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文学月刊,在1981年第十二期发表了《花蕾初绽》专辑.这个专辑,是特为几个人数比较少的民族的新作者而办的.专辑选登了七篇小说和一篇民间故事,在八名作者中,四名是鄂伦春族,三名达斡尔族,一名鄂温克族.这些民族,特别是鄂  相似文献   

2.
《红与黑》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兰西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小说,所塑造的于连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国文学中经典的自我奋斗形象。研究和审视这组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30年8月7日,玛拉沁夫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一教师家庭。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后,迅速成长为一名作家。他21岁发表处女作《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之后,又创作《茫茫的草原》、《活佛的故事》、《草原晨曲》、《祖国啊,母亲》等多部小说和电影,成为饮誉中外的著名小说家、电影剧作家。是国内最早成名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现任中国作协书记处副  相似文献   

4.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Alice Walker)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为黑人文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其语言之独特,叙述视角之别具一格,另其主题之鲜明,实为黑人女性文学之典范。因此,文章从小说《紫色》的语言策略及叙述视角两个方面分析其主题意义及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并以此来阐释其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的文学巨匠,是一位极具深度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作家。当然鲁迅的文学成就与他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他的小说更是以揭露社会人性为目的,以他特有的犀利冷峻的风格自成一家。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专家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的,都各成一家之言。本文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为材料来源,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鲁迅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圣经》与西方文学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关系,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的种种原因,我国在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方面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忽略《圣经》视野,致使在西方文学理解上出现了诸多误读.从《圣经》视野解读西方文学可从《圣经》知识、《圣经》象征、《圣经》观念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的文学巨匠,是一位极具深度思想和艺术创造力的作家.当然鲁迅的文学成就与他的语言艺术的魅力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他的小说更是以揭露社会人性为目的,以他特有的犀利冷峻的风格自成一家.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专家对鲁迅小说的研究是多角度的,都各成一家之言.本文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为材料来源,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总结鲁迅小说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晓雪作者简介:晓雪,白族,原名杨文翰。1935年生于云南大理,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著作有诗集《采花节》、《爱》、诗论集《生活的牧歌》、《诗美断想》、散文集《雪与雕梅》、《晓雪序跋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众多,各有独具特色的文学传统。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一部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学面貌的作品选集。由马学良教授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的问世,满足了广大读者和有关民族文学研究、教学人员的要求,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这部选集约一百五十万字,按地区分为五册,基本上汇集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精华。一个民族自成一个单元,包括该民族的文学简介和若干作品。共选入古今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品六百余篇、首(包括长篇节选的作品)。这主要是为高等院校语文专业编  相似文献   

11.
1958年7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座谈会,确定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或文学概况,“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到60年代初,在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就已编写出版了《白族文学史》、《纳西族文学史》、《藏族文学史》、《广西壮族文学》  相似文献   

12.
玛拉沁夫是当代著名蒙古族作家。195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之后,连续写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的短篇小说。茅盾曾对他短篇创作的特色作过全面深刻的概括,赞之曰:“构思脱略俗套”,“文笔轻灵、明丽”,“洋溢着诗意,喷薄着自然的芬芳”。近年来,他又发表了《草原的浪花》、《踏过深深的积雪》、《家庭舞会》、《活佛的故事》、《荒漠》、《大地》、《轨道》等一批富于哲理或象征意义的小说,以及  相似文献   

13.
1967年秋和1968年夏,先后有大约4000名北京知青到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插队。从1970年代后期知青大返城开始到1990年代初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陆续回到北京或奔赴国内外各地。他们虽然离开了草原,却始终怀念着草原,怀念着那里的一草一木,怀念着曾经朝夕相处的牧民和知青战友。他们中的不少人,多年想诉说的千言万语涌入笔下,留下了众多描绘草原生活的日记、散文、诗歌、小说和论著。《黑骏马》、《16号病房》、《血色黄昏》、《狼图腾》的作者张承志、乔雪竹、老鬼、姜戎都出自这个知青群体。草原知青小说最先享誉文坛的是曾在东乌旗道特淖尔公…  相似文献   

14.
本丛书主要辑录近几年我国培养的藏族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兼及其它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藏学论文。现已出版三集。前三集的内容大多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对传统文化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研究,论题涉及面较广,其中有关于因明学、声明学、内明学、诗辞学、语言学和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卓玛太的《关于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抑恶扬善思想初探》、奔嘉的《简析藏族逻辑学》、扎西才让的《试论藏族心识学》、拉高的《梵文文法初探》、洛周的《略论声明学与藏文文法之间的关系》、南色的《简析印度吠陀文学与藏族诗学之间的关系》、彭措扎西的《浅谈藏族古典文学的种类和体裁》、才让太的《梵语文学对藏族古典小说的影响》、扎巴的《试论藏族作家文学的体裁类别》、桑德的《论藏文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丹却嘉的《因理基本规律新探》、吴钰的《略  相似文献   

15.
叶梅 《中国民族》2013,(9):76-76
在《民族文学》由多个民族的作家编辑家组成的编委会里,军旅作家彭荆风曾经是唯一的汉族编委。1949年,彭荆风在江西南昌参军,随着大军解放大西南到了云南。这位从小爱好文学的军人很快写出了一系列边疆小说《边寨亲人》、《佧佤部落的火把》、《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等,并与人合作编剧拍摄电影风靡全国。其后久经磨难,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重新走上文坛,有人评价他是“老而弥坚,老而干练,老而丰产,  相似文献   

16.
薛燕 《中国民族博览》2022,(20):112-114+129
任何一个小说作家写小说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说特色,陌生化文学语言是许多小说作者习惯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尤其是在英美小说中,陌生化文字的运用频率要更多一点。人们可以进一步发掘小说的更深层内涵,从而对小说创作者所传达的观念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该文以《尤利西斯》为例,研究英美小说陌生性表达的特征,希望能够给予相关人士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郭雪波小说中的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叙写沙漠的小说,从人与自然、人类与非人类关系等宏观视野,关注日益严峻的草原生态问题。并在文学的叙事中为自然和人类日益荒芜的内心探询出敬畏与回归自然等救赎之道。与欧美生态文学相比,由于当代文坛生态思想资源的纷纭繁复,加之环境文学的定位,郭雪波小说不同文本在原因追溯与救赎之道探询的价值判断中,时有飘移与对话。  相似文献   

18.
《金云翘传》是我国明清时期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小说,它是继承相关史料、传奇发展而来的集大成之作,产生之后又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小说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对外国文学尤其是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经越南学者阮攸重新改写后,该书价值更为提升,享誉世界。本文研究基于越南学者阮攸的《金云翘传》,具体探讨了剧中的灵异文化,从灵异现象、灵异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以及灵异文化的文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完善学术史上对《金云翘传》的灵异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的诸多作品都充满了生态意识。本文拟以生态批评理论为指导,重新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大双心河》、《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最后一方清净地》等短篇小说,审视其中回归自然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20.
小说化成为民族志书写的一种可能,文学文本和民族志具有的相似性和共同性使小说民族志化也成为一种可能.本文将地方性小说<三水故事>放在文学人类学视野下,分析探讨文学文本.中不经意的民族志书写特点,进而寻找文学文本的写作和民族志书写的共同之处,讨论小说民族志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