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商业化、事前补偿的巨灾保险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最小化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是巨灾风险管理发展的趋势.我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政府、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资本市场和潜在受灾者五个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长期以来,基本是靠财政和社会捐助来解决重大灾害发生后人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不仅给各级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也使巨灾发生后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增加了灾后重建和恢复的困难.因此,要借鉴国外巨灾保险经验,明确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从而建设包括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巨灾保险基金、借助资本市场分散风险和政府配套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灾害损失的补偿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和民间捐助,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国家巨灾风险管理机制,这使受灾者得不到充分的补偿,同时国家也面临者巨大的财政负担。2008年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让我们重新审视巨灾保险体系在灾害救济中的重要性。我国应借鉴国外保险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国情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政府应转换职能,由灾后承担主要损失转变为支持完善巨灾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境内重大自然灾害频发,政府一直充当着巨灾风险的主要承担者,组织灾后救助和发起民间捐赠,并提出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在巨灾风险保险体系的构建和运作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是关键,应科学确定政府的巨灾保险法定职责,制定促进政府履行职能的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国内学者对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能力旱已达成普遍共识.本综述从农业巨灾定义、特征、属性、认定标准入手,对巨灾风险管理理论、农业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以及建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设立模式、筹资来源、层级设计、基金管理等方面,整理、归纳了学术界的已有观点,认为基金发起主体选择和基金运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指出建立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应坚持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相关法规建设滞后。巨灾风险管理法规建设应基于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立法的规律,以使所建立的法规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我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立法在立法思路上应该加快以巨灾保险为中心的非工程性措施的相关法规建设,并以非工程性措施为主导来构建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在模式上应采取国家巨灾风险管理上位法之下的各种自然风险单独立法的方式,逐步推进针对特定风险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这对农业巨灾损失较为严重的我国来说是不利的.国外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型三种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我国应该借鉴它们在农业巨灾保险实践上的成功经验.文章提出适合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模式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型模式,我国应该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其推广措施包括设立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公司、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深化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协调、加强对农民风险和保险意识的培育等.  相似文献   

8.
保险业巨灾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将极大地影响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具有较高的管理成本和严重不足的分散风险的能力。本文全面分析巨灾风险的特征以及对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影响,讨论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及其缺陷,最后介绍了国外以风险证券化为特征的包括巨灾应急准备金债券、巨灾股票和巨灾债券等新型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透过汶川地震看我国对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近5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损失,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风险损失补偿机制呢?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外巨灾风险机制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巨灾保险补偿机制才是应对巨灾风险损失的长效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民的巨灾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尽快出台巨灾保险法规,实施半强制性政策保险与再保险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建立巨灾风险基金,适时推出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制度安排,尽快建立健全我国的巨灾风险保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由巨灾造成的损失严重危害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运用国外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巨灾风险证券化,来有效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文章从巨灾风险的定义和特性入手,分析了国际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及其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并提出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使保险市场能和资本市场一起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市场经济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分析显示,这些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比较健全,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巨灾风险中的作用,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大多设立了巨灾风险基金。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应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加快构建巨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玉树地震已经过去两年,然而当类似玉树地震这样的巨灾降临后造成的巨额损失仅靠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保险赔付对灾害补偿的作用微乎其微的现实却足以说明,我国巨灾保险的建设发展严重滞后,保险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文章从青海实际出发,提出了在青海建立巨灾保险的有利条件及构建青海省巨灾保险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巨灾保险制度之创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保险制度缺位是我国保险业长期的缺陷,应当创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以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我国巨灾保险立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选择合适的立法模式,并从适用范围、实施形式、风险分摊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巨灾保险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一直是政府监管部门和证券公司关注的重点.我国证券公司风险主要有4种类型.针对目前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应积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几年,我国接连遭受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历来,我国的灾害补偿都是依靠民政部补贴,和微弱的商业保险补偿。大灾之后,建立起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使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析发展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的制约因素。从市场化的角度、结合立法和政府的角色定位,分析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发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国民的正常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灾后重建以及灾后赔付等需要巨大的资金,而巨灾债券可以将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直接转移到资本市场,有助于扩大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降低风险管理成本、提高保险监管效率,同时有利于加快中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本文从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发行巨灾债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发行巨灾债券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东岳论丛》2016,(12):20-25
面对农业巨灾风险事件导致的巨额损失,目前我国仍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灾害管理与救助,缺乏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相关文献的研究,立足当前我国国情,从减轻灾后政府财政负担角度,运用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维,对农业巨灾风险基金的发起主体、基金筹集方式、组织结构、资产配置、运行模式五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有“灾前预防+灾中应急补偿+灾后重建+推动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功能模式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巨灾保险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保险是农业巨灾与保险学相结合的新兴研究领域,目前世界上的农业巨灾频繁发生,采用购买保险的方式来分散其经济损失已迫在眉睫.以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作为理论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巨灾保险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发展可行性和发展模式四个方面,这些研究对于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巨灾危害较大的国度之一,其有多种特点,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是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补偿机制,即政府补偿、保险补偿、社会捐助和国际支援等,建立健全巨灾风险损失补偿机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吴进进 《东南学术》2021,(5):120-128
基于财政结余视角,对中国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滞缓成因进行研究表明,支出增长驱动是我国地方财政结余膨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府支出效率下降、政府预算最大化倾向增强,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超过了公共服务需求和实际成本,为财政结余创造了空间.地方财政分权是缓解地方财政支出驱动结余增长的重要机制:地方财政分权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加快了支出进度,削弱了支出规模对财政结余的扩张效应;财政分权降低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并进而遏制了财政结余的膨胀.建议加强地方预算硬约束,控制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张;同时提高财政结余管理的制度化,持续强化对财政结余的清理整顿;此外还应提高地方政府自有收入,加强市县政府收入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