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刘红 《日本研究》1999,(3):64-6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际主导地位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既是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较量也是各国调整产业结构的竞争,而产业竞争已由传统产业、常规制造业的竞争升级为高技术产业的竞争。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两国都将立足于本国国情作出一系列调整,这种调整将会给两国经济合作带来何种影响,中日经济合作前景如何,本文尝试进行分析。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世纪之交的世界经济正经历着巨大的转折。如同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一样,世界经济正开始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人类将在21世纪步入一个全新的经济社…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回顾条约签订20年来、乃至1972年中日复交26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确实令人感慨万千。其中,特别是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中日关系发展相比,更显突出,引人注目。然而,中日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又是与两国政治关...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由于种种原因落后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中国和日本是东亚经济大国,其合作程度对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受历史认识、领土争端和台湾等问题的影响,特别是对历史问题认识的不同,两国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没有能够进行有效合作。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目前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合作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理论探讨中日两国最终走向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对中日两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比较,以便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手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将环境经济手段分成两类一是侧重于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二是侧重于市场机制的科斯手段.然后分别对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庇古手段中的税收手段与补贴手段、科斯手段中的自愿协商手段与排污权交易手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管理成本较低而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适合运用庇古手段;反之,适合运用科斯手段.  相似文献   

8.
苏杭 《日本研究》2011,(3):26-29
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GDP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正面临与20世纪80年代日美货币谈判时相类似的国际环境,即中国持有大量对美顺差,美国国内经济不景气,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加贸易平衡压力等。在日本和中国先后成长为经济规模“世界第二”的国家的过程中,都遭遇了美国强大的贸易平衡压力。日本在应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本文回顾了两国遭遇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大致过程,分析了两国针对美国贸易平衡压力的差异化应对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中日农业现代化进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人多地少的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也相似。但两国在历史上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等方面表现出差异性。文章通过对中日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是否转向低迷——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成华 《求是学刊》2008,35(2):70-76
近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股指不断上扬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等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这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状况极为相似.人们纷纷担忧中国是否也会出现与日本一样的经济低迷.作者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表现多有类似,但由于中国政府采取的对策较为及时、到位,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经济低迷.  相似文献   

11.
12.
要素流动对中日两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日关系虽然几经波折 ,但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却有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稳定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进入 2 1世纪后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又促使两国之间加强经济合作 ,实现互惠互利 ,由此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加快东亚各国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实践证明 ,作为亚洲地区最重要、最有经济实力的中日两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分工与协作 ,将会加快两国间在人力、物力、资金三大经济要素的合作 ,它不仅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经济互补 ,而且有助于加快两国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解决两国国内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 ,亦将成为实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 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美国经济从高涨到衰退有其必然性。“9·11” 事件加速美国经济滑向衰退,并可能使美国面临信息社会的第一场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内需乏力,外需不振,更趋恶化。我国出口的国际经济环境严峻,但总体上经济增长受到的影响将小于东亚其他主要国家,一些机遇和有利条件有待利用。  相似文献   

14.
许瑛 《日本研究》2010,(1):36-40
生态发展战略是指国家为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有关生态发展的指导性战略.不同国情决定了中日两国的生态发展战略的差异.本文探讨了中日在生态发展战略的形成与特征,对中日生态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日本生态发展战略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白彦锋  段琦 《创新》2015,(4):76-81
文章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状况为目的,在对比分析中、美、日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状况中,发现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以及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其实现短期内GDP总量的快速增长,然而囿于劳动密集偏向的经济结构,中国的人均GDP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结合索洛模型,研究发现由于经济要素的差异,在短期内中国不会向美国趋同;同时,长期经济增长依赖于技术进步,中国应当从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与激励机制、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三方面,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印经济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1991年印度新的经济政策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两个发展中大国开启了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对外开放意味着两国将外部市场作为一个新的自变量置入本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在开放的初始阶段,外部市场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使得两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中国走的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发展制造业渡过工业化的初始阶段,而印度走的是非传统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服务业,来拉动经济增长。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将步入由国内市场来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将会继续沿着工业化的标准进程前行,而印度仍处于外部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阶段,这也就预示着印度的服务业发展仍将持续一定时期,同时印度将推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启动传统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缔结FTA已在世界上成为一种潮流,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相当进展。中国和日本也开始积极参与本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制定和实施FTA战略及有关政策。中日两国的FTA战略存在相似之处和利益交汇点,同时由于双方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和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二者也存在不同之处和利益分歧点。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访问团举行座谈会,就<新编历史教科书>问题展开了坦率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战后日本资源贫乏的现实出发 ,通过建立政府、资本和资源关系模型 ,研究了有限资源制约条件下实现均衡经济增长的路径。并以内生增长理论为依托 ,着重研究内生经济增长条件下的财政政策绩效。文章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投资可以弥补一般生产要素 (资本 )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足 ,并能在更大程度上刺激经济增长。该研究对中国目前更好地保持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blem of homelessness in Japan, and contrasts the status of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meless, including age and gender, vary across the two countries (for example, there are very few homeless women in Japan).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melessness in each country are discussed and contrasted. Differences in social welfare systems may be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to differences in the apparent rates of homelessness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homeless must endure across the two nations. Housing and homeless policy in Japan are discussed in dep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