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制约大众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心,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居民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比例却很低。体育消费除了受到经济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主要还受到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社会过分追求体育商品化、对群众体育投入少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心,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居民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比例却很低.体育消费除了受到经济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主要还受到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性、社会过分追求体育商品化、对群众体育投入少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人文学理念对大众体育的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众体育作为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工具,是社会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大众体育具有塑造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关系,丰富社会多元文化的价值,同时可以减轻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大众体育在促进人类健康的作用巨大,健康促进将是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民健身全面展开的阶段,我国的大众体育事业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但是,大众性体育活动的普及面不广,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大众体育的发展主要还是依托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大众体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大众体育能够增进人的健康,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大众体育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目前发展大众体育的优势,现阶段我国要抓住和利用好这些机遇,大力发展大众体育,从而使我国的大众体育缩小与发达国家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等方面转变的过程。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机遇。同时,结合当前中国大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大众体育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我国大众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特征,它是指社会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单一社会向多元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等方面转变的过程.结合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机遇.同时,结合当前中国大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大众体育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协调化;管理体制、参与主体、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化;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科学化;体育竞赛和大众体育参与的公平公正化;体育经费、需求、赛制的多元化;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国际化。本文论述了这些变化趋势,并对我国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在北京奥运会后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商业文化既有商业性质,又有文化属性,是一种大众文化。商业和文化之间密切联系,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商业文化和大众生活的关系是:第一,商业文化引导和改变着大众生活方式;第二,大众生活方式制约和阻碍着商业文化的传播和大众消费的形成。商业文化对大众生活方式影响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暗示影响大众的思想观念;大众通过模仿改变行为;感染影响大众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等,从奥运人文精神的本质入手,探讨奥运人文精神的内涵,评述我国现阶段大众体育存在的人文缺失,分析奥运人文精神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影响,从而促进奥运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大众体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影响,正确分析和面对农村教育现状,转变农民教育观,培养农民自主接受教育和学习的意识,建立面向农村教育的学习系统,构建农村终身教育体系,是农村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教育发展作基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又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国民教育作为公共事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制度上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育的利益最大化、公平化,促进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的产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更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1979年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初步形成时期,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成熟时期,党的十三大到2000年底是完善和全面实践时期.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探讨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理性、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作为政治主体的公民具有和谐的人格、和谐的价值观念与和谐的行为方式,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意识。文章旨在从公共理性的维度,以培育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公民群体为核心,对公民教育做一政治学的思考。在阐述公共理性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该文认为公共理性对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逻辑思维以及评估具有基础性的规导作用。要实现公共教育的根本目标与功能,就需要以公共理性为指引,积极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和意识文明的培养,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为文明有序、均衡和谐之社会的构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性质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方位,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农"理论进行了归纳,指出了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试述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教育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人类社会进入 2 1世纪时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到来 ,对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社会的各项事业也表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就教育而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的巨大变化 ;向高等教育强国行列的逐步迈进 ;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所有这些都将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为我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康"的误解和轻视,文章力图回到"小康"思想的源头--<礼记·礼运>,考察古代"小康"思想的横向结构与纵向逻辑,并以此为鉴,阐明当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体,而且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过程,从而展现"小康"思想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不能离开技术的繁荣与进步 ,中国加入WTO以及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确立对各级各类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也为技术性人才培养主体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其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应从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以及加强对高职院校资助等方面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 ,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向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 ,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职业型高等教育是两个重要方面。为此 ,我国当前必须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步伐 ,完善整个高等教育体系 ,使高等教育能够担负起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底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小康社会进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它会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失业率上升、重创出口导向型企业;也会快速缩小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在海外资本市场获得更多收益、提高我国政府应对和驾驭金融危机及复杂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