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云梦学刊》2001,22(6):119-120
分析了移动动词前的「て」与「に」的用法。指出「て」也可用于表示目的,并指出它与「に」用来表示目的的时二者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移动动词前的「て」与「に」的用法。指出「て」也可用于表示目的,并指出它与「に」用来表示目的的时二者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3.
再谈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3,16(2):56-58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或代词的后置定语。然而 ,它有时又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翻译定语从句时 ,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发现其与主句的逻辑关系 ,译成汉语的相应结构作名词或代词的修饰语 ,或译成汉语的偏正复句的一个分句或状语 ,或译成汉语的一个独立单句、并列复句的分句等  相似文献   

4.
连接词广泛应用于俄语复句中,起连接主句和从句的作用;而它在单句中的句法功能常被忽略。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试图对连接词在俄语单句中连接比较短语、同位语、同等成分、插入句等的句法功能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论《马氏文通》的复句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对“联读之句”和“舍读而独立之句”的分析 ,认为这就是马氏用“句”“读”两术语分析汉语中对应于“泰西文”之“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句式。“句”相当于“泰西文”之“主句” ,“读”相当于“泰西文”之“从句” ,这已肇后世复句句法研究之先河 ,因而《文通》一书是具有“复句观”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语体的基本特点是概括的抽象性和高度的逻辑性。带说明从句的主从复合句通常有两个分句组成,主句有表言语、认知、评价等意义的主导词,在结构和语义上不完整,从句由说明连接词或联系用语引出,用以说明主句的主导词,填补主句的句子成分,或者揭示主句指示词的内容。由于说明从句能准确明白地表达不同的意义和关系,被大量地运用于科学主体中。因此,说明从句作为一个句法单位,在研究俄语科学语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日语助词「は」和「が」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很难掌握的语法点。它的表现方式和用法复杂,汉语中又没有「は」和「が」对应的用法区别,这都会成为日语学习者难以掌握其用法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除此之外,中国的日语教科书一般都没有比较系统地说明「は」和「が」的各种用法及区别,这也会成为日语学习者难以掌握其用法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三套比较有代表性的日语教科书,找到其中的问题点,从而提出开设关于「は」和「が」的专题讲座并详细介绍讲座的顺序和内容,旨在达到使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掌握「は」和「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日语动词「かける」是日语动词中比较难掌握的动词,而且是一个典型的多义词。根据《日汉大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的统计,「かける」具有50个含义。「かける」的日语原始词根为「か」,「か」的混沌含义表示相交或者反复。其同源动词的基本含义里一般都包含有相交含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日语动词「かける」的多义构造,具有典型的指导意义,使初学者能够对本动词的语义特征与用法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确定有主句的子系统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主语角度,一是谓语角度。从主语角度看,能作主语的语法单位有代词、名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名词和名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同位词组、“的”字词组、数量词组、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等等,因为主语一般是传达旧信息的,情况比较简单,因而从这种角度所作的分类对我们提纲挈领地把握汉语无限丰富的句子没有多大的帮助。从谓语角度看,能作谓语的成分有两类,一类是词或词组,二类是传统语法的分句共主语的复句。名正方能言顺,我们可以把谓语属于第一类的句子叫做单谓语句,把谓语属于…  相似文献   

10.
杨学江 《学术探索》2012,(11):138-141
本文依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对「モノダ」前接词及主题等,借助语料库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其本来意义及引申语意、语用前提,侧重探讨「モノダ」各语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指出了「モノダ」语用条件、表现形态和主题、前接动词属性,完善了对「モノダ」的认知,对其语意分析应进一步细化,便于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11.
英语的从句在英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的从句是不是句子?从句与英语句子的区别是什么?从句如何充当语法成分?这些问题都涉及了怎样认识英语的从句。在此就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区分了从句的本质是取消了独立性的句子和功能是在主句中充当成分,并给予哲学分析。进而对英语从句进行形式化的处理。这就把单一的从句问题从两个各自分开的层面来分析,实现对英语从句更加具体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关于英语中的“否定转移”关孜慧《当代英语语法》和《新编英语语法》等书均指出:当think,suppose,expect这类表达猜测判断动词后面的that从句有否定意思时,要把主句动词变成否定式,也就是把宾语从句中的否定转移到主句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相似文献   

13.
面向信息处理的“一标三句式”复句层次关系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句层次关系识别对计算语言学句法分析和复句信息工程意义重大。为解决关系标记显现不充足给复句层次关系识别所带来的困扰,需要充分挖掘可供计算机理解的复句关联的形式化句法语义知识。研究探讨分句主语指称一致性和谓语语义相关性对分句语义关联的影响,并深入分析4种联结模式的"一标三句式"复句的句法语义特点,可总结提取了9条层次关系判定规则,以此为复句层次关系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朝语接续词尾是运用频率比较高、所表达的语法内容又比较丰富的一个词尾。从其语法作用看,虽通常只是作单句中谓语前或主句前的状语,但其表达的语法意义却十分丰富,既可构成单句语义结构中的某一语义单位,又可构成复句语义结构中的某种逻辑层次。对翻译而言,这种语法作用单一而表义功能活跃的句法现象,往往是原文结构翻译中一定难度的因素之一。由于朝鲜语接续词尾()的不同用法,对所构成的状语翻译也可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费惠彬 《学术探索》2006,(2):133-137
本文从分析《「は」と「が」》(《は和が》)入手,探讨汉日话题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一苍梧史称舜崩苍梧之野。司马相如曰:「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是苍梧在上林东,并不指湖南零陵为苍梧也。方与纪要:河南内乡县西南百二十里,有丹水城,南去丹水二百步。范汪荆州记曰:「丹水县,尧子朱所封,亦曰丹朱城。」山海经谓舜与丹朱葬相近恐苍梧当近此。淮南修务训:「舜南征有苗,道死苍悟。」文选注引六韬:「尧与有苗战於丹水之浦。」吕览召类:「尧战於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淮南兵略训同。论衡儒增:「尧伐丹水。」又恢国:「尧有丹水之师。」是古谓三苗在丹水,舜征有苗留葬苍梧,必舆丹水相近。后人谓有苗在洞庭已误,亦豈有南征洞庭,而道死道州零陵之理左哀四:「楚右师军於苍野。」杜预注:「苍野在上洛县。」水经注:「丹水自苍野东历菟和山,疑苍梧之野即苍野,在今陕西商县东南,菟和山西境,故司  相似文献   

17.
虚拟语气是英语中比较常见的语法现象,有些表虚拟语气的句子,大家比较熟悉,如:带if的非真实条件句,suggest,demand,order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wish后的宾语从句。下面介绍的是几种大家不太熟悉的虚拟语气,让大家对虚拟语气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一、含蓄条件句和含蓄结果句。有时在非真实条件句中,只有表示假设愿望的条件句,没有主句,但主句的意思可以猜测出来;或者只有表示结果的主句,没有条件句,但条件句的意思也可推测出来,这样的句子就是含蓄条件句,含蓄结果句。如:a.Ifonlyhedi…  相似文献   

18.
朝语接续词尾是运用频率比较高、所表达的语法内容又比较丰富的一个词尾。从其语法作用看,虽通常只是作单句中谓语前或主句前的状语,但其表达的语法意义却十分丰富,既可构成单句语义结构中的某一语义单位,又可构成复句语义结构中的某种逻辑层次。对翻译而言,这种语法作用单一而表义功能活跃的句法现象,往往是原文结构翻译中一定难度的因素之一。由于朝鲜语接续词尾的不同用法,对所构成的状语翻译也可总结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读“古蜀国为蚕国说”的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朱逖先先生「古蜀国为蠶国说」一文,载进事新报学灯第四十四期主张古代蜀之称蜀实以蜀国蠶业发达故也。而「蜀」舆「瑟」古谊本同。但区区所见,未能与朱先生论旨一致爰仿古人献疑之例提供管窥以就正于当代通人。朱先生若肯赐以指教尤欣幸焉!朱先生所攷证者为古蜀国其所谓「古」当指秦前之蜀而言。惟欲证成此论须根据两汉或其以前之记载始足坚人之信。此犹论殷商事应据甲骨卜辞;论孔子事,应据论语也。乃一核朱先生所据以证蜀地有蠶业者,一据常璩华阳国志言:「蜀侯蠶业。」二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谓:「相传蠶业始教人养蠶。」三引宋黄休复茆亭客语谓:「蜀有蠶市。」以千载后所记载之传说与情况而谓古代或即如此将传说之虚妄与夫时间上之隔离及变遷,尽行忽略;殊觉其所论之未能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形的角度对比了中日"手"语义派生的特点,发现汉语"手"主要是以语素的形式进行语义派生的,而日语是以语素和词两种形式进行的。由于日语是黏着语,后面附着「に」、「を」等助词可以组成各种灵活多变的惯用形式,加之汉语词汇的大量引入,使得日语「手」的语义有词和语素两种派生方式,由此扩宽了语义派生的领域,大大增加了语义派生的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