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原因,也和大学生本人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意向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方面还存在脱离现实、期望值过高、忽视社会需要的问题,在求职意向方面存在就业起始薪酬预期偏高、就业方向过于集中等问题.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全程性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拓展就业渠道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某些基本职业能力不认可、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研究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用人单位和职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有较大认同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企业等用人单位使自己的企业发展和大学生个人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主动投身实践锻炼,职业指导教师要尽早地全程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合理就业.  相似文献   

3.
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必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全面提升外语技能和职业能力,客观、科学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辨证思考大学生就业中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全面分析形势,更好地开展工作.作者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工作中的问题等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因素很多,其中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塑造不可忽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就业观念、就业行为有较大影响当前应合理利用家庭因素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以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湖北省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为样本,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少数民族聚居生源地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总体评价.结果认为:就业观念落后、就业选择面窄、就业观念不成熟、过分偏重对地域及单位的选择、对就业不够重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真实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掌握大学生就业观念及意愿,有效地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本文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在校生问卷调查所得资料为研究依据,进一步探索转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观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通过相关调查得到以下启示:独立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对在校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要进一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现就业教育的全程化、系统化;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由于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等原因,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各高校应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市场需要的对口人才、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等,来破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9.
以辽宁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现状进行质性研究。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就业障碍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均有影响。高校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和到家乡就业创业,找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精准就业帮扶关键点,官方媒体要加强舆论导向。只有高校、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和家庭多边协调,才能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解决观念问题着手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新世纪以来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从大学生就业的诚信观念、责任观念、自立观念、职业发展观念、团队观念和创新观念的角度进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