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咏物之作自古有之 ,在北宋词人周邦彦以词咏物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基础上 ,南宋词人姜夔独辟蹊径 ,自成一家 ,其咏物词在意境创造、结构安排、创作风格和运用典故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将咏物词的创作推向又一高峰  相似文献   

2.
姜夔是宋代词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词人,他集前代词学之大成,开后世词风的先河。他清空骚雅的词风对南宋后期江湖词派影响很大。对于这一派词人而言,姜夔无疑具有开宗立派、示法后人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写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南宋词坛较早大量创作咏物词的词人,姜夔对咏物词倾注了浓郁的深情与毕生的心血。本文将姜夔的咏物词作置于咏物词的发展流变中加以考察。姜夔在词作中融入江湖漂零之感、对失落恋情的追忆之思、对国事衰微的忧虑之情,从而使其咏物词作较之前人有了新的特质。姜夔咏物词的艺术特色主要为立意深远、含蓄蕴藉;字琢句炼,音节谐婉;虚处落笔,追求神似;幽韵冷香,清虚淡雅。姜夔的咏物词受到后代词人的激赏,并为南宋遗民词人树立了一种新的创作范式。  相似文献   

5.
姜夔词清空峭拔 ,幽邃秀美 ,音律和谐精密。于南宋词坛别开家门 ,影响深远。本词采用今昔交织、对比反衬及虚笔勾勒等手法 ,善于化实为虚 ,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恨。艺术上别具特色 ,是姜夔感怀国事、痛伤时事的现实主义名篇 ,也是他词论的杰出实践。为历代词人抒发“黍离之悲”而富有余味的罕有佳作  相似文献   

6.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大家,其咏物词创作自成一家,主要表现为:"花"样繁多,以梅为主;物我相融,意趣横生;风格独特,令人称道。诸种因素相互结合,使得姜白石能与辛稼轩两分南宋词坛,足见其对后世词坛之影响。  相似文献   

7.
姜夔于唐宋词坛别立一宗,80余首存词显示了其词的创作的杰出成就,奠定了其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一定意义上讲,词人是在以词写志,在白石词中,姜夔对自己的形象所作的定位及其努力塑造的正是雅士的形象.不惟如此,姜夔还为后世树立了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词人范型,成为影响后世词的创作的两种主流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姜夔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其词作中广泛使用了叠音词,这些叠音词在词汇、语法功能、声母、韵母上极具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对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论者往往只注重他的政治抒情词。辛弃疾的门人范开称他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近代大词论家王国维也说,“南宋词人,白石(姜夔)有格而无情,剑南(陆游)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稼轩)耳”。建国以来,对辛词研究不但论者众,论著多,而且研究范围亦日趋扩大。但从总体上说,众多论者除了评价辛词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等政治内容外,依然多是对前人观点的再阐发。对于辛词的词风,古今论者虽也承认他的变异多样,但都忽略了对其农村词词风的研究。其  相似文献   

10.
卢祖皋是南宋时期较有特色的一位词人,属姜夔一派,善作雅词,且词诣较高。纵观其词,大概可分为四类:恋情词、咏物词、交游词和祝寿词。其词内容特点在于:一是言恋情自我化,将自己的人生感慨融入到恋情词中,增加了词的厚度;二是咏花赋雪如“恶之花”,常由美好之境突转为怆然之痛,产生强势冲击力;三是参透世事渴慕出仕,词中常流露出绝意功名、脱离尘网的遁世情绪。这均显示出卢祖皋词作内容之丰富性和深厚性。  相似文献   

11.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中后期独树一帜的著名词人,他和辛弃疾、吴文英鼎足于词坛,在中国词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为“清空”词派的创立者。白石作词颇具匠心,精雕细刻,他的词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同时蕴涵着极其深沉细腻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词学家夏承焘先生的山水词,融合辛弃疾、姜夔、王沂孙、元好问诸家之长,在继承、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开拓新境,形成雄奇而清(?)的风格。夏词非但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彩,而且融入词人在不同时代的深厚情怀,成就杰特,在20世纪词坛高树丰碑。  相似文献   

13.
北宋中后期词人贺铸词中呈现出“诗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题材的“诗化”和表现手法的“诗化”。题材的“诗化”,包括抒怀词、怀古咏史词、思边词和悼亡词,这些词对宋词对题材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表现手法的“诗化”,包括比兴手法的运用、化用唐人诗句入词和运用典故等方面。在北宋中后期沿着苏轼开辟的“以诗为词”的道路进行创作的众多词人中,贺铸的创作成就是最突出的。贺铸词之“诗化”,对其词多样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其词之“诗化”及其“诗化”后的豪放词对南宋辛弃疾及辛派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宋代文学尚雅,宋词的繁盛也是一个不断雅化的历程,姜夔词是雅词的典范,其咏物词尤有代表性.姜夔咏物词之雅的内涵既有对儒家传统诗教的承传,又有蕴含词人人格精神的特色.其雅化词的方法有:选择高雅的吟咏对象,锤炼字句和以词言志的自觉运用,以及雅化词调音乐.这些方法也透漏了宋词衰敝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诗词兼擅,《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有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仪克中是清代嘉道年间岭南词坛的著名词人,其《剑光楼词》既充满忧己伤怀的幽怨之音,又不乏悠游山林的闲逸情怀。其词师法姜夔、张炎,醇雅清空,具有鲜明的浙派风味。在嘉道之际岭南词坛开始转向浙派的进程中,仪克中作为当时最负盛名的词人之一,发挥了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词至宋蔚为大观,成为一代之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词有其自身的风格和特点。作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李清照,特别强调词这一体裁的抒情功能,她在《词论》中首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观点。查礼说:“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从李清照现  相似文献   

18.
南宋人汪莘《方壶词自序》说:“唐宋以来,词人多矣……,余于词所喜爱者三人焉。盖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隐然流出于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此词之三变”。宋词“三变说”,虽只是一家之言,但说出了朱词的两个特征,一是“尘外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认为“江国”和“江南江北”均为“合肥”之代称,从而探明了姜夔《暗香》、《疏影》二词的怀人题旨。并进一步指出,此二词共同寄托了词人对滞留合肥的昔日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20.
以王翃、朱彝尊为代表的两代梅里词人始以彼此影响却"人各一家"的群体面世,在词学取径与创作风格上转益多师,众体兼备,与之宗尚不一的柳州诸子、云间诸子等连镳竞逐,共同引领词坛中兴。至康熙十七年《词综》成书,标志以朱彝尊为首的第二代梅里词人已融汇浙西群彦,从先前的多元格局走向单一化之路,专尚宋季以姜夔为宗主的"浙词",倡导"醇雅",形成浙西词派;同年复出的《乐府补题》,为浙西词派倡导"醇雅"主张,也为其他词人抒发合乎时代发展的心绪提供最理想的范本,朱彝尊携之入京,展开规模不小的拟和,是浙西词派倡导"醇雅"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因其顺应时代精神与词体演变的需求,故得到众多非浙西词人的响应,最终导致词坛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