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事主体制度实践中,人性基础在认识上展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状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性善恶假设奠定了"经济人"民事主体理论基础;认识论视角下"理性人"与"经验人"的理论假设让我们看到民事主体不仅仅存在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也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理性抑或感性的动机成为支配其社会行为的基础;在关注人生存状况的社会学意义上,民事主体既是个体性的存在,也是社会性存在,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成为民事主体的现实存在基础。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民事主体制度人性基础的价值取向立足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明确和合理调整。民事主体多重人性基础的理论审视对中国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德是美德伦理学的根本和核心概念。20世纪中叶,美德伦理学开始复兴,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赫勒于20世纪末致力于建构“至善”和“美德”伦理学。赫勒提出“好人存在”的美德伦理学预设。但她并不是纯粹的美德或至善伦理学的现代翻版,而是在后现代境遇下吸收了康德的先验哲学和部分规范伦理学的精华,提出了辩证理性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冠以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生成性”的特质。这种生成之物既是理性的,也是情感性的。在此基础上,赫勒提出了情感生成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中的新因素,偶然性的激情基础上形成的“善为先”观念。“善为先”构成了道德情感和非道德情感的区分以及道德心理化的基础。“偶然性的激情”借助于人们的移情、同情和仁慈等能力而触发人们关于“善”的体验,形成“善为先”的观念,并导致情感的“道德化”。赫勒的美德伦理学是“善为先”基础上的辩证理性与后现代基础上建构“道德新规范”的理论尝试,它融合了情感生成与情感道德化理论,以建构其“好人存在——他们何以可能?”的至善伦理学。  相似文献   

3.
陈真 《求是学刊》2005,32(6):48-54
存在两种不同的利己主义学说: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并利用当代西方伦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和作者的研究心得,探讨了两个问题。第一,“心理学利己主义”作为一种描述人性或者人的心理结构的科学学说是否为真?第二,“伦理学利己主义”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理论是否成立?严格的论证将证明心理学利己主义作为一种人性的描述性的理论不能为真,而伦理学利己主义尽管包含了某些合理因素,但作为一种规范伦理学理论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者,也是欧洲近代动机论伦理学的最负盛名的代表。他主张建立“完全不带任何仅是经验的并属于人类学的事件的纯粹道德哲学”,道德的根源“一定不要从人性,或是从人所处的世间环境去寻求,一定要超乎经验地单单求之于纯粹理性的概念”,“道德形而上学,就是要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由此他建立了庞大的“纯动机论”的伦理学体系。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对这一体系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通过死生互证法、"回忆说"论证法、构成分析论证法、反对"和谐说"的论证法、"相反相克"论证法来论证灵魂不朽,对后来的西方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关于灵魂的构成的灵魂能动说、等级说直接影响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理论;理性、激情、欲望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观点成为后来很多人讨论灵魂、德性或人性问题时的标准性说法;灵魂回忆说是先验论哲学的最早表述;灵魂不朽说不仅是宗教神学的支柱性理论,也是伦理学倡导道德生活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应用伦理学是因应人性的新发展而产生的伦理学新形态。这与我们在传统伦理学意义上讲的应用伦理学是不一样的。后者是一种广义的应用伦理学。由于伦理学本身就内涵了应用的特性,所以不管伦理学有何种形态,都可以成为现实社会生活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在这个意义上,伦理学就意味着应用伦理学。前者是一种狭义上的应用伦理学,由于它内涵了传统伦理学所不具有的新的人性纬度,因而是伦理学的当代形态。这个意义上的应用伦理学则意味着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近代社会契约论的权利/权力观的三种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契约论的不同范式往往取决于它们背后的不同权利观 ;而不同的权利观又依托其背后的不同“权力”或“力量”(Power)的理解。我们撷取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三个主要类型———卢梭、洛克、斯宾诺莎———进行分析与比较 ,以阐明这一看法 ,指出他们各自对于人性力量的深层看法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契约的不同逻辑。  相似文献   

8.
关于认识的主体,历来是哲学研究的主题。尤其是到近代,从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形成了一条以主体研究为中心的基本线索,直至黑格尔把主体的理性、精神推向颠峰。黑格尔比他的前人更为关注和推崇人类理性的威力和把握世界的能力,主张活跃在哲学舞台上的主体就是人的理性思维,即他的绝对理念.绝对理念既是创造万物的实体,文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这样,黑格尔就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阐发了他关于认识主体的理论。 黑格尔关于认识的主体思想直接渊源于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和费希特的自我意…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是关于道德的学说。“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学是从善和恶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构成了伦理学的基本内容。”自然科学是关于运动着的物质的科学,它研究自然界的事物和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乍看起来,这两者之间似乎是相隔很远、毫不相干的。但是,实际上,就它们所关切的事情来看,就它们与人的利益的关系来看,又是有密切的关系的。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大都直接涉及人的利益和人与人的关系,因而提出了许多伦理学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0.
《赤西蛎太》是志贺直哉作品群中仅有的一篇历史小说,独具特色,此作高超描写了日本武士的使命感、正义感与人性矛盾,歌颂了看重人内心世界的主人公心灵朴直之美。志贺古为今用,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素材,深究其历史意义,贬斥“巧诈”,颂扬“拙诚”与正义感。人往往因为所谓“正当目的”这一名义,失去正常的理性、人性与感情,导致悲剧的诞生。改变这种现实,要靠人的良心、理性以及对他人的关怀,这是白桦派骁将志贺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正义主题。  相似文献   

11.
杨丽 《社科纵横》2005,20(2):41-4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需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马克思曾指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为了对现时人的需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就必须在人性是物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前提下来分析人的需要,对旧的激励理论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丁华 《社会》2002,(10):16-19
何谓面子对于面子的定义 ,不少学者认为面子是中国人重要的心理特征 ,可作为研究中国人心理及行为的切入点 ,这些心理性的分析对于理解中国人的行为 ,揭示其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言是很有价值的。但本文不是分析面子的心理基础和产生过程 ,而是尝试解析面子的社会性特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功能 ,以及由此产生的“面子问题”。面子的社会性特征意指面子的产生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的 ,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它代表了一种社会关系 ,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 ,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也就无所谓面子的存在。换言之 ,面子不仅是…  相似文献   

13.
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首先就会碰到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没有本体论?对此,我的看法是肯定的。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即已明确地讲到过“人的感觉、激情等等”的“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肯定”的问题,并提出“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能在总体上、合乎人性地实现;因此,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在实践上的自我实现的产物”①。在同一书中,马克思所反复论述了的,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自然向人的生成和自然的“人化”问题,也正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本体论问题。这些论述,是…  相似文献   

14.
孟子和荀子所谓的“性”,都是指人的先天禀赋性。但孟子的性善论强调的是人的先天禀赋性中道德理性的存在;而荀子的性恶说则着眼于对人的先天禀赋性中感官生理欲求、功利价值企望的分析与探讨,二者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由于孟、荀对人性透视的层次和角度不同,就导致了他们对道德中的个体和群体、个人和社会、寡欲与节欲、人的天然禀赋与社会后天环境关系的不同看法。孟、荀人性理论的不同,反映出战国中期发展到战国末期,士阶层社会主体意识的逐渐淡化和封建宗法观念、宗法制度的日益成熟和强化。  相似文献   

15.
家族的重要地位在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学。儒家所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如何建立一个凡俗与和谐的社会,是儒家孜孜以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论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首先,儒家从来不把个人看作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把人理解为社会性的存在。儒家认为,“五伦”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这五种关系及其相应的道德规定是:父母与孩子间的“亲”,统治者与百姓间的“义”,丈夫与妻子间的“别”,年长者与年幼者间的“序”,朋友  相似文献   

16.
引言如果伦理学沦为仅仅为某种既定或流行的道德要求作阐释、宣传、注解的地步了,那么,伦理学便不再成其为“学”,理论上的空洞将使其丧失久远的生命力,而面对现实其解释力的贫乏又将使它遭到人们的厌弃——不幸的是,就总体状况而言,我国伦理学的现状恰恰大体如此。纵览国人所著的各种伦理学概论、“原理”、“教程”,其中虽不乏创新的火花,但在总体框架和思路上却大致来自五十年代初成雏形,七十年代趋于完整的苏联人的模式.由于伦理学研究传统在苏的匮乏和现实文化环境的不如意等原因,这个模式既缺乏哲学上的深刻性亦缺乏科学上的实证色彩.于是,在丰富多彩的道德问题面前,在社会对伦理学家的潜在需求日益扩大的现代生活背景下,伦理学却不合常情的日趋式微,走向贫困。本论纲名之为“新伦理学”,其用心首先在于  相似文献   

17.
林兵 《学习与探索》2007,2(1):56-59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研究中,对于如何理解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自然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对立。类哲学立足于人的实践本性,以“双重生命”观点为理论基石,深刻地阐释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根据就在于人的“类本性”,从而表达了一种更为深层的、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丝绸之路” 我们走的是一条通往文艺复兴时期的“丝绸之路”。这路与其说是历史 的,毋宁说是逻辑的;与其说是逻辑的,毋宁说是形而下的。它是古代现代也 是未来,是天国自然也是社会。它“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受无法言明的自 然法则的支配。”② 当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就为人刻下了“理解你自己”的神谕,我们就萌发了这样的向往:抛却理性思索的冒险和痛苦,从事对自身的复现术与溯。因为理性的质的规定性和致命的弱点就在于:自身无法重建。“如果理性能够创造知识,那么人类的其它创造活动都可以象知识一样可靠了。”③ 人性…  相似文献   

19.
武小西 《浙江学刊》2022,(4):141-148
科斯戈尔德指出动物是目的论统一体,所以动物是自在目的,是目的王国的成员。动物不具有理性,作为目的王国的“消极公民”享受普遍法的保护。但是,根据康德原著中的定义,消极公民是指具有理性潜能,只是暂时无法运用理性能力的人。因此,动物不能被看作消极公民。但科斯戈尔德关于“动物是自在目的”的论证仍是成立的,可在此基础上探索康德式动物伦理学的另一种可能。研究脆弱性的文献区分了两种脆弱性:广义脆弱性指人会受伤害的一般境况,狭义脆弱性指弱势群体。弗摩撒讨论了这两种脆弱性在康德伦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动物在人类主宰的世界中也具有这两种脆弱性,把弗摩萨的分析拓展到动物,可以推出人对动物负有义务,动物是道德义务的承载者。  相似文献   

20.
康德和维特根斯坦思想相似性或亲和性逐渐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话题.最近出版的一些传记文献表明,维特根斯坦熟悉康德哲学,并深受影响.而就<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哲学论>而言,我们也能够聚焦于各自为知识分别划定的经验的界限和语言的界限、分别展开的理性批判和语言批判及其后果,来探讨两人思想的深层结构和伦理学旨归.他们都建立起存在论意义上的"逻辑",并借助这一工作确定了哲学批判的基本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