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融、竞争.当代中国文化最强有力的影响者和竞争者,无疑是基督教文化,它已经成为英美主流文化,正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迅速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人担忧.祖国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英美的文化都具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色,两者都自成体系,却又互相交融。如今,随着国家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文化和英美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也日趋频繁。因此,对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意义上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中国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英美文化。由于汉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给英语学习带来的困难,补充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成为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此,文章从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汉文化与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学习英语的影响,以及怎样恰当地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于英语教学之中等三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英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大学国际化范式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五个特点,即英语成为教学及学术语言;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灵活的教学大纲和层次分明且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大学自治和高等教育的权利下放;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借鉴英美教育体制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在借鉴英美大学国际化经验中,还必须充分认识文化认同对英美教育体制的反作用,在保持发展态势的同时培育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100名英语专业学生和1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学生对英美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态度,表明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从四个方面指出在教学中应怎样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导入。  相似文献   

6.
媒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而今媒体所有权被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为数很少的巨头跨国产业集团正在把世界范围内的媒介机构占为己有。媒介巨头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内部管理需要,通过网络媒介对新闻和信息传播以及娱乐主流进行控制,对大众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为避免因崇拜和模仿西方文化而导致对本土文化的漠视和摒弃,我们应利用电子信息和网络传播等先进工具和手段,在全民范围内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尽早开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而系统地开设中外文化发展史课程是提高媒介服务质量、摒弃外来糟粕、弘扬和捍卫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化和文化趋同的挑战,面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严重缺失的现状,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再创造成为建筑创作中不可回避的现实。建筑创作多元化是对的,但中国建筑的发展要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用中西建筑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需要将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进行高度整合,它经历的应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也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包含着文化殖民,这是一个携带着强大资本与发达技术的西方文化不断扩张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即基督教、近代启蒙思想和当代美国主义的全球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中国文化与主导全球化进程的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中国人如何应对文化殖民的问题。在文化殖民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起伏不定。在文化殖民的第一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一如既往地自信;但是在第二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大挫折;在第三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有复兴迹象,但由于这个时代的特殊背景,传统文化的未来命运仍然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9.
法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律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面临着"文化失语"的尴尬处境。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探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中国法治发展中的建构论和进化论之争实际上也就是源于全球化和本土化之争。在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中,我们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因子,实现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间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对时间观念有过内容丰富的探讨。古人对时间概念从不同角度做过定义 ,这些定义体现了他们对时间特性的认识。在对时间是否有限问题的认识上 ,古人多持时间无限观念 ,但也有古人认为时间是单无限的 ,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立论依据 ,今人对古人单无限时间观念的指责是无的放矢。古人在文学作品中还提出了同时相对性的见解 ,该见解来自于他们对仙境、尘世及梦幻世界之差别的憧憬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美语词语与美国历史、美国黑人意识的转变、美国的个体主义、美国的政治、美国社会的特殊群体、美国人的创新精神六个方面阐述美语词语作为美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和美国文化主客观的表现形式,是如何忠实地反映美国社会现实,以及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化特征和风貌。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和语言以及汉英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是跨文化交际与教学的平台和桥梁。注重中国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有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修养和水平。因此,在英语文化教学中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社会组织结构长期孕育的结果。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面貌而言,主要具有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和重经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等诸种特征。而美国的社会文化,主要具有以下特质:文化来源的多元性,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念以及典型的开放性与鲜明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14.
作为美国主流文学的重要一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普遍渗透着相反的两种趋势:一方面是中、美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华裔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疏离。本文主要概述了美国华裔文学在创作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既互相交融又相互碰撞的特征,折射出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华裔作家及其后代对中美文化所表现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几代作家围绕文化认同、民族身份的得与失所表现出来的矛盾与冲突,阐述了两种文化未来势必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一般而言无非用于记录、计算,然而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万顷之陂,它所蕴含的意义便由此超“凡”入“圣”。古人视其“先天地而己存,后天地而己立”,用之万方,规矩人事,建构了一系列文化语汇。透过数字本身来观察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折射与反馈的是先民的宇宙意识,同时又自然而然地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约定俗成,成为华夏民族根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英美文学教学与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解读与欣赏英美文学作品,不但能够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夯实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而且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及文化的认识与感受。英美文学是英语语言艺术与西方人文精神的整合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不可或缺的。英美文学在人文学科教育、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教育三方面影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学英语是一门既传授语言知识,也传授文化知识的课程。文化学习包含的不仅仅是学习 西方的先进文化,也包括母语文化的学习。但是,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还是实际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文化 内容大多以西方文化为主,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失衡甚至是缺失,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英语完整地来表达 自己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即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 教学应坚持中西方文化并重的原则,将中国文化元素融汇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每一个特征都深深地打上了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中国先民面对海洋相对保守、心生抗拒等诸多特征,其实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本思想、天人合一、重义轻利、小国寡民、保守求稳、克己复礼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