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絮子 《社区》2009,(10)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  相似文献   

2.
当心空阴霾蔽日,当眼前狂风肆虐,当梦想如昙花一现,当机遇已擦肩而逝……朋友,你是否会因此而忧郁、伤悲?其实,只要你勇敢地向前迈一步——只要迈一步,所有的“冰雪”就会在你的心头融化,阳光会灿烂在你的心扉——这,便是生命的奥秘:希望,永远绽放在跋涉者的足迹里!  相似文献   

3.
付出与收获     
当枯叶落满大地时,当日历翻到十月时,当那富有浓浓诗意的金秋,依从自然的召唤,静静地到来时。望着别人在春、夏两季所付出的辛苦,而得来的收获。朋友,你是否有过渴望,是否有过羡慕,是否还有过嫉妒呢?如果有过,哪怕是一点点,这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年,你所做的还不够,还不多。朋友,你是否应该因这反思自己呢?为什么生活在同一环境,同样是付出,最后得到的待遇、得到的收获却不同呢?如果想不出,那么让我来告诉你——朋友:如果你在深冬,在别人都足不出户,不愿起身干活的时候,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储蓄力量,做好计划。如果你在春天,在别人都欣赏春之…  相似文献   

4.
导演和明星在人前总是风光无限。做一回戏中的导演和主角——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注定只能做观众席上的看客。在生活的舞台上,当机遇来临,梦想变得触手可及时,你将如何表现?是拍出一部如《疯狂的石头》般叫座的好片,还是打造一部如《无极》般遭人非议的大片?本期体验者张天涯将带领大家体会与导演和做明星的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5.
你一定从小就听长辈们在耳边念叨——打雷下雨时不能在树下。那么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其间有何奥秘?是不是因为树长得高大容易招雷劈,所以站在树下的人也不能幸免于难?以前我也对此不解,不过进入上海电力工业学校学习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专业后,我知道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就给你解惑——积雨云在运动中会摩擦生电,当雷云的电压逐渐升高,积攒到一定程度,雷电便会击穿  相似文献   

6.
“飞逝的年华之子,你为何兴建这座华殿?今日你自高塔了望,而数年之后,荒漠疾风将会吹来:将在你的空殿盘旋呼啸。”——奥西恩  相似文献   

7.
生命就像一只漏斗,当漏斗的沙流下最后一粒时,看看你还有什么,做过什么?有人可以让漏斗里的每一粒沙子充满色彩,有人却可以什么也不做看着沙子这样流过,漏斗可以流完倒转过再流一次,难道生命可以再重走一次吗?不要让自己漏斗里的沙白白流失!——《茂名论坛》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中国青年社区》  相似文献   

8.
絮子 《社区》2009,(15):11-12
举手之劳,顾名思义就是随手可做的事情。 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小事,不用花很多精力,却可以给他人带来方便——当你见到地上有废纸等垃圾时,你会主动拾起来吗?当你见到老人过马路时,你会主动搀扶他吗?当你见到路旁的自行车倒在一边时,你会主动扶起来吗?这些都是举手之劳之事,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一颗平常、普通的公益之心。以下是本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的小事,想想看,是不是你也遇到过——  相似文献   

9.
《北方人》2006,(1)
上世纪6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谁没有穿过牛仔裤?还记得你的第一条牛仔裤吧,喇叭的还是萝卜型的?你穿旧过多少条牛仔裤?你拥有过多少青春?衣柜里套装越来越多,牛仔裤越来越少,青春,离你越来越远?昨日的时尚,就是今日的历史。回顾牛仔裤的潮流历史,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时尚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不断思考同样的一个话题:何谓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忘不掉的才是教育,好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来办"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普通高中——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非重点中学——都肩负着沉重的高考升学压力,但是我们决不能拿眼睛仅仅去盯分数。因为"真正的教育",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育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需要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育人?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11.
志愿者风采     
随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上海。如今,在黄浦江畔引以为傲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已经完工的高科技场馆,还有众多世博会志愿者。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2009年5月1日,当上千名青年在上  相似文献   

12.
感谢     
记得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说,日本人每餐前都要说上一句:"感谢用你的生命延续我的生命",就如同欧美的人们每餐前要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一样。也许你们觉得这种做法没有必要,而且有点近乎可笑。那么,当你每天吃着妈妈给你做的可口的饭菜的时候,当你玩弄爸爸给买的玩具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应感谢他们呢?当你在节日里接受亲朋好友送的礼物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感谢他们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试题细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涓涓细流汇聚成汪洋大海,点滴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小”可以变“大”。千里之堤溃于小小蚁穴,万贯家财毁于一时疏忽,——“小”可以毁掉“大”。亲爱的同学,你关注过周围的小事吗?你思考过“小”和“大”的关系吗?你感受过经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吗?你见到过或者听说过因小小的失误而酿成大祸的事情吗?请以“小”或“小和大”为话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事情,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抒发感情。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要求:1、有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工整。…  相似文献   

14.
心中的太阳     
当你迎着和煦阳光步入宽敞的校园,当你庄严地行着队礼、仰望鲜红的国旗高高升起,当你迈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明亮的教室,当你怀着理想吸吮知识的甘露……你可曾想过:这些美好来自哪里? 这一切呀,都来自我们伟大的党,是我们伟大的党,  相似文献   

15.
孟亮 《社区》2006,(23)
是谁托起了一座城市的脊梁?是谁的正义渲染了一座城市的善良?是谁曾经让你震撼心扉,让你一直铭刻在心?又是谁让你每每想起都会无限感慨湿了眼眶?今年9月30日起,河南洛阳信息港BBS时政版块“洛阳城事”的4位版主——superbaby(以下简称萨贝)、洛浦布衣(以下简称布衣)、丽京上空的云(以下简称丽京)和RY9666(以下简称阿外)发起了民间评选——“感动洛阳——寻找平民英雄”。与10月中旬启动的由洛阳市委宣传部和《洛阳日报》、洛阳广播电视局主办的“2006——感动洛阳十大年度人物”评选不同,他们的评选均在网络上进行。这使得其民间“海选”…  相似文献   

16.
曾担任过领导干部的丈夫被押上被告人席接受法律的审判时,坐在旁听席上的你,低头垂目,黯然神伤;当丈夫被判无期徒刑、投入监狱的时候,你又悲痛欲绝,潸然泪下。你有没有想过,当官的丈夫如今锒铛入狱,你有没有间接责任?  相似文献   

17.
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呵!娇小却布满裂痕。掂过锄头,攥过玻璃球,端过乞讨的洋瓷罐儿,握过被施舍的铅笔头。岁月何以在十年的光景沧桑到如此,又何以眷顾这双本应捧着课本的小手?当你掂着高出你几个脑袋的锄头在那片祖祖辈辈耕作过的贫瘠土地上笨拙地扭动,我想握住你的手,拉起你粘着泥土的小手,带你去看祖国的花朵们弹钢琴、操作电脑、移动鼠标,带你去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世界有没有活在你的梦想里。当你用那双小手接过我们募集到的长长的铅笔头,当你席地而跪,吃力地用最后一粒铅笔头写完作业,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告诉你,我那里还有,我那里还有。当…  相似文献   

18.
重要情节     
“你昨夜九点左右,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了?”当被警察传讯,面对如此质问时,那名青年并不怎么惊慌。他佯做不知的样子反问道:“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查问这些事?”“你先前工作过的公司进去小偷了。作案时间推测就是前边说过的那个时辰。看样子罪犯熟悉内部情况。倒不是分外对你有怀疑,但为供参考.想来打听一下。昨夜那个时辰,你在哪儿?”  相似文献   

19.
中国74万个行政村都在悄然脱贫致富,但像你领导的武进市前杨村,全江苏有几个?全中国又有几许?——15年间,全村年产值赛如火箭升天,从46万元跃到10亿元;人均年收入好似芝麻开花,从129元升至3500元。 当我们来到这个“中国第十三强村”,向村民打听你杨惠正时,村民们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你的敬重——敬重得近乎虔诚。 他们说:“要说我们村的升腾,改革是推进器,杨书记的精神是导向仪。没有  相似文献   

20.
长句和短句     
按照语言文字的一般要求,句子宜短不宜长;但从修辞的角度看,长句有长句的作用,短句有短句的效果,适应情景,根据需要,分别采用,就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先说长句。长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比较丰富,表达的思想感情比较细腻。如: (1)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象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指缝的时候,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地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