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雅歌》在《圣经.旧约》中是独特的一卷,通常被称为“歌中之歌(Song of Songs Son)”。它是古希伯来时期宗教向日常生活渗透的产物,与希伯来宗教观念和文化特质是契合一致的。独特的流传过程使得《雅歌》的宗教文化蕴涵日益增强,爱情与宗教的异质同构关系又赋予《雅歌》以超越单纯的世俗情爱之上的宗教文化属性。《雅歌》实现了文学向宗教的转化,并取得了非同寻常的神圣性。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盛行,风靡朝野。刘义庆在其名著《世说新语》中,对这一时期儒玄佛合流的宗教现象有着较为深入的反映,对宗教徒的生活和活动多有记载,形象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宗教徒人物。书中体现的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宗教徒活动推进了文学的发展,而《世说新语》中有关宗教人物的描写又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宗教与文学于双向汇流中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悠久而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这一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人们既熟悉又陌生,许多人觉得它很神秘。宗教之所以能长期持久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它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它的有些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不能代替的。研究宗教这一社会现象,要从宗教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要从特定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考察,要从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中深入探究,就能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4.
试论志怪演化的宗教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的性质决定于社会背景中对其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因而在同一社会条件下,可以存在不同性质的文学样式。例如由于起主要制约作用的因素不同,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并存着封建士大夫文学和民间通俗文学两类不同的文学样式。对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的志怪来说,制约它的产生与发展,并决定它的内容、形式特征的主要社会背景是宗教。这一点,古今学者已有论断。明代胡应麟说:“魏晋好长生,故多灵变之说;齐梁弘释教,故多因果之谈”。(《少室山房笔丛》)  相似文献   

5.
论《诗经》的实用观念与实用价值景明一文学的存在,应该是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教育、道德种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要研究任何一种文学现象,都不能离开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考察《诗经》中实用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周朝的文化背景。而文学是情感的表现,文化之影响文学,...  相似文献   

6.
试论宗教的世俗化及其发生机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宗教的世俗化及其发生机制问题闫天灵张树青宗教作为历时最为久远,分布最为普遍,影响最为深广的一种社会现象,并没有因为科学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发展而在现代生活中沉寂下去,反而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在继续作用于个人和社会,使现代宗教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祭祀诗是附丽于宗教祭祀活动的一种文学形式,作为一种宗教文学,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性,是我们借以窥测自己民族文明发展的一个窗口。《诗经》与《楚辞》是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南北文学的代表,两书收集了许多祭祀诗歌。文章拟从《诗经·周颂》与《楚辞·九歌》祭祀诗祭祀对象的不同,来看南北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诗经》中的“桑树”意象多与女性相关 ,这种文化现象既有宗教动因 ,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诗经》中的“桑树”意象在后世抒情文学中缺失了 ,而仅对叙事文学发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潘显一、冉昌光两位教授主编的《宗教与文明》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指导,从宗教学、文化学的一般理论;宗教对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宗教与哲学、伦理、科学、艺术、民俗等关系;宗教与民族关系等四大板块,几个不同维度来展开论述,对宗教与文明这两大系列的交汇和交融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使我们在事、史、论三方面的交汇处来透视宗教这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这的确是探幽明于平安,擢新论于玄理。  相似文献   

10.
作为宗教文学和民间文学的《雷峰宝卷》与文人作品方成培《雷峰塔》传奇的比较,展示出不同的思想文化因素如何造就着不同的审美价值。方本传奇的情节是性格化的,而《宝卷》则呈现一种天数其表、伦理其实的状态。方本传奇的人物按生活现实化了,《宝卷》则按伦理标准理想化了。方本传奇带着现实的全部复杂性而对人的欲望加以肯定,而《宝卷》则以儒佛结合来规定现世生活的进程,同时也突出了这“和谐”格局中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哲学是由阿拉伯伊斯兰宗教哲学和阿拉伯世俗哲学两部分组成的。但学术界往往把两者等同 ,且有轻视伊斯兰哲学的倾向 ,认为伊斯兰哲学没有什么思辩的内容。事实上 ,这是一种偏见。伊斯兰教的世界观在阿拉伯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伊斯兰教哲学家还是阿拉伯世俗哲学家 ,都不能或无法绕开它 ,都会受到伊斯兰世界观或多或少的熏陶或者影响。《古兰经》主要是一部宗教经典而非哲学专著 ,但在《古兰经》中却经常涉及宗教和哲学共有的一些问题 ,如理智的认识、思维和存在、现象和本质、真理和谬误、空间和时间、创造和被造等等。伊斯兰宗教哲学的形成以《古兰经》的颁布为主要标志。在穆斯林的心目中 ,《古兰经》就是人类精神的保障 ,《古兰经》都是真主安拉所说的话 ,而且所有的话都表示存在的意义或真正的本质。《古兰经》对于善辩的阿拉伯人来说 ,不仅是宗教典籍 ,而且是差不多 3 0 0多种学问的源头 ,如法律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自然科学、天文学、哲学等。伊斯兰宗教哲学最初正是在对《古兰经》的注释中发展起来的。伊斯兰宗教哲学的派别则大多是在注释《古兰经》时 ,由于对经文的理解不同 ,而表现出了各派自己的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圣经.旧约全书》中的《雅歌》被认为是希伯来抒情诗中的奇葩。《雅歌》因其独特的文本内容和多重的主题阐释而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雅歌》"多重性"的特点源自其研究方法的多重性、文学体裁的多重性、文本内容的多重性、开篇人称的多重性、意象的多重性和结构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3.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了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恋爱故事。此后,不断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改造与补充。其中,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其内容、人物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承载这一故事的文学体裁不同,加之不同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使得爱情故事要表达的主旨出现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先秦两汉时期韵文文体的宗教表达呈现了实用与审美两种风格。从上古歌谣到《诗经》"颂"诗再到汉代郊庙歌辞,其宗教内容是民众现实诉求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功用性,而楚辞、汉乐府游仙诗中的神仙意象与宗教思想更多体现了作者的个人审美情趣。此时期散文文体中的宗教表达采用了说理与叙事两种方式。《老子》、《庄子》、早期道教典籍《太平经》、《周易参同契》均以说理的方式阐述作者的宗教理念;《史记》、《汉书》则是以叙事的方式将先秦两汉的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展现于后世。另外,两汉时期人们对上古神话故事、神话人物进行宗教化改造,出现了《列仙传》与系列仙话小说,标志道教文学之形成。  相似文献   

15.
《蒙古秘史》一书不仅是记载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文献,更是教育事件研究的结晶。通过对它的研究能揭示13世纪蒙古高原的独特游牧生活教育方式、古老教育方式的奥妙和适应于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蒙古秘史》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对本书教育方面研究的薄弱点;然后举例《蒙古秘史》中体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事件,分析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经典作品,称得上是圣经文学中的一朵奇花异葩。本文主要分析了和合本圣经中《雅歌》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评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和文学现象。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是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而美国学者罗宾逊的《两刃之剑》,则是该课题的奠基之著。进入90年代,国内先后出版了《十字架下的徘徊》、《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旷野的呼声》和《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等四部重要专著,打破了这一课题研究中的长久寂寞。这些研究或将宏观视角和微观分析相结合,或从宗教文化角度观照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或以自己的研究填补现代文学史领域的某些空白,或进一步拓展该课题的广度与深度,形成了在文化传布和影响下的深入探索。但更为宏观和理论化的研究、文学本体的研究和与同类现象的国别比较研究等,仍是该课题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8.
哥特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中期的哥特小说,是浪漫主义中的一支,它擅长用恐怖和怪诞离奇的写作风格来描写超自然现象及善恶之间的争斗。它的震撼力吸引了各个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家。本文通过对哥特小说在英美文学中的发展做了一个梳理,旨在表明哥特小说的产生及其整个发展同英美200多年来的社会、宗教、文化背景及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始终都没有偏离善恶冲突和道德探索的这一主线。  相似文献   

19.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被不同的阶级所利用,并注入符合他们本阶级利益的因素。但《圣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它还是一部文学巨著,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着,引用着,经久不衰。《圣经》中的不少传说、故事、人物,成为许多伟大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创作题材。《圣经》堪称世界文学遗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古希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古希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个人生活到城邦的集体生活,从政治领域、军事领域到经济领域,宗教到处都发挥着它的作用。在宗教与古希腊社会的关系中,宗教对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