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的初访数据,从现代化、人口转变和家庭的现实需求三个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国家庭的居住安排。考虑到既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区分了从夫居和从妻居。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家庭从妻居的比例仍然明显低于从夫居;社会的现代化、夫妇双方的家庭人口特征和现实需求不仅对是否同住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显著影响从夫居和从妻居的选择。在现代化和人口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家庭的居住方式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而且在当代中国,子女的需求对居住方式的影响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后人口转变及其特殊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时亮 《人口研究》2001,25(3):8-12
中国在 2 0世纪 80年代已经完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口转变 ,目前已经进入了后人口转变时期。中国的后人口转变与先发人口转变国家相比 ,有着复杂性、超前性和政策性等特点。正确认识到中国已经完成人口转变 ,以及中国后人口转变的特殊性 ,将更加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人口的现状 ,便于我们在人口政策及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中作及时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转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性转变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和目前所处阶段还有不同观点。从人口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已完成人口转变;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实现程度分析,人口转变还没有完成;有观点认为,中国人口转变不仅已经完成,而且进入后人口转变期。2l世纪,伴随人口转变过程的不断深化,中国人口转变问题将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这既为中国人口发展提出挑战,也必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人口转变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人口管理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是当代中国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人口变动也是近几十年以来最显著的现象之一。一方面,人口变动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市场化变革要求中国的人口管理模式从计划经济下的他律型人口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下的自律型人口管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于学军、李建民博士的“后人口转变论”提出了质疑 ;对“后人口转变论”一文进行了较详细的解剖和评论。现阶段中国人口是否进入了“后时代”,“后人口转变论”是否形成了对传统人口转变论的突破和超越 ,是否建构起了新的人口理论 ,本文对此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6.
(一) 本世纪上半叶,西欧、北美的人口学者对人口转变作了较详尽的研究,对其现象的描述及其原因、机制都作了较好的说明。总之、人口转变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不过,西方人口学者主要是以西欧和北美为背景来研究总结出人口转变的理论的。当我们用他们总结的理论来观察今天被称之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时,就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了。例如,对我国的人口转变速度之快,西方学者就作过不切合实际的解释。对于这一点,我国学者已作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侧重死亡和生育转变过程的测量、描述和解释,地理学家将迁移转变纳入人口转变框架,以完善人口转变理论。不过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研究不同,中国的迁移研究侧重基于对迁移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的考察分析,少有采用人口学意义上的迁移率指标的研究。文章利用2010—2015年历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合并数据,通过人口学方法和泊松回归模型,计算和分析了1950—2015年中国人口迁移率趋势及社会经济差异。中国的迁移转变在宏观趋势上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变迁高度一致。与死亡和生育转变相比,其波折性更强,说明更易受到经济社会政策变化的冲击。同时也观察到逢“0”和逢“5”年份的申报偏好。另外,迁移的社会经济差异明显。男性迁移率高于女性,但是两性差异在不断缩小;乡城迁移和未婚迁移大幅度增长;而越来越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加入迁移,使得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具有越高的迁移率。可以认为基于迁移率的考察揭示了中国迁移转变更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与中国人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图从人口学的角度,探讨现代化与中国人口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笔者作此文的动机是,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的观察,发现现代中国人口的发展与历史上的演变有内在联系,而现代中国人口的转变过程,不仅异于西欧各国的经验模式,也异于实行“家庭生育计划”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并且,就转变过程的特征和作用因素而言,远非人口转变理论所能说明和诠释的。而这,既与中国人口发展的过程特征有关,又与中国人口发展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言以蔽之,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口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完整的城镇化过程,应是一个包括非农化和市民化在内的“三化”联动过程,这其中,“人口”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显性指标和主体要素,而且皆可在“三化”演进中观察到人口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转变特征。回望中国城镇化的研究,至今依然存在“非农化缺位”、“城镇化越位”和“人口学内隐”三个不足。当代中国亿万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即便取得了城镇“常住”资格,但仍然难以获得“市民”权益,普遍处在有“市民”身份、无“同城”待遇的窘境中。鉴于此,跳出对城镇化的孤立认识,秉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主张,从人口主体视角把城镇化、非农化和市民化的所谓“三化”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中,探讨人口形态在“三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及身份异同,并将三种人口形态的转变对应于“三化”进程与“三农”问题,探寻人口形态在“三化”之间的协同共进与顺畅接续。研究认为,城镇化的实现并不在于人口聚居形态的空间变化,即乡—城转变,而取决于人口从业属性的非农转变,即农—工转型;继而阐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需要以从业方式的非农化为引领,以“市民”身份及其权益的平等获得为标志,而不是以聚居形态的城镇化为终结。一个健康有序、持续深入的城镇化,应是...  相似文献   

10.
问题的提出 与传统人口转变模式相比较,中国人口转变具有一系列难以规范的独特性,不能将描述传统模式的结构及特征用于描述中国人口转变。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人口转变历程重新加以考察,对中国人口转变加以准确的描述,以求对中国人口转变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此其一;其二,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与传统模式的比较,寻求其共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探寻其独特性。基于以上二者,其三,探讨中国人口转变独特性形成的原因和后果。本文的旨意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人口转变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年来人类人口经历的深刻变化和目前世界各国人口状况与趋势的巨大差异都与人口转变紧密相联,并由人口转变理论得到解释。在世界人口的变化与实践中,人口转变理论得以产生和发展,并在战后促进了人口研究的繁荣。本文从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区域人口老龄化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地区差异不仅制约着整个国家的人口现代化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现时期中国人口问题的性质与特点。以计划生育为标志的我国人口控制实践,在全面促进和实现中国现代人口转变的同时,也明显增大和加深了人口过程空间与时间上的差异性。目前中国社会及其人口发展都正处在为时甚久的转变过渡时期,人口趋势的这种地区差异性及由此带来的特殊区域问题将会更加集中和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对中国人口发展前景及人口现实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区域差别与地区发展的基础之上。人口…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我国人口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逢干 《人口研究》2002,26(2):7-13
自我国人口研究基本理论取得“两种生产”论的突破后 ,在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等实践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人口实践和人口转变的行进 ,新的理论需求已导致对“两种生产”论的“拓宽”和“引申” ,以及对中国人口转变态势作理论说明。对有关理论问题取得统一的认识需要在哲学层次上对诸如人和人口等基本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死亡模式转变与国家卫生服务利用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国家1993、1998年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变化及与卫生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死亡率呈较稳定下降趋势;性别、年龄别和地区别的人口死亡率、死因构成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目前,中国人口死亡率的继续下降已经不能单靠生活和卫生基本条件改善所发挥的粗放式作用,必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使那些沿用多年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医疗卫生系统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人口转变形势,并能应对不同原因所致的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这也是降低人口死亡水平的潜在动力。  相似文献   

15.
人口转变论的古典问题和新古典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已经完成或正在经历人口转变的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差异性的广泛存在,我们无论是从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还是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那里,都不能获得一个理想的理论解释.故此,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修正和完善人口转变论;二是创立一个全新的理论.本文从古典人口转变论与新古典人口转变论、古典人口转变与现代人口转变两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技术和制度两个因素纳入人口转变研究的视野,旨在深化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稳定低生育率的战略和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人口转变已经基本完成,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转变,是不彻底的、暂时的动态平衡。本文提出了判断人口转变完成的四个标准,指出稳定低生育率是一项战略任务,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前提。本文对中国目前人口控制状态做了基本判断,并提出了建立稳定低生育率战略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马侠教授于1944—1948年就读于前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建国以后先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执教近三十年。1980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任人口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人口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目前专任人口所研究员和人口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他是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专家咨询委页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人口学会(IUSSP)会员。他与人合作主持国家“六五”重点研究项目《当代中国人口》,系《当代中国》丛书的  相似文献   

18.
论文作者通过对数十年来中国人口婚育行为模式、家庭结构与类型、死因构成模式转变的简要描述,指出仅在传统和最基本的人口动态、即人口出生、死亡和增长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人口转变、包括中国的人口转变,已远远不够,难以适应时代和人口发展的要求。提出人口转变是一个多维的动态历史过程,是一系列特定人口转变的集合。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仅仅是人口转变的表象和外壳,其内核则是通过制度、文化和技术等承载的人口行为及其动力机制,由此引致的变化才代表了人口的内在转变,强调关注人口的内在转变是理解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重要视角和基础。在对人口转变内涵探索的前提下,借助于对国内人口学界近些年有代表性的人口转变理论研究成果的介绍和分析,作者初步探讨了人口转变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中国人口变迁凸显出种种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许多传统人口学的概念、指标、理论都难以精准地分析和诠释中国人口发展的现实。传统人口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部分指标的时代性明显不足以及尚未有效本土化,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流动和家庭研究领域的指标均为此类局限性的典型代表。中国式现代化和快速的人口转变为人口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场景,当代中国人口学未来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在继承传统人口学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特征以延续人口学的长期发展轨迹,同时遵循时代性、本土化、拓展性和国际化的理念,对传统人口学指标体系和理论框架进行改良或创新,不断推动中国人口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为世界人口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0.
王秀银、孙树琛二同志所著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荣成市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研究》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该书对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的发源地——荣成市的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成就与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此书并非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从一个新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雄辩地说明了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以诱导性措施为主、约束性措施为辅的计划生育机制,实现人口转变,达到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