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子从指缝间不经意流逝,岁月带走光阴也收获春华秋实。二十年前,江西第一本新闻综合类杂志《记者写天下》(《大江周刊》前身)在红土地上应运而生。二十载光阴飞  相似文献   

2.
日子从指缝间不经意流逝,岁月带走光阴也收获春华秋实。二十年前,江西第一本新闻综合类杂志《记者写天下》(《大江周刊》前身)在红土地上应运而生。二十载光阴飞转弹指一挥间,《大江周刊》栉风沐雨奋然前行,在日趋激烈的新闻报刊大战中,站稳脚跟发出了高亢独特的声音,为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崛起和改革开放鼓与呼。同时,记录见证了众多江西当代杰出新闻人物与重大事件,并留下了很多珍  相似文献   

3.
日子从指缝间不经意流逝,岁月带走光阴也收获春华秋实。二十年前,江西第一本新闻综合类杂志《记者写天下》(《大江周刊》前身)在红土地上应运而生。二十载光阴飞转弹指一挥间,《大江周刊》栉风沐雨奋然前行,在日趋激烈的新闻报刊大战中,站稳脚跟发出了高亢独特的声音,为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崛起和改革开放鼓与呼。同时,记录见证了众多江西当代杰出新闻人物与重大事件,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新闻史料与影像。  相似文献   

4.
日子从指缝间不经意流逝,岁月带走光阴也收获春华秋实。二十年前,江西第一本新闻综合类杂志《记者写天下》(《大江周刊》前身)在红土地上应运而生。二十载光阴飞转弹指一挥间,《大江周刊》栉风沐雨奋然前行,在日趋激烈的新闻报刊大战中,站稳脚跟发出了高亢独特的声音,为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崛起和改革开放鼓与呼。同时,记录见证了众多江西当代杰出新闻人物与重大事件,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新闻史料与影像。  相似文献   

5.
回眸·走过     
二十年,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从1989年到2009年,从《记者写天下》到《大江周刊》,这二十年,我们有成功的喜悦,我们有失败的挫折,我们有过迷茫,也有过困惑。但是,和着时代的脉搏,踏着江西崛起的鼓点,我们和4400万江西人民一道,意气风发地走过。  相似文献   

6.
自2000年至今,我有幸参与了《记者写天下》杂志(《大江周刊》前身)、《报刊精萃》杂志和新闻业务内刊《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办刊工作。多年来的办刊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杂志具有思想深刻、文笔优美、图片精良,讲求精耕细作等多种特性。前不久有学者曾对期刊作过这样一番颇有见地的分析与评价:这是一个人们需要思想养分、知识储备、精趣滋润的时代,当报纸与网媒的快餐新闻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比网媒深、比书籍快的期刊自然成为人们的选择。当报纸的改革倾向于期刊化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期刊强大的市场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大江周刊》是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新闻周刊,是江西唯一新闻综合类主流杂志,以"主流思维多元视角百姓情怀"为办刊宗旨。《大江周刊》每月出版《纪实》、《焦点》。以关注新闻焦点、社会热点、大众生活为视角,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为广大读者提供新鲜详细的新闻故事、人物传奇、自然探索、地理风情等。  相似文献   

8.
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杂志中,《大江周刊》宗旨不变,信念不改,执著前行;市场风浪里,期刊或沉浮起伏或扬帆折桅,《大江周刊》勇立潮头,浪遏飞舟。蓦然间,走过20年,大江周刊人颇多感慨。也在周刊创办20周年的这一年,江西日报社委会委任我为《大江周刊》主编,从做报纸到做杂志,十来个月的角色转换,让我五味杂陈,让我铭心刻骨。  相似文献   

9.
动手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给在深圳的一家模特公司当经理的小唐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大江周刊》创刊20周年了,编辑部向我这个老作者约了稿,我说:"我已江郎才尽,能写什么呢?想来想去还是写写你。"电话的那一头传来小唐略带沙哑的声音,让我联想起她多年前挺直而灵动的腰肢和2002年第24期《大江周刊》引发的"模特风波"。  相似文献   

10.
读者往来     
读者来信:尊敬的大江周刊杂志社:新年好!牛年伊始,写下这封信,在给贵刊道声新年好的同时,也想向贵刊反馈一些我读完《大江周刊》改版后的感想。新年伊始,就收到了我订阅的大江周刊杂志,俗话说新年新气象,大江周刊全新改版后的第一期《大江周刊焦点》杂志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大江周刊》是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新闻周刊,江西唯一新闻综合类主流杂志,以"主流思维多元视角百姓情怀"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2.
《大江周刊》是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新闻周刊,江西唯一新闻综合类主流杂志,以"主流思维多元视角百姓情怀"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3.
《大江周刊》是江西日报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新闻周刊,是江西唯一新闻综合类主流杂志,以"主流思维多元视角百姓情怀"为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周剑周诗梦报道:7月15日,江西婚庆史上首次"百对新人空中婚礼"活动开始正式接受新人报名。自6月11日活动全面启动以来,"空中婚礼"瞬间点燃了来自全国各地新人的浪漫激情,网上预报名和电话咨询一直不断,百对新人招募和招商活动一直在火热进行中。本次活动由江西日报社《大江周刊》杂志社主办,《大江周刊》喜庆工作室和南昌玫瑰婚典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周剑周诗梦报道:7月15日,江西婚庆史上首次"百对新人空中婚礼"活动开始正式接受新人报名。自6月11日活动全面启动以来,"空中婚礼"瞬间点燃了来自全国各地新人的浪漫激情,网上预报名和电话咨询一直不断,百对新人招募和招商活动一直在火热进行中。本次活动由江西日报社《大江周刊》杂志社主办,《大江周刊》喜庆工作室和南昌玫瑰婚典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6.
坚守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守真实,是新闻人的神圣职责。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记者写天下》杂志参与办刊的经历,最感欣慰的,是在条件局限的情况下,坚持了期刊内容的真实性;最感劳心费力的,自然也是为坚守新闻真实而战。  相似文献   

17.
自201 1年1月号大江周刊《焦点》刊登深度报道《鸟语下的乡村乱象》后,在社会各界引起极大反响。近日来,不少当地人士纷纷致电本刊,称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鄱阳县民政局和古县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派人到高源村调查了解情况,并对高源村乱象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事情果真如此吗?3月30日下午,本刊记者再次来到鄱阳县古县渡政府,采访了该镇党委金副书记,金副书记告诉记者:《鸟语下的乡村乱象》一文  相似文献   

18.
心牵意连     
在《大江周刊》创刊20周年之际,我翻阅已装订的杂志,启开已封存的记忆,感悟到我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蕴藏一个故事,一段情怀,一点启迪。作为作者投稿的第一篇文章是《江南神眼》。文中的主人翁是全省自学成才标兵,写的主要内容是他独  相似文献   

19.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定点发行展阅单位~~  相似文献   

20.
美国战地新闻记者大卫·哈伯斯坦1934年生于纽约市,195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0年入《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1962年成为该报驻越南西贡特派记者。哈伯斯坦与《时代》周刊等一些年轻记者,受过高等教育,没有世故,对南越政权的实质有具体的认识,认为美国在卷入一场没有前途和结果的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