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碳交易机制下,碳价格不确定性对发电商的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投资时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考虑碳价格不确定性及CCS投资成本递减情况下CCS投资的期权价值,建立集碳捕获-运输-封存于一体的CCS投资时机决策基本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考虑供应链内发电商与CCS运营商合作的CCS投资博弈模型,分析发电商与CCS运营商在收益转移比例与投资时机之间进行决策的均衡条件。基于上述模型,结合数值算例进一步分析了CCS投资时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碳价格波动率、政府对CCS投资补贴系数、CCS技术学习效应以及供应链内部企业间的收益转移比例等都将对CCS投资门槛产生影响,供应链企业应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科学选择投资时机与收益转移比例,以实现CO2减排的同时保证各方的经济利益,保障供应链的协调运行与CCS投资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虑闭环供应链成员的互惠偏好行为,在生产规模不经济下分析互惠偏好行为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构建了包含供应商和规模不经济生产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分别探讨了无互惠偏好情形以及双向互惠偏好情形。研究发现,规模不经济会降低回收率和系统利润;系统成员的互惠偏好行为总会提高对方的利润,而降低自身的利润;供应商的互惠偏好总会提高系统利润,渠道效率和消费者剩余,而生产商互惠偏好产生的影响还取决于供应商的互惠态度;仅生产商具互惠偏好时,系统总利润不变;一定条件下,互惠偏好行为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是,该行为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总福利。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当前政府鼓励电商扶贫采用的两种典型补贴政策——按收购量补贴和按收购价补贴,本文构建了由政府、电商和农户组成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型,建立了三方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不同补贴政策影响三方行为决策的机制,最终提出了政府选择合理补贴政策的依据。研究发现:(1)电商和政府对于不同补贴政策的偏好具有差异性。(2)电商始终偏好于政府按收购量提供补贴。当补贴预算相对有限时,政府偏好选择按收购价补贴的政策;而当补贴预算相对宽裕时,政府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补贴政策。(3)随着农户产出风险厌恶程度增大,政府会更加倾向于选择按收购价补贴的政策。研究结论能够为政府合理选择鼓励电商扶贫的补贴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中,电商扶贫供应链存在两种典型模式———“电商+农户”和“电商+合作社+农户”。在“电商+农户”模式下,农户直接与电商对接,收购价由电商决定;在“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农户组建合作社与电商对接,合作社与电商谈判收购价。针对这两种典型模式,本文构建了考虑合作社管理成本和电商社会责任的扶贫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运作机理,提出了农户和电商选择不同模式的市场条件。研究发现:(1)加入合作社后,农户更有意愿扩大种植面积。(2)合作社的管理成本越低或者农户的产出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农户越偏好“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3)只有当电商社会责任感较弱时,农户和电商才有共同偏好,且当合作社的管理成本较低时,双方共同偏好“电商+合作社+农户”模式;而当合作社的管理成本较高时,双方共同偏好“电商+农户”模式;当电商的社会责任感较强时,双方不存在共同偏好。论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好地推动电商扶贫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5.
黄守军  杨俊 《管理科学》2020,23(6):18-44
针对碳减排后普遍存在的发电成本垂直差异电力市场及其显著的大用户电量偏好差异,本文提出概率性电量供给以及与之对应的概率发电,并利用价格杠杆调控发电商低碳发电尤其高发电成本发电机会与供给效能不足.先后构建发电成本内、外生选择下的概率发电模型,求解发电商的电量供给均衡并分析概率发电策略的最优性.最后,将发电成本内生选择模型拓展到分解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概率发电模型.研究发现:相比基准发电,概率发电可以作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发电容量过剩的解决方法,即使在发电成本内生选择时也是可行的;当发电商采用“强”成本差异的发电策略时,引入折中的概率发电会让产品线上成本水平相互更接近,且大用户的消费者剩余得到提高;与此相反,在市场中实施“弱”成本差异发电,发电商利用概率发电则增大成本分离并降低大用户的消费者剩余;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下,当偏好低发电成本电量的大用户对单位发电成本的估价相对于偏好高发电成本电量的大用户对单位发电成本的估价足够高时,概率发电可以以一种管理不利需求状况工具的身份出现.  相似文献   

6.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一项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新兴技术,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利用Cite Space以及VOSviewer对德温特全球专利数据库中的中国CCUS技术专利中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图谱,了解我国在CCUS技术领域的研究进程以及专利技术的发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CCUS技术领域的专利所有权以高等院校为主;(2)我国的CCUS专利技术起步相对较晚,其专利技术数量在2010年后才开始稳步增长;(3)在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存储三个领域中,我国碳存储专利技术数量最多,也较为成熟,而碳利用领域专利技术数量最少,其技术研究尚不成熟,未实现规模化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的背景下,构建了由发电商与售电商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考虑了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与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两种不同情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价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问题。通过比较不同情形下的均衡结果,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相对于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而言,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将有更多的投资量。(2)在发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低于发电商的利润;而在售电商投资可再生能源的情形中,售电商的利润高于发电商的利润。(3)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将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量、电价和电力需求量,从而导致售电商利润会减少,但发电商利润会增加。(4)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的增加使得售电商利润增加,发电商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市场上衍生出了一些在线销售网站。考虑了一个包含电商卖家、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的在线销售系统模型,其中需求依赖于产品价格、平台和物流服务水平。研究了当物流、平台同时决策时,在线销售系统中电商卖家和平台、物流之间的不同市场能力结构问题。考虑了3种不同市场能力的分散决策模型:(1)物流-平台Stackelberg模型;(2)电商Stackelberg模型;(3)Nash模型。相关的均衡解和最优利润被得到。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市场能力结构下,当物流公司和平台同时决策时,即使他们的服务投入不相同,但最优收费相同。市场能力结构对在线销售成员和消费者有重要的影响。对电商而言,当市场能力较高时,会制定较低的零售价格,并获得最多的利润,同时能够提升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当市场能力较低时,电商会制定较高的零售价格,并获得最少的利润。对平台和物流公司而言,当市场能力较高时,会制定比较高的收费,同时付出较少的努力,但并不能获得最高利润,同时会打击消费者的积极性;但是,当市场能力较低时,他们一定获得最少的利润。在Nash模型中,平台和物流公司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同时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整个在线销售系统的总利润也是最多。在物流-平台Stackelberg模型中,平台和物流公司付出的努力最少,而整个在线销售系统的总利润也最少。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个供应商和一个电商平台组成的在线销售系统,在电商平台自有品牌引入决策内生的条件下,研究了平台需求信息共享策略。研究表明:引入自有品牌时,分享需求信息在分销模式下会产生双重边际效应和品牌竞争效应,代销模式下则为收益增加效应和品牌竞争效应。不同销售模式下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具有显著差异,当自有品牌引入固定成本过高或者过低时,分销模式下电商平台偏好保留需求信息,代销模式下偏向共享需求信息;当自有品牌引入固定成本中等且产品替代率较大时,电商平台可以通过需求信息共享偏好反转来推动自有品牌的引入。  相似文献   

10.
考虑由电商平台和供应商组成的二级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通过构建电商平台无/有利他偏好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的定价决策问题。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分析政府补贴、电商平台利他偏好和消费者溯源偏好对可追溯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及系统整体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能力、改善系统整体绩效;消费者溯源偏好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零售价格,但对电商平台利润的影响还与利他偏好程度有关;电商平台的定价策略不仅取决于自身利他偏好,还受到政府补贴和消费者溯源偏好的共同影响;较之作为渠道跟随者的供应商,主导电商平台利润未必总是更高。  相似文献   

11.
成员的互惠利他行为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行为因素,消费者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参考效应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行为因素,本文将三者纳入到一个制造商和一个O2O销售模式的零售商构成的产品-服务供应链中,同时考虑运作模式的内在动态性,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间的微分博弈模型。借助贝尔曼连续型动态规划理论,分析了分散、集中、互惠利他三种决策模式下的制造商质量水平策略、零售商服务水平策略以及供应链系统绩效,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于分散决策模式,互惠利他行为有助于成员制定更高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品牌商誉,获得更大效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并进行了消费者质量和服务水平参考效应、渠道偏好以及成员互惠利他行为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敏感性分析。算例结果表明:1)消费者的参考效应使消费者产生“锚定心理”,导致制造商降低质量水平,零售商降低服务水平,也损害了产品-服务供应链的绩效。消费者的渠道偏好对供应链成员策略和绩效有着重要影响;2)零售商应鼓励消费者进行线上购买产品,并以线下渠道的服务作为销售辅助措施,满足消费者的体验效用;3)成员的互惠利他行为作为一种正向社会偏好能够对分散决策模型下的供应链绩效进行帕累托改进,并且会获得额外的社会福利;4)当且仅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具有纯利他行为偏好,即具有最低回报程度和最高利他程度时,供应链的总利润能够达到集中决策情形。  相似文献   

12.
碳捕捉与封存(CCS)项目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一种新兴减排措施,需要从多维微观视角探究其推广机制。本文将参与主体的碳情绪影响纳入博弈分析框架中,将等级依赖期望效用理论(RDEU)与博弈理论相结合,探究碳情绪影响CCS项目发展的微观作用机制。以国华神木富氧燃烧改造项目为例,仿真模拟了5种异质情绪组合下政府和能源企业的均衡策略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当双方处于理性状态时,能源企业和政府的CCS项目参与意愿都很低,这符合当前国际上CCS项目的发展现状;当双方处于悲观情绪时,悲观情绪越高,政府选择无作为策略和能源企业选择CCS技术改造策略的概率就越大,这是社会资源配置优化的表现;当双方处于乐观情绪时,适度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刺激CCS项目的良性发展,过度乐观的情绪会阻碍CCS项目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碳情绪引导方面提出了管理社会碳情绪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实现CCS项目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运营。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聚焦存货质押模式下银行与第三方物流(3PL)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将3PL公平偏好和能力信息不对称作为重要因素纳入委托监管契约机制设计中,探究二者对银行和3PL决策行为及效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完全理性,3PL的公平偏好提高了物流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和付出的努力水平,且均随公平偏好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2)相较于能力信息对称,3PL能力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物流企业承担的损失比例和付出的努力水平;(3)忽视3PL的公平偏好行为会损害银行的利益,特别是在3PL能力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提供的合同菜单将无法实现有效的信息甄别;(4)当银行考虑3PL公平偏好,则无论其是否存在公平偏好,能力信息对称时3PL只能获得保留效用;而当能力信息不对称时,3PL能够获得信息租金,且随3PL公平偏好程度和能力水平的提高而增加;(5)当3PL能力信息不对称且行业公平收益水平较低时,公平偏好的存在能够同时增加3PL和银行的期望效用,实现“双赢”。研究结果可为存货质押模式下3PL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考虑消费者存在公平偏好且两个制造商分别通过各自的零售商销售相似产品的竞争供应链,并构建三种情形下的博弈论模型,研究了不同的供应链成员采用基于消费者历史购买行为的歧视定价(BBP)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不采用BBP策略相比,1)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制造商利润,但是当消费者公平偏好较大时,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增加零售商利润;2)当制造商和零售商均采用BBP策略会同时增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3)仅零售商使用BBP策略会减小消费者剩余,然而制造商和零售商均使用BBP策略会增加消费者剩余;4)仅零售商采用BBP策略会降低社会福利,当制造商也采用BBP策略会进一步降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为破解不完全信息下平台电商的信用“监管困局”,本研究在平台电商、消费者与政府三元主体联动关系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政府动态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下平台电商与消费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平台电商与消费者之间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在政府监管下,平台电商与消费者通过长期的反复博弈、调整的过程,最终博弈系统演化轨迹呈逐渐收敛的趋势。具体而言,政府动态惩罚机制下,当政府惩罚力度逐渐增加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政府动态激励机制下,当政府对平台电商的激励逐渐增加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大于激励政策力度时,政府实施惩罚性政策但没有激励政策的效果要优于政府实施激励政策但不实施惩罚性政策的效果。而当政府的惩罚力度小于激励政策力度时,政府实施激励政策但不实施惩罚性政策的效果与政府实施惩罚性政策但没有激励政策的效果几乎接近。由此可见,政府应将惩罚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适度监管,以此追求信用监管的动态平衡。另外,消费者对平台电商的声誉评价具有两面性:当消费者对平台电商声誉评价越高时,平台电商倾向于选择“自律”策略;而消费者对平台电商声誉评价越低,平台电商反而倾向于选择“不自律”策略。  相似文献   

16.
考虑产品质量的影响,文章构建了电商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包括不考虑关切的分散决策、电商平台利他偏好关切的分散决策和供应链集中决策模型。然后,求解各种模型的最优决策,探讨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行为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接着,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电商平台利他偏好的影响,最后,用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重视程度的增加能够大幅度提高制造商、电商平台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2)分散决策下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能够提高制造商利润,降低自身利润,但对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影响是先增加后减少;而且当电商平台利他偏好时,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下产品售价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这与传统供应链中"集中决策下售价最低"的结论不同。(3)电商平台服务水平,制造商销售价格和产品质量随着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速率一直变快,但是与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决策存在较大的差距。(4)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行为主要表现为电商平台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虽然有助于供应链的稳定运行,但现实中,电商平台的利他偏好程度一般比较小。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补充完善ECSC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由一个生鲜电商和社区零售店组成的生鲜O2O供应链中,生鲜电商可选择批发模式或佣金模式与社区零售店进行合作。本文考虑价格、保鲜投入水平和增值服务水平影响生鲜农产品需求,分别构建批发模式与佣金模式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新鲜度敏感系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探究了生鲜电商的最优合作模式选择问题。针对生鲜电商和零售店可实现合作模式改善的情形,设计了转移支付契约,分析了合作模式改善对定价、服务和保鲜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佣金率低于(高于)1/2时,若保鲜效率较低,生鲜电商选择佣金(批发)模式,若保鲜效率较高,生鲜电商选择批发(佣金)模式。当保鲜效率很低且服务效率相对较高时,零售店总是更偏好佣金模式,但其要求的佣金率不宜过高,否则生鲜电商会选择对其次优的批发模式。当保鲜效率和服务效率都较低时,合作模式的改善不仅能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改善,还可以使消费者以低价买到优质的生鲜农产品,增加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18.
米捷  林润辉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12):157-166
本文利用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方法和EWA学习模型,研究了不同公平偏好特征下创新主体对不同创新模式选择的问题。通过为Agent赋予四种不同的公平偏好类型:狭义的自利性偏好、竞争性偏好、差异厌恶性偏好和社会福利偏好,观察其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四种创新策略之间的选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创新主体具有狭义的自利性偏好时,封闭式创新和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被选择的比例相当,并且多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被选择的比例。当创新主体具有竞争性偏好时,封闭式创新被选择的比例又明显多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性。当创新主体具有差异厌恶性偏好时,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被选择的比例也会明显减少,同时选择双向型开放式创新的主体基本消失。当创新主体具有社会福利偏好时,双向型开放式创新被选择的比例又会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制造商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只是间接地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反馈意见。本文提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直接作用。通过建立制造商、消费者和中间商的管理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制造商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制造商偏好一致时,消费者信息反馈有助于提高营销渠道管理绩效与消费者利益;当消费者偏好与制造商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考虑电商平台独自承担服务成本还是与再造商共同承担服务成本,同时考虑电商平台是否选择贷款策略解除资金约束,本文构建了资金约束下的电商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对四种决策模型的决策进行分析,给出再造商分担回收服务成本的条件和电商平台选择贷款的条件。文章研究表明:当电商平台存在资金约束时,再造商分担电商平台部分服务成本的同时,也分割了电商平台的部分利润,但是这对双方来说是一种“双赢”的结果。当电商平台不选择贷款策略时,自有资金越多,对再造商越有利;但是当电商平台选择贷款策略时,自有资金越多,对电商平台越有利,对再造商不再产生影响。而且,自有资金越多,再造商分担回收服务成本的比例会减小,回收服务水平提升度会减小。同时开展再造商分担回收服务成本和电商平台向银行贷款两种策略,是解除资金约束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