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哥们如果你的上司对待下属采取非常民主的方式,他愿意聆听下属的意见;如果你的上司性格温和,待人充满温情;如果你的老板非常器重你,经常带你出席各种社交场合,那么,你千万不要得寸进尺。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的组织结构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对下属的管理,而忽视了对上司的“管理”。最近的研究表明,高效的经理人不仅花时间和精力来管理同下属的关系,而且在管理同上司的关系上也是不遗余力。“管理你的上司”,指的是为了给自己、上司和整个公司都争取最好的结果而有意识地与上级合作。在企业中,对上司—下属关系误读的现象并不鲜见。一方面,有些经理人觉得上司没必要依赖自己,或者自己不怎么需要依赖上司,而没有意识到双方都需要相互协助与合作才能出色地完成各自的工作。而另一方面,更多的经理人想当然地认定上司会神奇般地知道下…  相似文献   

3.
当下属的都渴望被上司赏识,但上司却不会无缘无故地赏识某个下属.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要让上司赏识你而不是别人,关键在于你必须具有值得上司赏识你的"本钱",即要给上司提供足够赏识你的理由.从实践来看,最能引起上司赏识的理由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历朝历代,我们都不难发现,一些高明统治者辉煌的背后都有不少贤能下属的功劳.这些下属如唐太宗的重臣魏征、朱元璋的军师刘基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于运用"御上"之术,指的是下属影响支配上司的艺术,即下属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引导和警醒上司.  相似文献   

5.
凌文辁  李锐  聂婧  李爱梅 《管理世界》2019,35(5):134-148
本文采用情境实验和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组织情境下上司与下属之间社会交换的互惠机制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研究一(实验1)从上司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司因下属个人才能、上下属关系亲疏以及交换类型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互惠法则。结果发现:(1)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晋升、奖励等工具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2)上司在其给予下属的鼓励、支持等情感性回报上,同时采用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但更偏重后者。研究二(实验2)和研究三(问卷调查)则从下属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上下属之间进行社会交换时下属采取的互惠法则,并通过引入经济法学中的"对价"理论,探讨了组织情境中公平法则和人情法则的本质。结果表明:(1)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公平法则;在面对上司不等价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才能采用人情法则;(2)在面对上司不等价工具性和情感性回报时,下属针对上下属关系采用人情法则;(3)公平法则是一种完全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完全相等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否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4)人情法则是一种适度对价,即当双方提供的交换价值相差不大时,交换达成双方均满意的结果;若交换价值相差过大,则会导致一方不满意。上述研究结果整合了"公平"和"人情"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社会交换法则,为理解中国组织情境下上下属间不同类型的互惠交换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正在职场上,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与上司沟通、给上司提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可能引火烧身。1.上司都不喜欢听意见,只喜欢听建议。聪明的下属,要学会巧妙地将"意见"转化为"建议"。2.上司也是普通人,每天公务缠身,未必总有好心情,所以,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一般早晨刚上班时,上司心情好,谈话效率很高。下班前,他忙碌了一天,心情极其烦躁,你千万别再火上浇油了。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职场如赌场,输赢全听天命;也有人说职场如战场,输赢全凭实力;还有人说职场如围城,输赢看心绪.其实不然,职场亦如舞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在职场中,上司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我们在企业中的职业线,无论是"好上司"或是"坏上司",也许我们无从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好下属"还是"坏下属".  相似文献   

8.
所谓受宠,主要指被领导器重、赏识和信任.对下属而吉,受宠是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促成领导对下属的重用,有利于下属理想抱负的实现;处理不当则容易引起他人的嫉妒,招致他人非议,恶化人际关系.现实中"因宠得祸"者并不鲜见.因此,如何面对受宠,做到宠辱不惊、自省自警,对受宠者来说是一个考验.  相似文献   

9.
正不同性格的上司往往有不同的办事风格,仔细揣摩每一位上司的性格,在与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区别对待,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才能左右逢源。1.与控制型上司的沟通技巧。这类上司具有强硬的态度,充满竞争心态,实际、果决、旨在求胜,对琐事不感兴趣,要求下属立即服从,做事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面对这类人,无关紧要的话少说,直奔主题。此外,他们注重权威,不喜欢下属违抗自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对矛盾,一般情况下,上司能力强,下属相对来说能力较弱时,上司能够孚众,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比较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1.
下属和上司     
刘澜 《决策》2009,(9):49-49
绝大多数决策者都身兼上司和下属两个角色,对他们来说有两个决策至关重要:我应该做怎样的上司?我应该做怎样的下属?要决定做怎样的上司,先要知道有怎样的下属。一般说来,下属可以分为四种:爱上司的批评者,不爱上司的批评者,爱上司的不批评者,不爱上司的不批评者。第二种下属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你做什么,他都会反对,但是并没有建设性意见提出来。第三种下属恰恰相反,是为了支持而支持,不管你做什么,  相似文献   

12.
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是依据职位的高低和职权的大小划定的。在人们的一般观念里,组织中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一定是:上司是指挥者,下属是不得不服从者。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一个人的才能发挥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上司的不器重、有力使不上、关系不协调、环境不宽松等.这类遭遇,我们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或者将可能经历.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宽松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使你更充分地施展才华的话,那么,上司对你的器重和信任更将为你获得成功提供条件和机遇。可是,如何让上司欣赏你?  相似文献   

15.
<正>"官油子",第一大特点是"下眼皮肿",眼睛专门向上看。终日里总在揣摩上司的喜好,那可真是上司哪儿痒往哪儿挠,上司喜欢吃甜他送蜜,上司爱好搓麻他点炮。对上司言听计从、阿谀奉迎,能吹、善拍、会跑、敢送。而对下属特别是老百姓则瞧不起、看不上,漠不关心、不管不问。"官油子",第二大特点是"官念"极强。他们不干或很少干工作,没什么业绩,眼睛却紧盯  相似文献   

16.
别以为职场中的新人、小人物都是被上司Hold住的,只要能力实力心力达标,下属也能"Hold住上司",而且让上司不仅离不开自己,信任自己,欣赏自己,还能提供发展的大空间.一个素质高有责任心的员工绝对是公司的一宝,即使能力上有缺陷或者做事上有不完善,也总能得到上司的认同;好的工作技巧还能起到拾遗补缺,勤能补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野 《决策》2013,(8):90-91
员工和上司就像"一根线上的蚂蚱",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聪明的下属是绝对不会跟上司较劲的,而是想方设法去与上司合作双赢。相信不论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唉!给别人打工多辛苦,当领导多好!可是,没有人天生下来就能当领导。再优秀的领导者也是从做下属中得到历练,具备了领导能力后才完成从员工到领导的跨越。因此,先要认清自己做下属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追随领导中锻炼出自己杰出的能力,具备了领导才能,领导才会发现你这块金子,给你一个发光发亮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与上司为善     
李钢 《领导文萃》2009,(23):118-122
人与人之间都有个气场存在。经营好下属和上司之间的气场尤其重要。与上司为善,便是与己为善。  相似文献   

19.
梁煦 《领导文萃》2007,(5):154-156
“不要和上司一般见识”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取其字面意思。即作为下属,你的重要性不在于你总是与上司的意见一致,恰恰相反,你看问题若能与上司角度不同,甚至面对新问题你得出的推理与上司完全相反,从而促成上司作出更为正确的决策,你才堪为上司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20.
李云 《秘书之友》2014,(9):24-24
正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有较为敏锐细致的观察,是掌握对方意图的先决条件,测得风向才能使舵。在工作中,和上司打交道时,对其眼手的观察能够让我们洞悉其内心。1.上司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这是一种不良的征兆——轻视下属,认为此人无能。2.上司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3.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属看——他在等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