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丁美洲文学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拉丁美洲国家都经受了二、三百年的殖民地统治,民族文化受到长期压制.宗主国的文化统治了各个方面,它们甚至不允许殖民地有自己的文学.所以说,拉丁美洲的民族文学是和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意识同时产生的.拉丁美洲文学由于基础薄弱,缺乏民族传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模仿现象.但是,随着民族意识的不断高涨,民族文学也不断得到发展,形成一个接一个的文学创作高潮.特别是拉丁美洲新一代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热情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导致他们逐步摆  相似文献   

2.
马汉广  肖成笑 《学习与探索》2022,(10):177-183+192
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神话重述现象在解构民族历史文化形态与空间的同时,也使人们在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与文学传统中生发出坚韧的民族情感与力量,在历史的真实与文学的想象中发掘新时代文学的美感与价值,在民族思维深处的镜像中反观并呈现现代性的种种形态,重拾搁浅的传统文化中对原有文化进行的追思与想象。神话内核中所包含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人类对历史、国家与民族的记忆,是人类精神文化史上的一次反省与自觉。  相似文献   

3.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家园。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地区,他们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大力加强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对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系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大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文化的挑战已被视为全球化的最大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和再造无法避免。作为我国文化与文学大省的陕西,涌现出了一批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优秀作家。他们在创作中自觉地将外国、外族的优秀文化因子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汇结合,用作品回答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大讨论中提出的种种问题。他们的创作是一种文化创造,不仅代表着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的文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乃至现代化后发达国家和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的缩影,对本土文化的转型,对民族新文化的建构,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他们对陕西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口传文学的文字化使其超越了传承民族文化和生活经验的最初意义,成为当代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建构族群主体、凝聚族群认同和拯救族群文化的重要手段.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广泛运用族群口传文学,开拓了文学的表现空间,丰富了文学的书写内容,形成了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6.
顾宁 《日本研究》2014,(3):89-96
当下微博文学在日本和中国都受到关注。日本微博小说稍早于中国面世。日本通过微博小说网站举办的微博小说比赛推动其在日本的普及。日本人以小为美的文化特质在微博小说创作中得以体现。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微博用户数量,这为微博文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国的微博文学大赛同样涌现出优秀作品。中国和日本在微博使用环境和传统文化交流方面颇多相近之处,而在微博小说创作取材与创作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求是学刊》2019,(5):149-157
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对世界华人文学发展、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形象传播以及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影响。其所体现的现代跨文化意义、身份皈依感的诗性审美探索,以及基于超验性体验的中国文化传播,使其成为世界华文创作的一支劲旅。但作为一种"他者"语境的流散写作,美国华人的新移民创作也存在早期作品写作主题单一"、淘金者文学"功利心态的文学表达"、非母语"写作中"中国想象"的记忆落差与本土生活的隔膜等局限。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新移民作家需要直面自己的创作局限,在全球化时代选择好进阶路向,迈过"两栖文化"门槛,将民族文化语境难题消弭在跨文化创作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0,(4)
一个民族族源神话文化内涵、文化形态及其文化渊源是认识这个民族文化特质、判断其民族归属的重要原则与根据。高句丽族源神话与中华文化有内在渊源。李奎报的《东明王篇》存在着篡改高句丽始祖出生神话文化性质、美化王氏高丽先世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9.
从长安到济州:社交群落、区域文化转换与王维诗歌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为 《唐都学刊》2013,29(2):57-62
王维乃一代"天下文宗",他诗名的获得与长安这一诗坛中心有密切关系。考察王维的社交群落,早期的岐王府活动使他获得了宫廷文学的熏染,如审美趣味的浸染、艺术技巧的养成,这是被宫廷文化同化的过程。稍后加入的张九龄文人群,成员皆与京城文化圈联系密切,但又自成一体,构成一个小型创作团体。一些有别于传统宫廷文学的新因素,如题材选择、情感倾向,通过唱和等社交活动在交际圈子中扩散开来,这种共鸣和回响形成了新的文学现象。文化区转移对诗人创作的演进影响极大,王维从强势文化区长安进入弱势文化区济州后产生的一系列创作突变逐渐内化为个人化的写作范式,与早期宫廷诗歌训练的技术融合,上升为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迎来建所20周年。2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行政与科研体制逐渐确立;从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基地基本建成;多品类、多民族的图书资料得到一定的积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已经建立起一支素质较高的集各民族专家的队伍,曾受委托主持全国性重大学术项目,参与组织一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承担大量国家及院、部级科研课题,推出了一批批学术成果。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推动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兴旺发达发挥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1.
明朝马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朝马市是直接关系到明廷与边地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明廷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对于明廷来说,马市不是边贸问题,而是对边地民族所采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安抚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直接关系到明朝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对少数民族政策等诸问题。因此研究清楚明朝马市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一、首先要澄清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讲,人们习惯于将马市、茶市、茶马互市或互市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在明朝,马市与茶市、茶马互市或互市是不同的概念。它们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马市是明廷在东部及北部边地设置的交换场所,主要以布匹等物品交换边地少…  相似文献   

12.
自步入文坛以来,迟子建的创作始终植根于故乡地域文化的沃土中。对于故乡地域文化中极具代表特征的满-通古斯文化,迟子建依据怎样的价值立场和情感态度去书写,决定了她跨民族书写的文学表达。迟子建借助她对满-通古斯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底,成功地消除了“异族者”书写的痕迹,把过去鲜为人知的满-通古斯文化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为迟子建跨民族书写带来审美新变的是满-通古斯语族的萨满神歌。萨满神歌的引入,使迟子建小说出现了新的审美特质,并对营造小说的民族文化氛围、深化审美意蕴以及跨民族书写的创作风格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隋代诗歌的创作主体主要由东魏北齐和梁陈入隋的诗人组成。西魏北周入隋之诗人则占据很次要的地位。这一现象与隋文化主要继承北齐梁陈文化而不重西魏北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隋诗与隋文化的密切关系形成了隋诗的三个文化特质,并昭示出魏晋六朝至隋近三百年文化流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4.
马相武 《学习与探索》2007,3(2):183-186
在当下的机械复制和信息传播的文化语境中,原创性的讨论与实践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中国当前文学创作的浮躁以及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和方法的冲击,都与原创性和原创力不足有关。这既有国内文学创作现实的原因,也有世界文学潮流影响的因素。倡导文学创作的原创性,抵御"戏说"、"消解"等创作倾向,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文艺的繁荣,推动民族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正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中国美术如何在全球文化大融合中保持特色和民族精神,这是当代中国画家所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一个标志性画家,王西京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物画创作中,在现实主义创作和古典大写意两条创作思路的融合共进中,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艺术样式,为中国人物画精神升腾出富有探索意味的空间,为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论文学话语权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铁生 《学习与探索》2008,1(1):184-187
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文学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权力"已成为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话语突破语言学的范畴,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政治权力的意义,文学话语权在文学转型时期的价值取向就在于其政治权力的转向.随着全球化的深化,当文学发展到后现代主义阶段,出现了代表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学话语权与代表帝国主义企图继续独霸世界的西方中心话语权抗衡的新局面.这一文学转向,为发展中国家战胜帝国主义的"软权力"而赢得了民族权力,这是其进步的一面;但是,过分强调民族话语权,又极易滋生狭隘民族主义,这是其危险的一面.在全球化进程中,为使文学达到"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之目的,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存、共通与共融,在多元文化碰撞与整合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文学,进而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才是其可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万玛才旦是一位运用藏汉双语进行文学创作的青年作家。多元文化浸染的创作背景,"去魅"的民族文学书写立场,使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说艺术。由此,在多元的全球文化背景下,他的双语写作具有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竹筠 《学术交流》2007,(2):183-187
欧洲文学的根基除了希腊—罗马、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外,还应该包括日耳曼文化。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对日耳曼文化的特点及其与西方文学构成的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忽视前基督教时期的日耳曼文化,就等于失去了解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一把钥匙,忽视日耳曼文化根基,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欧洲中世纪乃至近代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文学思潮的功能可分为两层一是在文学活动系统内的文学功能一是在文化系统内的文化功能.在文学活动系统中,文学思潮在观念层面上对参与文学活动的个体产生沟通、组织、同化或激化的作用,并促进群体性文学实践的形成、扩大与演变.而其与已有文学观念、文学思潮的矛盾张力,则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文学的变革和发展.在文化系统中,文学思潮作为一定文化思潮的"自我意识"和"镜子",揭示了其所属文化的特质并借此促进其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40年代的特殊环境中,浪漫主义思潮因重新获得了较大的自由空间而呈现回归之势.郭沫若重新评价浪漫主义,在创作上取得了浪漫主义历史剧的丰收;在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中,开始融合浪漫主义的因素;在不同的区域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带有浪漫主义成分的创作.4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回归,涉及社会情势变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自己的特点,其昭示的文学发展规律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