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淮河花鼓灯展演过程的细描和考察,指出表演艺术、公共事件、即兴表演、诙谐喜庆是花鼓灯的四个主要艺术特质.针对花鼓灯研究在范式研究和理论更新上的相对滞后性,期许以表演论和身势学视角分析可以部分地推进民间展演艺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出场学研究10年来,基于"方法论自觉",深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深描理论的创新范式及其图谱,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逻辑。以范式研究中心为基地,研究团队不断扩大,学派气象日渐形成。深度考察各个范式如何以差异方式创新理论,创新转换马克思主义学术图景,更准确地描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学术史的本真结构,把握创新理论逻辑,成为出场学研究与范式研究中心的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亟需更进一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不断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实践价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形态学”研究中,我们决不能仅仅根据文本解读就作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一劳永逸的结论。我们不能将在特定的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中形成的文本结构奉为永恒经典。我们不仅需要深刻地解读文本意义、把握文本理论结构,更重要的是要深度考察文本赖以出场的历史语境和路径。文本意义、文本理论形态实际上只不过是出场形态,是受出场语境和出场路径决定的。既然历史语境和出场路径发生了时代变迁,那么,就应当产生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场形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仅表现在理论主题和理论内容上,也同样表现在理论形态的变化上。正是后者, 召唤马克思主义形态研究的出场学视域。 相似文献
5.
理论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本文认为,政治研究应采取出场学研究方法,在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根本问题的基础上推进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本质含义的理解,认为交往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而物质生产性交往实践具有基础意义.物质生产性交往实践所产生的物质利益关系是社会形态分类的基本标准,它决定了特定社会所适合的政治模式.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就是要在正确指认当代中国社会类型的前提下去探索适合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6.
花鼓灯灯歌作为我国民歌的特殊形式,它的审美意象是挖掘花鼓灯艺术文化特质的重要凭藉.灯歌意象以丰富的审美内蕴和独特的组合规律凸显了花鼓灯在艺术整体上的刚柔相济、刚胜于柔的风格特征,体现了花鼓灯文化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 相似文献
7.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6)
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因何可能、怎样成真的充要条件和自洽理据,首先需要深刻反思与解答三个重大时代问题:第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成为对21世纪资本创新逻辑最新动态和总体结构深刻批判的科学理论;第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基于对21世纪资本创新逻辑造就的新历史场域、场景的批判分析而指明的21世纪后资本道路的重新规划与实践;第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基于对21世纪新全球化时代历史场域、场景的批判分析,指明有关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和全球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的建构。在更深层次上,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出场学逻辑:坚持当年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则,发展21世纪资本创新逻辑批判理论;坚持《共产党宣言》的唯物史观和后资本道路规划原则,发展21世纪唯物史观并重新规划和实践21世纪后资本道路;坚持马克思世界历史原则和东方道路思想,发展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球马克思主义,就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更是其当代使命。 相似文献
8.
花鼓灯灯歌作为我国民歌的特殊形式,它的审美意象是挖掘花鼓灯艺术文化特质的重要凭藉。灯歌意象以丰富的审美内蕴和独特的组合规律凸显了花鼓灯在艺术整体上的刚柔相济、刚胜于柔的风格特征,体现了花鼓灯文化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 相似文献
9.
10.
论社会和谐理想的教育构建:现实问题与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新阶段,按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本文从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来把握其基本内涵,从宏观到微观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深远的四大失衡现象,并提出了按和谐社会理想构建教育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1.
12.
人类历史上曾提出和谐六大空想提案,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和谐提供了科学理论.和谐是一个庞大而严密的系统性工程.为避免建构和谐之路遭遇挫折或失误,发展生产力,以人为目标指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社会化、国际化、系统化进程,是推进中国和谐社会深入发展的根本路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革的进化模式和革命的模式都曾作为现代化方案在20世纪中国现代化舞台上轮番上演,均对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化路向不能凭空产生,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路向时应注意到历史的连续性,兼顾创新与保守,所以解决中国现代化路向不假外求,应以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既有业绩为起点,不能忽视作为今日中国"现代化传统"的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前人的现代化观念. 相似文献
14.
播布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是目前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在分析和把握花鼓灯艺术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重求证了影像到场是传承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路径选择.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影像在传承花鼓灯艺术时所应遵循的文化生态法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近代资本主义首次开创的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世界历史的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既可从西方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开始,在一定世界历史背景下也可从东方政治革命开始。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路向不存在所谓单线论或多线论,而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新型工业化之多元特征在当代中国的共生共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中,解读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的特征,强调理性在工业时代的主导地位,它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却侵入人的"生活世界",造成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而后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强调的互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要求具有相同的旨归;同时,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特点,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主体性与主体间性在当代中国的共生共栖和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18.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消费文化随着西方商品渗透到中国社会.中国民众在“消费革命”过程中深受其影响,而中国传统消费文化观念却备受冷落,中国消费文化的断裂现象十分明显.在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建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统相适应的具有审美情趣并符合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并且符合道德规范、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当代消费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校园休闲文化的内涵与认同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休闲文化是一个富有现实性与时代性双重意义的研究问题,因其环境和主体的特殊性,高校校园休闲文化具有其特有的内涵和价值旨归。高校校园休闲文化的认同路向对整个社会休闲文化的塑造具有导向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者们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儒学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存在样态和出场路径进行探索,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以“继往圣之绝学”自命的儒家学者,“为化解儒学开展中的困境而上下求索,绞尽脑汁,提出了风格各异的儒学开展方向主张。这些主张本身既是儒学现代开展之形式,也为寻找更合理有效的儒学开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当代发展背景下的儒学之出场路径主要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