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2003,(22):10-12
伴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地分离出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中。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3年9月15日召开的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表彰会议上指出:“要积极做好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挖掘社区就业资源,促进社区就业再就业与社区建设同步发展。”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重点发展的项目,在就业方面具有容量大、领域宽、用人广、用工灵活、择业便捷等优势,具有巨大的社区就业潜力。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是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一般又没有什么专业特长,正可以从事面向社区的服务业。因此,发展社区服务业将成为再就业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城市中,至少有15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可以开发。社区再就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
宁江 《社区》2005,(7):14-14
据《新疆经济报》报道,如何增加社区就业岗位,成了近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新疆民政工作会议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3.
李锡成 《社区》2003,(7):37-37
长沙市芙蓉区发展社区服务业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截止到目前,已安置5000余人,再就业安置率达65%。他们的模式不复杂,但很有效。这个模式有三个方面工作要做。 一是编织区域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该区投入200多万元编织区域性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囊括了社区所有下岗职工信息和就业岗位信息。该区明确规定:对每一位有再就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街道劳动保障站和区劳动力市场,每年至少提供3次就业信息。对自谋职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国际通行的抽样调查方法,本文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发现: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徐延哲  徐颖 《社区》2003,(3):46-47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提出,全国150O万个就业岗位的主攻方向要放在社区,各有关部门的功夫要下在社区,实现下岗职工及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的成果要出在社区。由此可见,社区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上海市依托社区开发就业岗位,其中非正规就业和公益性劳动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年该市社区服务业仅8家,从业人员也只有74人,到2000年5月,该市建在社区的劳动组  相似文献   

6.
陈马牛 《社区》2003,(7):38-39
工作对于下岗、失业人员来说就像沙漠中的一湾清泉,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它也是和平幸福的一块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讲,亟待完善的社区再就业工作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民心工程”。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社区就业潜力很大,应该把充分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作为一个重点。” 随着城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消费结构多元化、社会保障社会化趋势的出现,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广大居民群  相似文献   

7.
社区时讯     
《社区》2002,(17)
社区开荒山安排再就业江西省安远县民政局同欣山镇7个社区居委会联手,在郊区开发荒山5000余亩,为下岗职工发展果业种植脐橙创造了条件。并实行“三免一帮”的优惠政策,即:免费提供山场、免费提供果苗、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帮助下岗职工解决果业开发投资贷款。优惠政策制定后,他们为下岗职工解决了贷款5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下岗职工的积极性,不但发展了果业生产,还安排了下岗职工1000余人就业。(杜良丰魏鸿静)河南省召开社区建设工作会议河南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7月18日在焦作市召开,省民政厅厅长王延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从理论和实践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将比较充分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要用足用好再就业扶持政策,要加强教育与培训,使下岗职工了解就业政策,适应就业形式,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和完善延伸到街道、社区的就业服务,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以创造再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董敏 《社区》2002,(13):22-22
早在1996年,上海市提出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阵地是社区,并给予最优惠的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非正规组织就业”的形式从事社区服务。随后,北京,大连、武汉、青岛等城市纷纷将眼光瞄准了社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获得了不少经验。仅2000年1-10月份,武汉已有4万人在社区就业。上海近几年已使1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走上社区服务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10.
王永发 《社区》2004,(21):24-24
社区经济主要是指面向社区居民,以为居民提供服务为主的经济。城市社区经济建设,指依托基层社区组织建立起来的,由各种经济成分构成的社区经济系统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它是履行社区职能的物质基础。社区经济主要是第三产业,近年来,社区经济对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说明作为城市第三产业重要载体的社区经济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第三产业中,最具吸纳空间、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以社区服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区经济。社区经济一般劳动强度不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相对不高,是劳动力特别是下岗职工就业的…  相似文献   

11.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是目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认为,应重视人口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深入研究市场,大力开拓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使企业资金得以周转。正确处理集约与粗放“两型”关系,走中国特色的集约化道路。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扩大就业容量。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发展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只要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就会逐步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3,(13)
王军民说,社区建设是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是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的需要,是适应城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整合城市民政工作、推动民政工作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山东全省的社区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山东省社区建设今后的工作任务是:抓好以“星光计划”为重要内容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社区建设的必备条件,就山东全省来看,有些地方社区…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城市失业严重 ,应根据失业人员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寻找就业领域和方法 ,其中社区服务业是主要就业领域之一。因此要自觉地做好社区服务业就业指导、对失业人员进行订单培训、开发社区服务项目等社区就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2,(19)
福建省福州市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影响居民生活的问题。一是着力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服务项目逐步向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城区各类便民利民服务网点达7610多个,服务项目达80多个。各社区初步形成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社区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社区服务岗位成为提供就业和再就业的“蓄水池”,山东省胶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政策并大声呼吁:“扩大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服务岗位上的就业率。”但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制约,胶州市的社区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根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统计资料,近年来,我国社区服务业年增长15%左右,这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凡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似乎都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意念,并不愿滞留在中心寂寞地等待再就业。要让下岗职工”稳进快出”中心,真正融入新的就业环境,实现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眼下起码须重,点抓好三项后续工作。一、对下岗职工进行身份核定.避免把中心当成筐,什么人都进。下岗职工是再就业服务中心人员构成的主体,是获得基本生活保障者。下岗职工是比较时髦的词汇且已泛化,致使劳动部门无法精确地去定量和计算再就业成功率。正困如此,有必要从现在起,对现有的下岗职工进行身份核定。据…  相似文献   

17.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社会各界对其尚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与再就业问题密切相关的就业服务、政府政策、社会保障体系等亦亟待完善。有鉴于此 ,本文对再就业本质进行分析 ,阐明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政策界限 ,并分别从职业指导、政府宏观管理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等几方面提出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进城动因及对城市就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 ,采用检验性实证分析方法 ,分析我国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动因 ,并比较城市初级劳动力市场吸引城市失业下岗人员的阻尼效应和吸引民工就业的拉动效应。通过模型论证了限制一个农民工就业并不能带来一个城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且会使城市的工作岗位总量减少、增加企业劳动力成本。政府对进城民工应采取引导、规范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局的一个根本性战略问题。从分析我国再就业工程实施的三个阶段入手,提出由于我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当前再就业工程实施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矛盾。要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国家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就业容量,同时尽快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社会保障和职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少郁 《南都学坛》2000,20(2):90-91
下岗职工人数呈上升的态势 ,引起了人们的烦恼和困惑 ,引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但下岗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是改革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是一个社会工程 ,国家要有得力措施 ,职工要转变旧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