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要武 《学术研究》2004,(10):52-58
城镇就业困难将成全国性的难题 ,而资源枯竭型城市更为突出。因此研究和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就业与社会保障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就业困难的成因、存在问题 ,最后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资源枯竭型城市①的振兴是经济体制转型与社会基础重建并行的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社会基础重建的重要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城市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也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但“单位记忆”根深蒂固而“社区记忆”缺失使得资源枯竭型城市社区建设因社区意识淡薄、社区社会资本微弱而步履维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有机统一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展社区建设、培育社区意识、重建社区记忆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煤炭型城市、石化型城市和林木型城市三种类型。数量多、分布地区广是其典型特征,城市经济转型和接续产业的选择面临着财政负担重与人才短缺等多方面难题。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是转型能够顺利进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更新观念,发挥转型城市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建立接续产业发展援助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等措施来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市是我国城市群体中一类特殊的城市.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资源濒临枯竭的城市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矛盾日益暴露出来:粗放的生产方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环境污染、下岗失业、大量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等,这些矛盾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特殊的问题.本文以2008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2个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和地区之一的甘肃省白银市为案例,分析该城市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选用产业综合评价值模型和特尔斐法对其接续产业进行计算和预测,期待探索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这类城市乃至为资源型城市群体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426座资源型城市(镇)中,已有54个因资源枯竭而使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甘肃白银市为例,从操作层面上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出"逐步退出资源开采与冶炼领域、靠‘一企两制’和‘企业特区’引进外部资源、打造现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构建共享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高科技产业园区与企业联手合作、改变三次产业结构、企业分离不搞‘一刀切’"等七条具体对策,这对甘肃乃至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积累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来源,也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最关键的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创新能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增长的实现等方面。因此,为了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投资,并采取相应政策,以增强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的一种类型,它是资源型主导产业所依赖的资源趋于萎缩,资源型主导产业进入衰退期,城市经济发生全面衰退的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既要致力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又要着重解决机制性、结构性和资源性等深层次矛盾,以改革为突破口,用市场经济的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使调整转型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黄俏 《理论界》2009,(5):47-49
本文以抚顺、伊春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为基础,考察了伴随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而发生的人力资本衰落和失效现象,揭示出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配置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层不合理性.通过对人力资本重构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并结合产业发展的要求,试图对人力资本的接续、更新与重构途径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之一即是市域社区治理创新的有效达成。随着部分收缩型城市遭遇人口流失、产业衰退、社会要素消解的持续挑战,其原本依托单位组织的“后单位”社区治理也随着单位制解体而产生诸多困境。作为社区动员和治理实践的关键因素,“后单位”社区的社会资本由高度凝聚于单位到重新扩散至社区,其内在的变迁逻辑恰与单位制度变革下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机制变迁同步。基于此,当前社区治理创新就需要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通过内外部的互惠、信任和互动的社区行动提升社会资本。通过创新社区管理机制、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社区公共精神和优化社区软硬件环境等举措协同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0.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枯竭型经济造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无益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和谐运行.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在保障目标上转向救济贫困、转移劳动力,在保障范围上侧重城镇保障.同时,国家必须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以外在的政策支持,并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和监督.  相似文献   

11.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有限的稀缺性资源,自开采利用之日起就意味着终有枯竭的一天,而城市对发展的需求具有恒定性和无限性,这种资源有限供给与城市无限需求的矛盾,要求资源型城市在资源濒临枯竭之时谋求转型发展是必然的理性选择。本文尝试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三个视角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最后针对三个层面对城市转型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有关社区研究尤其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等问题正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由于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经济上以及发展程度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而东北资源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性及结构性,更加凸现了资源型城市社区研究及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然而,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社区建设却问题重重、充斥着矛盾与冲突,严重影响了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以社区冲突为切入点,试图从场域这个视角找到社区冲突产生的根源,重新设计社区建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08年3月和2009年3月湖北大冶、黄石等四个资源型城市分别被纳入国家第一批和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名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问题成为湖北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面临资源型主导产业衰退而替代主导产业发展不足的困境,影响了地区主导产业的更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在产业演进和经济增长中的"诅咒"视角,分析了湖北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困境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提出发展非资源型替代产业以实现主导产业转换的产业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01-2010年的9个地级面板数据对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资源依赖、物质资本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对经济转型过程的效果影响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发现资源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存在挤出效应,阻碍经济发展.通过进一步实证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不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提出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庆社会科学》2010,(6):11-11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是客观规律,正是依靠这种不断更新的机制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资源枯竭型城市最初都定位于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禀赋和发展轨迹在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在新的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正面临着城市转型的严峻考验,在此过程中,客观上需要差异性的金融政策予以 配合和协调,以确保金融政策与城市政策的统一。大庆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石油资源转型城市试点之一,具有相当典型的意义,在地 方经济与货币信贷政策的选择与协调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用1998-2011年23个资源枯竭型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对资源开发、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此类城市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工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教育程度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制造业投入、科技水平、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资源开发极大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严重消弱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资源开发带来了"荷兰病"效应,即资源开发对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投入、外商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也没有带来显著的人口素质提高;资源开发对科技创新产生有限的"挤出效应",间接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应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成功转型;重视教育发展,加速科研转换能力;积极引进外资,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等方面入手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8.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三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央和省级政府应该建立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以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对资源开采、初加工以及配套产业具体实施援助。各种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退出是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的核心内容,扶持非资源型的替代产业发展、彻底摆脱对耗竭性资源的依赖,是替代产业扶持机制的本质所在。三个机制的建立及其协同运转需要财税、金融、环境等多种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19.
盛奇伟 《理论界》2012,(8):30-32
资源枯竭型城市地方国企"壳公司"由于多种历史原因,其中大部分都没有经营条件和能力重新启动生产经营,而更不利的情况是很多企业还存在繁重的债务和人员负担,一些企业甚至无法进行资产重组、依法注销。要彻底解决地方国企"壳公司"问题,需要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出发,找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孵化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只有财力的保证,加上政策出台,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改革遗留"壳公司"问题,盘活地方国企发展格局并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北地区因其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成为资源型城市密集的地区。而资源型城市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发展过程中,受资源变化的制约和影响,并产生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要正视资源型城市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根据资源类型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型城市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