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宋同汉、唐及北宋一样,均属于封建皇帝集权专制的朝代。可是,与汉唐北宋相比,南宋宦官权势明显削弱。这一历史现象值得重视。鉴于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揭示不够,本文拟就其原因、表现及程度,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 在通常情况下,宦权无非是皇权的附属品。为什么在封建皇帝集权专制的南宋时期,宦官权势反而削弱了呢?我们认为,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所促成。 首先,两宋之际宦官势力接连遭受惨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两代,宦官祸国最称惨烈,都导致一代王朝的覆灭。明在汉、唐之后,太祖朱元璋以严驭宦官著称,原本可以避免宦官之祸,但事实上却重蹈覆辙。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大明朝的兴与亡,都同朱元璋有某种扯不断的关系。这也就牵涉到了明太祖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北宋政风与积贫积弱仝晰纲北宋王朝与中国历史上其它王朝相比有明显的不同特征,兵虽多而积弱,粮虽足而积贫,国虽治而不振,这一特殊现象与政风腐败不无联系。本文试对北宋政风之特征、成因及其与“积贫积弱”的关系略作论述。一北宋政风之腐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4.
汤开建著《党项西夏史探微》一书于2005年6月由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西夏王朝自元昊于1038年称帝建国至1227年遭蒙元所灭,历经近200年,曾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宋、辽、金王朝相抗衡,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少数民族王朝。然而,所存文献资料稀少,即使近如元人  相似文献   

5.
北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斗争异常激烈的时代。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以及湖广川黔少数民族的进犯与启衅,时刻威胁着北宋王朝的生存与安全。因此,北宋自太宗以后,民族矛盾尤其是“边患”问题就成为最高统治集团所最感棘手的问题。到仁宗时,情况愈益严重。作为正统儒家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司马光,面对国家这种危难局面,不得不考虑这一严重现实问题。他在认真总结历史上有关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处理中央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主张。现将有关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北宋、西夏政权长期对峙中,北宋王朝对黄河的军事功能颇为借重,并在黄河沿线的兵力部署、防凌和打凌等活动中多有体现。这种军事战略的运用,客观上为北宋王朝防御西夏发挥了一定的有效作用,成为其整体对外军事防御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这一战略也充分暴露出北宋王朝对外斗争中的软弱性,为宋夏斗争的长期开展带来一定弊端。  相似文献   

7.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称雄在黄巢起义失败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黄巢起义、藩镇割据、宦官之乱、朋党之争使光辉灿烂的唐王朝终告崩溃。继之而起的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又一个动乱的时代。杨师厚就是唐末五代社会巨变中,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枭雄,后来成为朱梁王朝的股肱之臣。杨师厚对朱梁王朝的兴衰成败和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至关重要,他在推动朱梁王朝的建立,稳定朱梁王朝的统治、平定朱梁王朝的叛乱等方面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杨师厚在朱梁王朝的兴起、发展、巩固、覆灭过程中的作用等都做了具体分析与探讨,并力图厘清唐末五代之际的历史发展走向及其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北宋河患与治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一朝,河患最烈,167年的历史,河决河溢的年份就有73个,河道四次迁徒,形成了有史以来的二股河。黄河对北宋一代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刻影响,河患加重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形势,强化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治河成为北宋王朝的基本国策。笔者不揣鄙陋,对北宋河患与治河作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9.
刘新华 《理论界》2005,(1):203-203
有唐以来,自太宗至玄宗天宝初年,社会较稳定,经济上呈现了繁荣景象。但随着宦官的逐渐干政、专权,导致政治的更加混乱和黑暗,导致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本文论述宦官干政对安史之乱及唐后期衰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国家纸币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魏永理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北宋王朝发行的官交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纸币。(一)中国国家纸币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为什么交子不是产生在北宋京城所在地的中原河南,而产生在西南的四川呢?宋代承袭了五代十国时铜...  相似文献   

11.
有唐以来,自太宗至玄宗天宝初年,社会较稳定,经济上呈现了繁荣景象.但随着宦官的逐渐干政、专权,导致政治的更加混乱和黑暗,导致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本文论述宦官干政对安史之乱及唐后期衰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宦官与江南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的危害、影响是颇为深广的。清代乾隆年间的史学家赵翼曾经指出:“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其实,作为已属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明代,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高度发展,皇权的大肆膨胀,附着于皇权腐朽肌体上的肿瘤——宦官,也恶性膨胀起来,他们的手几乎伸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所有领域。万历、天启年间,更达到空前的地步。近几年来,随着研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的深入展开,史学界对宦官史的研究,渐趋活跃。对于明代宦官的概貌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破坏,我们曾经作过一点粗浅的探讨。这里,我们拟就明代宦官与江南经济的关系,再作一点初步的考察,看一看宦官对经济发达地区,究竟起了何种历史作用?从而有助于剖析在封建专制主义集权的时代,中央王朝对经济命脉所在地区实行的国策,及其特点和对经济调节的某种规律。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在行文中,个别地方,我们有时越出明代江南特定的地域范围,引用了在比较广义的概念上江南地区的某些史料,这仅仅是为了论述比较方便而已。  相似文献   

13.
李强 《江淮论坛》2011,(1):175-180,71
杨亿是宋初著名诗人,他作为“盛世符瑞”出现在北宋历史上。不同于一般的“神童”,杨亿把握住历史机遇.用自己的“神童”传奇资源和文学影响力,开创了大宋王朝新的文学时代。杨亿和他的馆阁同事们倡导的“西昆体”诗歌样式,迅速风靡了当时的大宋文坛,成为大宋王朝自己第一个流行文学样式.“两昆体”诗风的形成,顺应了南北文化融合的历史趋势,也体现了统一王朝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金明池作为北宋著名的皇家园林,逐渐淡化了最初的军事意义,转变为天子与民同乐的场所,其繁华成为了王朝帝国昌盛的象征,在北宋文人的歌咏中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涵义。等到南渡之后,实体的金明池随着王朝的消亡渐成废墟,而它却在南渡宋人对故国的追思歌咏中鲜活再现。这些记载金明池的诗歌作为城市文学的一种,在"文学表现并再现城市"这个角度上,一方面再现了北宋东京的情态,另一方面因文人加诸于此的涵义赋予了消亡在历史中的东京以永不褪色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汉王朝发展到后期,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外戚的专横,宦官的擅权,地方官吏的凌虐百姓,使得社会政治陷入极度的动荡不安之中。广大的农民群众忍受不了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于是不断起义,与地主阶级进行生死博斗,终于发展成为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的黄巾大起义。黄巾起义摧毁了外戚和宦官更迭把持着的东汉政权,为曹操的建立霸业创造了条件,而社会上浮现出这一批热衷于政治的文士,也为曹操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在韩愈文集中,《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以下简称《序》)并非优秀之作,为什么值得特别一提?这就涉及到有关韩愈的一桩千古奇冤了。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与藩镇两大祸患,与李唐王朝的命运相始终。因此,对宦官擅权与藩镇叛乱的态度,是当时考验人们政治立场的试金石。对于叛镇,韩愈态度明朗,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分裂割据,强调国家统一,维护封建中央集权。在元和年间平淮西军阀吴元济的战争中,韩愈的所作所为就是明证。关于这一方面,除个别人外,历史早有定评。但在对待宦官问题上,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一  相似文献   

17.
北宋亡国与权力膨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宋绝非落后挨打,实因极度腐败而亡国.其根源在于北宋开国初期所建立的一整套权力制约体系全面崩溃,宋徽宗手中的皇权以及以蔡京为代表的外朝和以宦官为代表的内朝权力恶性膨胀井恣意滥用.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126-135
唐末五代,新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而传统的贡献制度也应时而变,买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买宴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并在五代时期大行其道。买宴的主体是方镇,朝臣也一度参与其中。后周太祖时期,中原王朝内部的买宴,随着方镇力量的衰弱而最终消亡,而中原王朝与南唐间的买宴,却在后周世宗征淮南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后周、北宋与南唐外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买宴的背后,涉及了较多的中原王朝与方镇、中原王朝与属国这两组政治关系的维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经济史切入,从侧面考察唐末五代政治史的不错视角。  相似文献   

19.
<正> 北宋王朝(960—1127),从它建立开始,便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问题。北方的辽(有时称契丹),西北的夏(习惯上称西夏),经常侵扰边境,不断发生战争。在这些战争中,北宋虽然有上百万的正规军,又是当时最富庶的国家,但却不能取胜。它不仅不能打败辽国,就是对仅占有数州之地的西夏也招架不住,一败再败。在以往有关北宋对外战争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西夏政权的性质问题,史学界在认识上出现了几种观点,有的人认为西夏是“地方割据政权”;有的人认为西夏是“民族政权”;有的人认为汉民族可以建立王朝,党项族也可以建立王朝。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党项族早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早已归附了代表当时中华民族的大多数的汉民族政权,并纳入了当时统一的版图。北宋中期,李元昊煽动党项族勾结契丹,从北宋王朝分裂出去,背离中华民族大家庭,另建西夏政权。用巧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西夏政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分裂叛乱集团。要弄清楚西夏政权的性质,必须客观地去追溯党项族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