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艺术和审美是作为普遍意识之一种,其本质是对历史存在的真理性反映(认识),而不是对任何经验现象的非本体论的知性认知,更不是对历史实体的知性认知。 透视“反映”范畴在标举反映论的美学—艺术理论中的实际运用,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全面胜利,而在相当程度上,充斥着科学认知论和科学主义认识论谵妄的理论迷雾,问题的界线不在于是否运用了反映论的术语,是否套用了反映论的一般理论构架,也不在于是否高举着反映论美学的基本命题,而在于实际上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这里存在的,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文艺的本质特性问题 ,历来是文艺学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当代文艺学的变革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凝结和体现在对文艺本质特性的认识不断推进和深化上面。回顾新时期以前的传统文艺学 ,是站在哲学反映论的基点看待文艺现象 ,把文艺看成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认识 ,是一种反映论或曰认识论的文艺本质观。新时期以来 ,当代文艺学在这个理论框架的范围内发生了一些变革 ,即由过去的运用哲学反映论原理阐释文艺现象 ,推进到深入探讨文艺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及审美特性 ,是为“审美反映论” ,不少学者都是沿着这一路径向前探索推进的。应当说 ,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论者在认识的本质的讨论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质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被动的,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如果说有能动性,那也是分享着实践的能动性,因而能动性是从外部输入的;有的论者还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主体是没有结构的,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论者批评反映论时往往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称之为“列宁的反映论”.这种提法,在理论界造成某些误解:其一,似乎在列宁之前,马克思恩格斯不曾把他们的认识论概括为反映论,不同意用反映来概括认识过程:其二,似乎列宁的反映论是违背马克思的思想的,有的甚至说列宁的反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上述种种看法,从根本上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过唯心论的认识论,又产生过旧唯物论的反映论。从认识论的全体上说,旧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都是错误的,但又各有片面的真理。但是,在认识论领域,长期以来存在一个传统的模式,认为任何认识论,不属于唯物论的反映论,就属于唯心论的认识论。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划分是评价认识论本质和意义的主要标准,一般说来,唯物论的反映论总是代表正确、进步,而唯心论的认识论总是意味着错误、反动。近几年,在哲学界又有人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归结为旧唯物论的反映论并以此为理由直接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难。另一些人则因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中主体因素日益突出而过分夸大认识中的主体因素,离开唯物论的反映论,在认识论上开历史的倒车,又回到以抽象地发展认识的能动性为特征的唯心论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在关于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论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提出批评或质疑,有人甚至提出用选择论、重构论、创造论、建构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显然,这是由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科学内涵,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混同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因此,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反映范畴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旧唯物主  相似文献   

6.
反映和反映论问题,近年来成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评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认识论的许多方面。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映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一范畴却很少研究。在一个时期,很有影响的罗森塔尔、尤金编的《简明哲学辞典》虽有“反映论”这一条,但对“反映”未作专门解释。我国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也都没有对“反映”范畴作出明确的解释,甚至没有提出什么是反映的问题;有的谈到了反映,但也是从反映论的角度谈的。这种情况,表明了人们对反映范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表现了人们对反映范畴缺乏研究。这种状况,在苏联直到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才有所改变。科普宁在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和《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等书中,对反映作了专门阐述,回答了一些人的批评。在我国,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深入探讨反映问题,但问题一直未展开。今天,在现代科学基础上,探讨反映范畴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克服这一薄弱环节,推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列宁的认识论与现时代”的最终研究成果,由新疆大学政治系教授蔡灿津负责完成。1989年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是研究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认为,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它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论思想的进一步系统化的总结和发挥,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主导线索,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Z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反映的基础是实践,反映的特点是具有能动性。该书主要内容在《…  相似文献   

8.
一反映论与认识论的关系问题,国内哲学界早有定论。按李达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反映论就是唯物论的认识论,所有唯物论(那种把意识也看作物质的庸俗唯物论除外)的认识论,实质上都是反映论”;按吴江著《认识论十讲》,“反映论是唯物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按新编《辞海》(哲学分册),“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反映论。”读者不难发现,如果撇开文字表述方面所存在的某些无关紧要的差异,上述各种说法所表述的共同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并列的判断: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这是两个主谓项可以相互置换的判断,它们所表达的无非是一个简单的等式,即“反映论等于唯物主义认识论”。这就是几十年来国内哲学界普遍公认的“定论”,尽管它缺乏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在我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所出现的各派理论,表面上都把实践作为自身的逻辑起点,认为实践活动是文艺的主体性、认识性、价值性等等本质属性的基础,但在对文艺活动内在规律的具体论述中,却又程度不同地抛开了"实践",原因在于无法处理作为"精神"的文艺活动与作为"物质"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究竟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还是确立了一种新的本体论?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我们的文艺学体系在逻辑上出现了巨大的错位:在认识论上已经了确立了辩证的能动的反映论,在…  相似文献   

10.
一、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要求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全面地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这叫作认识真理,这才能不犯错误。怎样作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按照列宁说的那样,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认识的过程和发展。列宁说:“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  相似文献   

11.
<正> 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当前认识论讨论的一个热点.概括其争论意见,大致有三种: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过时了,应该用新的理论来代替;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论,应该原封不动的坚持;三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应该坚持,但又存在缺陷,需要用科学和认识发展的新成果来补充和发展.我们认为,前两种意见虽然不乏其真理性成分,但从总体上说失之偏颇.后一种意见较为客观,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2.
张永清 《学术月刊》2022,(3):172-182+224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四届年会于86年6月18日至22日在东山县委党校举行.到会代表近五十人,收到论文、资料二十二篇.会议讨论重点是认识论与两个文明建设问题.会上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能动反映论、认识的主观属性与认识内容的客观性、认识发展阶段的划分、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读了石向实同志的《列宁感觉理论与感觉心理学》一文,觉得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如何理解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的反映论思想,提出一些看法,与石向实同志商榷。《石文》的要义在于阐述感觉理论与反映论的关系及列宁感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贡献,从而进一步说明《唯批》中反映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性质。这是富有意义的。但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弄清楚反映论的内涵,它与感觉论、认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艺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根基。西方当代哲学主张把情感、意志、意向、纯粹意识等作为新的哲学基础 ,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 ,但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对此 ,连一些西方思想家都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文艺学建构中的基础地位 ,但不能用之代替文艺学的方法 ,更不能用之代替文艺自身的规律。 3 0年代的苏联文艺界和中国的“左联” ,都曾有过沉痛的教训。同时 ,要寻求一个既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统摄 ,又最为切近文艺活动的“类方法”作为文艺学的逻辑起点。“类方法”是低于哲学层次的方法 ,“类方法”之间是互补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反映论的文艺学著作中 ,影响较大的就有三种形态 ,其“类方法”分别是认识论、生产论和“掌握论”。它们各有优长和局限 ,比较起来 ,“掌握论”更切近文艺活动的实际 ,亦远非尽善尽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哲学界形成了一股主体论热。一些同志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现代物理学为依据,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反映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要用“主体论”(包括“选择论”、“重构论”,下同)来取代它。我们认为,人的认识,无论是作为活动的认识,还是作为结果的认识(真理),在总体上只能是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过程。这就是我们的认识本质观。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类型的教科学、研究著作、哲学辞典或通俗读物中,一般地都把反映论说成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如“反映论就是唯物论的认识论”、“反映论就是唯物论”、“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等等。我们认为,这种说法缺乏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甚至也不是一般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本文就此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对以黑格尔哲学为典型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反映论作出初步探讨。不当或错误之处,谨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却离不开毛泽东同志的艰苦努力。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杰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全面科学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系统地论述了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辩证认识过程及其认识形式;着重阐发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义和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认识论的探讨日益深入.其中,对认识本质问题讨论焦点集中在反映范畴是不是认识的本质特征上.有的同志认为,反映范畴不能揭示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它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应予以扬弃;也有的同志认为,反映范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它揭示了基干实践活动的人类认识的本质,是不能动摇的.本刊在上一期曾刊登了彭海堂同志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一文,这一期再发表同满宏、罗川山二同志的《论创造是认识的最高本质》一文.他们都对认识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广大哲学工作者对此问题以及认识论其他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各抒己见,踊跃来稿,以便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客观地说,认识论的文艺观曾经有过不容忽视的理论功绩。①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文艺学,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等方面,都做出了长期、可贵的努力。但由于哲学思想上的局限,导致它对于文艺作为审美活动的特性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文艺学变成了认识论的附庸。这个缺陷长期得不到彻底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