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宗羲的《孟子师说》、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焦循的《孟子正义》、康有为的《孟子微》是清代《孟子》义理学的代表。它们重点关注人性论、理气论、理欲观、仁政论;显示出借《孟》言志、作而不述,驳宋批朱、撼动权威,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等特点。其释《孟》的学术指向、著述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孟子师说》乃“心一元论”之重镇,反程朱理学之先锋;《孟子字义疏证》是中国古代“气本论”之总结者,“理欲统一”论之力辨者,“知即善”之倡导者,是击程朱理学之利剑;《孟子正义》是历代申发孟子性善论之最用力者,也是成就极高、极具特色者;《孟子微》是维新之论,是让圣学“经世”之代表。  相似文献   

2.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岐《孟子章句》,一申其义,二补其注,三正其误,四存其疑。申赵而不盲从;补赵盖属必要之处;正在要处,正之有据;不能断其是者,存疑待考,学风可推,乃清代“新疏家模范作品”。  相似文献   

3.
钱大昕作为清代著名学者,不仅在史学、语言文字学、历算学、校勘学等诸多领域成果丰硕,而且在金石考据学方面也是成就卓著。在其有关著作中,钱氏详确地阐释了诸多深涩难懂的金石文献的文本意义,归纳并揭示了多项金石文献的行文惯例,考察并说明了某些重要的金石文献的真伪与完缺,并进而利用金石文献的考索成果,补正了传世典籍的阙误。他的学术成果与研究方法推动了清代金石考据学的长足发展,对后世的学术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乾嘉考据学是清代学术的代表,重视文本考证研究。清代庄学在学风精神、治学方法及治学路径上都受乾嘉考据学的影响,出现了一股考证风潮。清代学者主要从辑佚、校勘、训诂、音韵、辨伪等方面对《庄子》文本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受乾嘉考据学自身属性和清代社会发展形势等因素的制约,清代的《庄子》考证稍后于乾嘉考据学的发展,二者的进程表现出不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孟子注疏》是见于著录的北宋第一部《孟子》注本。《孟子注疏》虽题名为孙奭所作,但据前人研究,此书是假托孙奭之名的伪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考证,认为前辈学者仅凭屈指可数的例子,就断然判定《孟子注疏》不是孙爽的作品,有些底气不足。指出关于《孟子注疏》的作者问题,除非有更为直接的过硬材料,否则只能存疑。以现有的材料为依据,无论说《孟子注疏》是孙奭的作品或不是孙奭的作品.理由都显得不够充分。另外本文对《孟子注疏》在《孟子》学史上的价值与影响以及孙奭的《孟子》研究成就也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考据学派是清代《诗经》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奉行"由小学以得《诗》旨"和"求古与求是"的《诗》学宗旨,在《诗经》语言文字的考释、名物典制的考证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部分学者能以文本之意为最高阐释原则,从而为《诗经》由经学阐释走向文学阐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沈素珍 《东方论坛》2010,(4):54-56,93
《孟子》中的荣辱观丰富而深刻。该书对"仁则荣,不仁则辱"、"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无耻之于人大矣,……无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等的论述非常精当,发人深省。研究挖掘《孟子》中的荣辱观,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调元是清代四川著名学者,其著作《逸孟子》一直未被学界所重视,此书的整理文献较少。经过对《续修四库全书》中《逸孟子》的整理,从作者、写作缘由、文章结构、文章内容等方面对《逸孟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借以发现其文学价值。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逸孟子》中的文段与《孟子》一书中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对《逸孟子》的文本进行概述,并肯定了《孟母传》一章的文学价值。通过对《逸孟子》与《孟子外书》的关系分析,阐明了《逸孟子》在孟子逸文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清代经学昌盛,从义理、考据层面研究《孟子》者众,硕果累累。同时有一批学者打破常规,专门研究《孟子》之辞章,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牛运震是清代较早倾力于《孟子》辞章学的学者,其《孟子论文》从文法章句、语言修辞、论辩技巧等角度,全面观照、全方位审视《孟子》的文学成就。评点精准,见解独到,影响深远。同时留有重微观点评,轻宏观评述的缺憾。  相似文献   

10.
《孟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典范之作,《孟子》一书在思想性上优于《论语》之处,主要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民贵君轻”观点的确立。就艺术性而言,《孟子》一书长于譬喻,语约而意尽,论辩气势磅礴,技巧高超,此皆为《论语》所不及。《孟子》一书的成就,既归因于孟子本人的气节和抱负,也得力于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相似文献   

11.
清代诗学具有著述数量多、分布密、集成性、地域性、重史、主学及探究谱式作法等基本性质。列出相关的清人著述,勾勒出清代诗学总貌的同时,也向读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份最基本的清代诗学书目。  相似文献   

12.
就清代考据学的成因、勃兴、方法及著名学者考据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对清代考据学研究方法作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浙江图书馆藏清人黄图珌《栖云石》、夏秉衡《八宝箱》、王廷鉴《梅影楼》传奇和无名氏《照胆镜》杂剧为稀见之曲作。前三种虽有学者在著作和文章中涉及,但真正读到原作的极少;后一种未见任何曲书记载。《栖云石》的情节和主旨与《牡丹亭》类似,完成于乾隆六年(1741)。清代小说《风流悟》与此剧情节相同,姚燮《复庄今乐府选》选录其15出。《八宝箱》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题材来自于冯梦龙《情史》,姚燮《复庄今乐府选》选录其5出。抄本《梅影楼》取材于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至咸丰三年癸丑(1853)之间的实事,剧叙徐夔妻刘怡青在太平军入鄱阳城后跳井殉节事。抄本《照胆镜》4出,与清初朱云从《照胆镜》(已佚)传奇情节不同,叙明陈钺妻妾事。此剧当作于道光朝或其后。  相似文献   

14.
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焦循《孟子正义》是清代考证学的代表作之一,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由此可以窥见清学作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概貌及其兴起、繁盛的原因。清学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当代借鉴,启示着我们正确看待学术与实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处理好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繁荣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桂文灿《论语皇疏考证》是晚清时期考证皇侃《论语义疏》的重要著作。作者证其所长,考其所短,并对异文加以考订,体现出博采兼收、考证深入、实事求是的考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清人别集浩如烟海,整理不易。清代作家散在集外的诗文作品,数量既多,情形也格外复杂。为清代作家辑佚,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和长期的任务。即以陈衍、谭嗣同、溥儒这三位晚清名家而论,他们也都有不少集外诗文,因此特将其厘为一束,并加以相应的考订与申说。  相似文献   

18.
明中叶学术界兴起的考证之学,迤逦发展至清代乾嘉时期而蔚为大国。这期间经历两个阶段:(1)从求博到求真。明代考证学以博奥夸耀于世,实事求是之意不足,而哗众取宠之心有余。入清以后,学者鄙弃明人治学的浮嚣之气,考证之学转向求真。(2)从求古到求是。清代乾嘉时期的学术,有吴派和皖派之分,吴派稍早于皖派,其学标榜“求古”,唯汉是从。皖派不以为然,治学主张“实事求是”。清代学术的思想理论性不如宋明之理学,但亦自有其特色。本文重点分析了戴震“以情情”的思想意义,以及“由词通其道”的治学方法,同时对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方法论作了分析与检讨。  相似文献   

19.
江苏连云港市博物馆藏有《清授光禄大夫沈公雨人墓志》,墓志记载了清末民初连云港海州地区的著名实业家沈云沛家世生平、性格仪貌、仕途经历等,通过梳理相关内容,为研究志主及其沈氏家族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