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国英 《晋阳学刊》2021,(1):124-133
清代粮食政策主要侧重于增加粮食产量,应对气候等因素造成的百姓乏食情况,为此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降水、粮食收成、粮价奏报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粮食流通,严令禁止地方上遏籴的行为,禁止商人囤积居奇,鼓励商人将供给充足地区的粮食运往其他地区进行销售。重视粮食仓储以备不时之需,经历了清代初期常平仓储粮不多,乾隆年间储量逐渐增多,到清代后期粮食仓储逐渐衰败的过程。在发生灾害时,政府积极进行救济,采取的措施包括赋税减免、粮食平粜、借贷、缓征仓粮和赈济银两等。文章对清代山西粮食政策大体的发展趋势进行梳理,认为粮食政策产生的一些积极作用对粮食市场价格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到清代后期很多政策越来越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3.
山西票庄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势力范围不仅在国内遍及南北,而且与俄国、日本、新加坡等都有往来。其中以祁县、平遥、太谷三县商人为中心,支配着广大营业地区,历时百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最有势力的商人是徽商和晋商,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是当时资财最富有者。因此,探讨有关徽商、晋商的问题,对开展我国近代经济史的研究是必要的。本文拟对晋商及其商业活动作一简单评介。  相似文献   

5.
李峰 《晋阳学刊》2011,(5):20-22,97
根据有关上谕、奏折、履历等档案及吏科史书和志传家乘等资料,对清代山西按察使姓名、籍贯、出身及任职离职等有关记载歧异之史实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6.
王倩 《晋阳学刊》2012,(6):23-31
山西货币地租是在商品货币经济具有较高发展、地主消费和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而需要货币的情况下,由其他地租形态转化而来,其产生必然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由点到面、从非典型到典型货币地租的演变历史。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商业资本的发展是影响货币积累和货币地租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商业性农业的繁荣是货币地租产生的决定性因素,而田赋的折征则对货币地租产生起着导向作用。因此,山西货币地租的产生与发展是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清代山西归化城的商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化城是清代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是漠北、漠西蒙古和新疆地区与中原贸易的重要转运枢纽。乾隆二十六年清政府在归化城设关榷税,随着汉蒙贸易、边疆贸易的发展,该关税额有较大的增长。经由归化城输出的商品以茶叶、布匹和杂货为大宗,输入则以牲畜、皮毛、粮食为主。归化城的商业构成以金融业、批发业、贩运业以及皮毛加工、餐饮旅店等业为主。  相似文献   

8.
张瑞杰 《晋阳学刊》2022,(2):125-129
清代山西诗歌丰富多彩,是继唐代、金代之后的又一次繁荣。清代山西诗歌作为一种区域性的诗歌创作,以整体面貌显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乡贤元好问等代表的地域文学传统的理解和尊崇,创作上对乡里先辈作家的接受和模仿,注重地域名山大川、特有风俗民情的描写以及地域形态商品经济对诗人观念、诗坛生力军、诗歌刊刻传播等的影响。其原因的形成,既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又有地域文化与诗歌自身传承的影响,呈现出地域文学特征自觉意识的加强。  相似文献   

9.
清代山西契约的整理与研究目前成果甚少,运用契约资料对整个山西地区的土地买卖原因及其价格变化等问题进行探讨,学界也前所未见。本文主要以两千余件清代山西土地买卖契约为基础史料,力图证实清代山西契约在中国契约史上自有其区域特色。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土地买卖以及不同区域间的土地买卖,其价格变化趋势都兼有共性与特殊性存在。  相似文献   

10.
太谷自古就是山西著名的商业城镇,清代至民国时期商业发展到鼎盛,城内店铺林立,商业贸易活动繁盛。清代中叶,随着票号的创办,太谷县城逐渐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从现存于太谷县城外净信寺的一批碑刻资料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还原清代及民国时期太谷城内的商业面貌,并考察出太谷籍商人的行商地域范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状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若干特点:清代山西书院呈"人字型"的分布格局;分布广而不均衡,书院分布密度区域差异明显,北疏南密;书院数量随海拔递增呈先增后降的倒"V"字型变化;书院数量与人口规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清代山西境内“客民”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明朝初年开始,山西一直是北方的一个重要的移民输出地,数以万计的山西人离乡背井,辗转四方。时至清代,山西平民的外迁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表现形式由明代以官方移民及流民为主,转而以商业性移民为主①。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客民”在山西的绝迹。近代文献中...  相似文献   

13.
乔南 《晋阳学刊》2013,(2):19-24
清代,位于山西省东部的盂县及寿阳县境内商品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不仅县城为当地的商业活动中心,市廛繁华,店铺林立;而且境内民人外出经商者众多,经营涉及多个行业。本文将通过对现藏于盂县藏山文子祠的碑刻资料的整理,对清代盂县的商业发展状况进行探讨,并运用史料对寿阳县的商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4.
山西清代摊丁入亩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晋阳学刊》2004,(3):14-16
摊 丁入 亩作 为 清代 一项 重 要 的 赋税 改 革 政 策,在 山西 省 从 开 始实 施 到 最 终实 现 ,耗时 近 140 余 年 时 间 ,历 经 六个 皇帝 为 全国 所 仅见 摊 丁 入亩 政策 在 山西 省之 所 以实 施难 费 时 长 在 于 该 省贸 易 民 多 民 贫 地 瘠、多 征本色 等 多种 原因 。 针对 山西 省 的特 殊情 况 ,清政 府 先后 采取 了 大量 豁免 虚 额 人丁 和 荒 地 、先 减 则 计算 再 摊 入 地亩 、分期分 批 逐步 摊入 等 种种 变通 措 施,最 终 在山 西实 现 了摊 丁入 亩 ,完 成了 这项 具 有重 大意 义 的赋 税改 革 。  相似文献   

15.
乔南 《晋阳学刊》2008,(2):36-40
山西地狭人稠,农业生产供给不足。从明代起,即有大量人口外出经商,商人地位逐渐上升,“经商”观念渐渐被大众所接受。清代,山西重商风潮更劲,多数县份都有人外出经商或在本地〉-7贾。清代山西商人的行商足迹遍及京津、鲁、豫、两湖、江淮、东北、西南、西北地区,并拓展了蒙古市场及俄罗斯贸易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就清代前期河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作一概略考察。 在古代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中,清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它给我们留下来的资料特别是地方史志也很丰富。回顾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所走过的道路,探索其内部规律,剖析其经验得失,不惟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当前发展农业生产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清代农业立法及其影响吴兴南清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封建社会经过长期延续,各种矛盾积累,这一制度越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清王朝正是这一矛盾的聚合体。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清代社会经济为何还能有所发展,尤其是康雍乾百余年时间里,农业经济还能出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清代山东人口的增殖,人均占有的耕地越来越少,迫使小农不得不设法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生产中发展了麦豆复种为主的二年三熟制。这一制度虽然形成于明末清初,但直到清中期以后才逐渐发展成熟,除了充足的劳动力因素外,作物的搭配模式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哈密地处天山东段南麓,自古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和历代经营西域的政治、军事重镇.哈密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清代为其农业全面开发、发展的新时期,其开发规模之大、成效之著均超过前代.研究清代哈密的农业开发,总结、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西部大开发中哈密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史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山西驼帮的对俄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上,山西的内外贸易很活跃。俟至清代,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是时,巨商大贾辈出,商业资本雄厚,活动区域广阔,曾应时产生了两支势力颇大的商品转运集团,统称两大帮:一为载运各省货物至海口及日本贸易的“船帮”;一为懋迁各种货品至蒙古地区及对俄贸易的“驼帮”。其中尤以驼帮贸易为盛,其主力投入在恰克图的对俄贸易近两个世纪。本文仅就驼帮的对俄贸易史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