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福利政策作为经济政策的附庸,呈现出渐进性、保守性的特征。与传统的社会福利思想不同,"包容性增长"注重福利项目的生产性和投资性取向,认为经济和社会是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调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阶层。"包容性增长"理念从中长期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致力于对公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及上游干预,有利于克服政府短期行为等弊端。具体而言,我国社会福利政策制定前提应向"社会投资"转变,调节重点应向"初次分配"转变,政策过程和政策形式应向"权威化"转变,运营主体应向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社会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化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既全面又高效地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福利服务是目前困扰我国民政部门的一个难题,社会福利提供主体多元化为我们解决该难题提供了思路,符合我国提出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目标.本文主要探讨了社会福利提供主体多元化在我国产生的原因、内在动力、现实意义和作用,以及政府如何来推动这种多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福利的实现,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仍将发展的内容局限于经济增长,且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尺度,忽视社会福利的改善,导致"扭曲的发展"问题出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社会福利的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路径脱颖而出。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倡导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解决扭曲发展的问题,实施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导向的政策,构建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福利服务均等化,实行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家庭等福利供给多元化策略,推行社会福利专业化服务模式,从政策视角回应了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诉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初期、计划经济时期、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这三个不同阶段的社会福利政策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我国社会福利服务政策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是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由社区、家庭、福利机构三者相结合,逐步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通过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体系、确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自由主义思潮为理论基础,以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转为主要目标,以选择性支付为给付原则的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既满足了社会成员对基本福利的需求,维护了社会稳定,又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因而应该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具体而言,在新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过程中,政府不仅要运用有限的资源构筑一道完善的应对社会风险的安全网,而且要重视家庭和市场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成员从家庭和市场获取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高龄津贴”制度探析与我国普惠型福利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从国内外"老年津贴"的实施现状入手,在梳理了不同社会福利模式的划分依据和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具体国情后,对中国财政能力进行了估算,提出了中国应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型的"高龄津贴"制度,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成为责任主体,同时,也须要引导民众的正确认识,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善社会福利机构和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7.
论社会福利:概念和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有描述性和解释性两大视角,描述性视角的定义又分为从人类的生存状态出发对社会福利的界定和将社会福利作为一项社会制度进行描述的定义等。解释性的社会福利定义是在描述性定义基础上的进一步追问。从社会工作学角度的解释性社会福利定义,认为社会福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从社会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角度对社会福利的解释性定义则强调了社会福利的政治整合功能和政府通过社会福利对冲突的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布莱尔"新工党"政府自1997年上台以来以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政治理论为改革指导思想,以建设"第二代福利"为改革目标,对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通过比较发现,无论在改革的指导理念还是具体的政策措施方面,布莱尔"新工党"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都与"老工党"政府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更多地遵循与执行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所开创的社会福利改革思路.两者间的区别在于,布莱尔"新工党"政府修饰了撒切尔保守党政府社会福利改革较为激进的外表,使之更加符合英国人的传统习惯并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论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福利是一项制度还是一个体系,对于社会福利的概念认知与实际推行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构建社会福利体系,对于国民基本生活保障及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多元化、网络化的社会服务,政府公共福利等子系统共同构成社会福利体系,形成"福利合力",有利于确保社会福利的供给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概念,指出它是面向全体国民同时又涵盖社会生活基本领域的社会政策和制度。本文从责任主体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构建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因素,指出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在诸多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同时要通过政策和制度安排赢得企业、社区、社会及家庭的支持。要建构这一制度,政府责任优先、民众需要导向、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家庭的支持作用、非营利组织及社会福利机构的发展等,都是一些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