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世清 《江淮论坛》2001,(4):104-110
《十百斋书画录》自成以来迄未刊刻 ,本文据抄本首次披露其详 ,并考证人物 ,钩沉史事 ,旁征博引 ,发明诸多 ,又因全是著力于徽歙之间 ,故于新安画派之出 ,别有所见  相似文献   

2.
配合姜林和先生新近大作展示(见彩版),本期特刊登王彩霞女士的专访文章。由女性特有的细腻眼光来看“牡丹”,别具一番韵味。 作为一个书商,陈剑飞喜好文学,爱唱歌,还写歌词,倒也难得。歌词写得好否暂且不论,但那份对于黄山的热爱之情,确洋溢于字里行间。 《所谓老于》有“网上文章”之风,虽为“另类”文字,但读来亲切。 汪超国先生长期从事字画鉴定工作,于书画鉴赏一道学养颇深,尤其对“新安画派”极具眼力,为此本刊特辟“丹青拾萃”专栏,本期刊发的是开栏之作。  相似文献   

3.
明代是典型的科举社会、士绅社会,文人应酬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江南地区的吴门画派上接元代江南文人之气,下启清代四王“正宗”,在中国文人画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着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的分庭抗礼。作为一个向来喜爱以群体性形象出现的文人集体,吴门画派热衷于结社宴饮式的文化消闲活动,留下大量应酬性书画。借用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新资本理论,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三个维度对吴门画派几位重要人物的书画酬酢进行梳理,围绕明代江南文人是如何通过书画交游形成区域性社会文化网络、酝酿新的美学思想、构建文人画话语权、实现文人社会价值展开论述。初期,以吴门画派为代表的江南文人们追求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累积,而后逐渐实现经济资本的转换。书画酬酢不仅是画家审美理念的艺术表达,更是维系和拓展社会文化网络的重要工具。通过与不同社会阶层的互动,江南文人群体将其审美思想推广至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加强了文化话语权,使吴门画派率先成为明中叶后的文化先锋,被大众所认可。  相似文献   

4.
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理当是对应统一的,但现实生活中,似乎往往又会出现两种价值相背离的现象.在书画艺术品市场看似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令人费解的困扰和隐忧.艺术创新与繁荣离不开艺术大师,创造能使更多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建立健全艺术品交易的市场游戏规则,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运作模式,对书画艺术创新乃至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含有关于文章及其读写的精辟理论 ,并已形成“一体两翼”的文章学体系。它是毛泽东文章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从文学的角度探索和反思现代中国文学的形成,可以看到文学与文章在新文学中的重要作用。文学作为途经日本的回流语,在促进文学产生的同时并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文章作为西欧文学的译语,成为鲁迅、周作人反抗作为回流语的文学、复古的文学和纯文学的特别用语。而文学与文章以其对抗性的存在和转化构成中国新文学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化"是指文人创作的白话小说受传统文章写读方式的影响而产生的类文章现象,主要体现在小说的创作方法、理论建构和鉴赏阅读等方面与文章极其接近.明末清初白话小说产生"文章化"现象的内在背景是晚明以来小说创作的文人化,外在背景是宋元以来文本位思想的风靡."文章化"导致的"类文章性"是古代文人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古典小说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考察白话小说的"文章化"现象对于剖析古典小说民族特色的形成、建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小说学和小说史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燕 《学术论坛》2012,35(10):85-88,110
21世纪翻译学学科地位在中国最终得以确立,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翻译学界的认同。翻译学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集中于学科的理论构建。中国翻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翻译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就是我国翻译思想的第一次争论,历史长久,影响深远。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被很多学者推崇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都表明中国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进行过探讨。但是目前中国译学理论多为借鉴西方近现代翻译理论,中国传统译论失语。探讨中国译论失语的溯因显得极其重要,尤其是从文章学的视角下解读"信达雅",对于重构中国译论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化是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的内在原因,小说作者在框架结构、人物设置和情节设计上多采用八股文的文法,使得才子佳人小说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现象。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时要充分注意其与中国文章传统的关系,避免单一使用西方小说理论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相似文献   

10.
鲁迅"魏晋文章"风格的形成,源于他早年在越地对"魏晋文章"的喜爱.章太炎则提升了他对"魏晋文章"的自觉,并以一种既严密锋利又博大深厚的文风,影响到鲁迅对于"魏晋文章"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艺术市场的繁荣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一方面,市场的繁荣给当代中国画创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市场的繁荣也给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只追求市场利益而不顾及艺术水平的负面影响.中国画创作面对艺术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要求画家正视市场与艺术的关系、端正创作态度、加强自身素养;另一方面又要求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作品价值评测体系.只有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使中国画创作与艺术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使中国画创作进入更加合理良性的市场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融书画诗印于一炉的中国画,乃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艺术园林的一枝奇葩。而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创新具有一种"蝴蝶效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这种原动力的推动,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并相互交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古老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正在徐徐演进,正逐渐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深受传统玉文化影响:潭中美玉曲折展现的光泽与文章的“隐”相通,玉的颜色与文章“符采”辉映,“璧”折射了玉美、人美、文美的合力,“琳琅”等关珠用语使文苑生辉;凡此等等,突显了刘勰文艺美学思想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正>说刘运良是画家,还不够完整,他还是书家,尤擅大篆、金文、行书也很出色;他还玩摄影,玩陶艺,写诗……就以画家而论,他既画国画,又画油画。说他是个全才型的艺术家,并不为过。著名评论家李少君说:艺术的本质是展现人们精神的自由与多样性。[1]刘运良的精神归结点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古典文化所持有的特有的敬意,以及当今文化所持有的热情关怀。他依据一对艺术翅膀驾驭着这个基本精神,自由地在各个绘画形式和题材中遨游。在其所有的作品中,都体现出对华夏意象美  相似文献   

15.
冯炳超 《兰州学刊》2005,(1):274-275
现代艺术在西方从1900年前后发轫,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观念上突破传统艺术的"标准",以鲜明的批判性,形成独特而又眩目的艺术景观.在一味强调批判的同时,现代艺术逐渐背离了大众的欣赏习惯,造成解读困难.  相似文献   

16.
王义夫 《理论界》2014,(8):99-102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近代环境概念的普及,部分知识分子以公开期刊为平台,集中发表了几种涉及环境意识的新观点,对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现实与环境发展间的相互关联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讨论。这些环境意识是具有近代知识结构的青年对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再思考,在当时有着较强的前瞻性与务实性,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以及环境史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十个结合”的方法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报告概括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十个结合",这在价值判断、矛盾处置和思想理念上突显了中国共产党强烈的主体能动意识;体现了我党在实践中对唯物史观方法、对立统一方法、中庸方法、创新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灵活应用;包括突显主体在内的多种方法论具有人民性、创造性、实践性和规律性等鲜明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18.
田中元 《阴山学刊》2003,16(5):51-54
阿来的《尘埃落定》创作的艺术魅力,不仅来自于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阐释,而且也来自于作者切入作品的独特写作视角:叙述话语的诗意化;叙述视角选择的真实性、立体感;题材选择的通俗化、民俗化。  相似文献   

19.
万志全 《兰州学刊》2009,(6):182-185
对《文章精义》的创作理论和批评实践之精密研究尚未展开。在“文章创作观、继承发展观、批评术语、比喻式批评实践”等方面,它有着独特的理论价值。它强调“放胸襟于太虚”的创作素养,推崇“浑然天成”的最高审美境界,要求痛下功夫,精通古人内在的精神魂魄。它创新使用了“力量、圆方、顺逆”等批评术语,对比喻式批评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文章学的视角来考察先秦经典成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但相关问题颇为复杂,应对过往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足够的反思与总结。历史上,一些学者曾从该角度考察《老子》成书年代,其中有诸多得失。在自觉原始作品与抄本、不同文体发展与特定文体演变、时代文风气候与特定文体文风转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前提下,通过分析先秦经典的虚词助词使用情况、韵文体与说论体的发展历程、韵文体文风的历史演变以及《老子》在相关方面的基本特征,可证其主体内容完成于春秋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