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佛系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现象的新动向,是社会价值观多样性的一种体现,主要通过佛系话语、佛系心态、佛系文化、佛系青年等方式呈现了青年价值观的迷失与困惑,使青年一代背离了主流价值取向,消退了健康青年心态。同时,佛系现象会导致理想青年角色的退出,以及社会结构功能的蜕化。因此,应结合青年一代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为指导,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培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方式、建立长期的价值观引导机制,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指引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艳萍 《阴山学刊》2008,21(4):88-93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引起主流价值观的震荡。在价值冲突处境下,过去的主流价值观面临困惑和不同的路径选择。事实证明,在全球化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过去的主流价值观依然有其存在的客观根据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是对主流价值观的系统创新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主流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以及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而文学素养的养成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主流价值观,有助于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对于他们健康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力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数以亿计的独生子女人口,独生子女在高校中的比例已经超过非独生子女。文章基于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系统梳理了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培育路径,认为独生子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前置性工程,应该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形成一股教育合力,为其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主流价值观折射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共识。青年作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对主流价值观基本予以认同,但部分青年对主流价值观存在认同危机,教育方面存在弊端、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青年自我意识的过分强化是产生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增强当代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就要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优化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引导青年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侵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使各种非主流、非传统的边缘化价值观通过网络这一平台扩散和蔓延,深刻影响和侵蚀着青少年网民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边缘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探讨了边缘化价值观在互联网上扩散的原因,认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网络思想教育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引导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7.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和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高校社科管理制度基本上是沿用了自然科学科技管理的量化指标管理体系,主要考核社科成果对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的影响,往往忽视了社科管理的伦理特性,文章通过描述社科管理研究现状、确定了社科管理的伦理内涵,从管理伦理学角度探讨高校社科管理人员伦理道德因素对科研的影响,提出社科管理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和树立先义后利,公众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实现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每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学术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拓宽和深化,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进行概括与提炼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变迁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9.
方鸿志  倪海 《理论界》2007,3(12):211-212
人生价值观决定人生价值的总目标。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复杂化态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误区。客观形势、社会大环境也向高校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现状,运用科学理论,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于霜丽 《理论界》2006,(7):154-155
全球化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等方面。总体而言,他们的价值观主流上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有些动摇的倾向;在人生观方面存在着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在道德观方面存在着集体观念淡薄的倾向;在科学观方面人文精神略显不足。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主导价值观教育,找准高校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不断净化社会大环境,才能更好地帮助高校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传媒界一直在奋战,尤其以央视的《新闻联播》、各省市卫星频道的电视新闻节目为主宣传阵地。然而,这种“主色调”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当今受众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受众主动性、积极性日益提升的形势下,显然难以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消息类电视新闻“单兵作战”的策略,强化电视新闻杂志节目、评论节目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与社会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加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功利"概念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西汉时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使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成为主流,功利概念便随之湮没,自宋代开始,它才重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事功"概念.近代以来,西方功利主义的传入,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功利"概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矛盾性的现实出发,在人的本质要求、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以及社会共同体的存在与发展的需要等几个层面上,论证了社会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一般性质及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4.
幸福观是多元的,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幸福观也不同。指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幸福观,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诚信友爱的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正确对待享受的态度等途径,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幸福观深入人心。使之成为大学生当中的主流幸福观。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具有时代性。社会结构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主流价值观的转变 ,相反 ,价值观的转变也会对人们的政治行为、经济活动及社会关系产生影响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作为价值观发展的新阶段 ,全球价值观扩展了人类价值观的视野 ,把人类、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纳入价值变趋的方向范围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调节的主要内容 ,以谋求“人—社会—自然”这一有机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西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的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封建等级教育和政治伦理教育。通过统治阶级与汉代学者的一系列开创性努力,西汉社会风气较秦朝有了较大改变,为国家稳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科学、合理的成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当代青年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分析了青年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青年应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萍  杨珍妮 《中州学刊》2015,(3):94-100
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引发了人们多元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除了反映人们对于社会变化的认知、态度、情绪,也反映相对来说更为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应然"的原则和目标对自发的社会心态进行自觉地调节和规约,引领着人们的理想追求、社会认知和行为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心态的导航器,必须增强自身的理论创新力、包容力、渗透力、辨别力、教育力和利益疏导力,达成全民的价值共识,才能实施对多元社会心态的有效引领。  相似文献   

19.
苏伟 《天府新论》2004,1(3):9-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价值观倾向仍是功利主义,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对社会道德有双重影响,不能成为主流价值观;必须解决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四方面论述了在市场经济下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