉最近出了一本画册,名叫《黄永玉的黄永玉》,里边是一些有趣的生活照。黄永玉何许人也?炒得很贵的“猴年邮票”的作者,“酒鬼”酒瓶子的设计者,大作家沈从文的表侄子,版画家、国画家、雕塑家、诗人、作家、老顽童……  相似文献   

12.
《北方人》2006,(11)
著名画家黄永玉有一次在法国巴黎街头写生时,一位年轻的法国女士微笑着跪在他背后看他画画。天气很热,画家全神贯注于街头的风景。那位女士虔诚地给他倒了一杯水。刚好画家口渴了,就在他端起水杯的时候,画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文革"题材的新作《古炉》塑造了霸槽这个"乡村造反派"的典型形象,把造反派产生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演绎得细致入微,体现了作家对历史、人性和民族文化的深刻反思。霸槽的精神、行为特征使其与中外文学作品尤其是贾平凹以往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发生了深刻的谱系联系。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正> 沈从文黄永玉给我校赠送书画前不久,我国著名苗族老作家沈从文将《沈从文小说选》和《沈从文散文选》两种集子赠送给我校图书馆。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在最近回湘西配合拍摄电影纪录片《画乡》期间,也为吉首大学作了一幅题为《故乡荷塘》的画。沈从文、黄永玉给我校赠送的书画,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赞赏。龙友鸣副教授来我校义务讲学中央民族学院副教授龙友鸣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人,苗族。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热情关怀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野性湘西的地域文化始终影响着黄永玉的性格成长和艺术气质的形成:神秘迷人的自然风光、内涵深刻的社会人文,以及兼收并蓄的民族传统等给予了黄永玉无限的创作动力和灵感,也铸就了其在艺术风格上的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6.
画一扇窗     
梅园 《百姓生活》2012,(1):22-22
正那一年,国画大师黄永玉带着他的画作来到北京,住在"芥末居"。那是怎样的一间房子?不但陈旧,蛛丝网结,而且四壁连一扇窗户也没有,沉闷与压抑可想而知。但是,黄永玉没有厌弃这间小屋。他环顾四壁,哈哈一笑,拿出一张  相似文献   

17.
邓宗俊 《社区》2011,(29):16-17
斜戴的贝雷帽和烟斗.永远是黄永玉的标志。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这个87岁的老头依然时尚。比我们更“先生”。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大画家黄永玉年轻时命运多劫,当过瓷场的小工,在码头卖过苦力。文革时,他还因画了猫头鹰遭受批斗,一大家子被赶到大杂院最角落的一间小屋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相似文献   

19.
老子黄永玉     
少年黄永玉到弘一法师做住持的庙里玩,爬到一棵玉兰树上摘花。弘一法师走来,问:"你摘花干什么?"黄永玉口气很硬:"老子高兴,要摘就摘。"待知道法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叔同,黄永玉心里肃然起敬,嘴上还硬:"老子爸妈也知道你,‘长亭外,古道边’就是你作的。"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对生命十分珍视,非常留念,同时又不得不美化死亡来摆脱他对生的焦虑。他经常处于痛不欲生与害怕死亡和重生与羡死的矛盾中。于是他采用了在生存中注入死亡意识以及以生存意识去看待死亡的方法来解决这些矛盾。其生死观与老庄的思想是一脉相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