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文俭 《城市》2010,(6):34-37
城市定位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取向和发展模式。城市定位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牵涉到区域各级城镇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城市定位是制定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制定城市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目前,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正确建立城乡政府权力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一体化是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城乡资源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协调发展,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石森昌 《城市》2014,(4):50-53
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的城镇化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3个方面。城市内部区县经济协调发展是构成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推进城市内部区县经  相似文献   

4.
姜爱林 《城市》2004,(3):26-28
城镇化与工业化能否协调发展事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效率的高低.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生成若干新的发展形式:城市工业化与都市型工业、生态工业与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与生态城镇化.这些形式既是协调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就这些发展形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兼并是城市发展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之一,对整个区域发展会产生极大的效应。文章从城市兼并的动力机制和类型分析入手,以昆明市为例,研究了经由行政区划调整实现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昆明市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崔寅  贾玉成  孙钰 《城市》2021,(6):3-14
工业化在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对环境承载力产生了较大影响.环境承载力水平也制约着工业化的发展质量.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其与环境承载力、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对三者的发展水平有积极作用.笔者以天津市为例,在对其工业化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与绿色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组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天津市的工业化、环境承载力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处于失调状态,提升空间较大.由此,笔者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扩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二是探索工业化、环境承载力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机制,三是加强工业化、环境承载力与绿色基础设施协调关系评估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城市》1990,(2)
城市土地开发,从狭义讲就是变农业用地为城市工商、交通和居住等用地;从广义讲就是指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它包括新城区的土地开发和旧城区的改造,即土地的重新开发或二次开发。根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的开发,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8.
罗晓娟 《城市》2008,(9):53-5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已成为当前社会建设的新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高度重视居民住房问题。稳定房价、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是事关民生、事关区域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张蕾  孙钰 《城市》2016,(11):7-10
城市副中心是一个城市的次级商业商务发展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大城市、 超大城市的人口、 资源压力,有利于推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越来越引起我国城市群建设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相关城市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化建设的关键点.笔者以天津市红桥区为例,从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旧城改造、 金融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天津市红桥区应如何借力天津西站综合城市副中心的区位优势,加快区域建设与发展.笔者认为,天津市红桥区区域建设应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机遇、 以现有城市基础设施为依托、 以西站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为保障、 以"十三五"发展阶段为契机、 以城市化发展为目标,推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李泽新  管杰  李小寒 《城市》2016,(4):60-64
新旧城区交通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四川阆中为例,在分析阆中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上,对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交通的协调关系进行探讨,提出新老城区交通衔接的发展策略,并从协调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道路设施建设以及交通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无论是优化农业、农产品结构,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还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都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不能孤立地发展,而应当处理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乡镇企业之间的关系,促其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城镇城市问题是同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交通条件密切联系的。要发展经济,就要发展城镇;要建设文明富裕农村,实现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陈为邦 《城市》2016,(7):3-4
随着一些地方区域性规划和城市群规划的开展,城市的功能定位问题成为这些区域性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这样,如何认识同一城市在不同规划中的性质和功能定位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问题。笔者以天津为例,比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描述的不同,认为,不同的规划具有不同性质、角度、视野和要求,不同的规划对于同一城市不同的功能定位,可以互相补充完善,一些大城市的城市性质,需要从国家和国际视野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3.
王光荣 《城市观察》2009,1(1):165-170
小汽车在城市和谐交通建设中地位十分重要。小汽车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协调发展,与城市道路协调发展,与交通管理协调发展,可以减少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和谐,最大限度地发挥小汽车的优势,促进城市和谐交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鹿特丹等。"十二五"期间,上海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要求,因此,处于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上海必须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分析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从集疏运体系和港城一体化角度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行政区划调整是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为实现区域或城市经济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种手段。2010年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在资源整合、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效率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城市各主体和制度创新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启示未来各地区的行政区划调整,要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最根本目标,把握调整的着眼点放到区域资源的整合上,努力实现区域管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由数量推动型向质量导向型转变是城市化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有效地转型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及推动城乡一体化实现具有指引意义.笔者通过对城市化内涵及功效的系统性分析,全面阐述论证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认为未来的城市化转型方向将是由重物到重人、 由重城轻乡到城乡统筹、 由重城市规模到重城市功能建设、 由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并据此从坚持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及完善城市功能等层面提出城市化转型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立钧  徐洪英 《城市》2016,(9):56-60
沧州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和港口城市,笔者尝试从京杭大运河和港口这两个方面研究其与沧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京杭大运河对沧州城市产生以及演变的影响;其次以黄骅港发展的三个时期作为节点,分析了港口对沧州城市空间及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后总结了这两个因素对城市未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设"生态城市"是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最佳取向,是城市向高层次发展的要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坚定持续地走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赵珊  程富花  陈新 《城市》2016,(1):28-30
笔者针对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长期以来各自为政、 缺乏协调一致性, 从而造成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诸多矛盾的问题, 从统一编制系统入手, 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 确定了三规合一的对比标准及统一原则,通过协调解决三规之间的矛盾, 避免出现原则性的差异, 有效推动三规合一的进程, 促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长林  孟颖  谢广靖 《城市》2015,(1):58-62
一、引言 城市规划通过对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商业是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服务于商业发展也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同时,商业布局规划是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是对商业发展空间的落实,是实现商业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妥善处理好商业布局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不但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商业加快发展,确保商业的发展用地需求,推进商业空间合理布局,而且能够统筹协调各种城市空间资源,确保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的实现.笔者将结合天津商业布局规划的编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