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大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视程度.由于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带一路”重点省份对倡议实施负有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资源倾斜,形成不同省份之间比较优势的外生差异.以公司并购决策作为获取比较优势的工具,本文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公司跨区域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带来的比较优势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作为并购目标方的吸引力.机制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重点省份公司的融资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当地具有这些比较优势的公司被其他省份公司并购的可能性显著提高,并且并购后公司的融资和“走出去”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目标方比较优势对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收购方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本文研究结果为拓展企业边界来获取政策优惠和资源支持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新的理解,对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及其后续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球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制造成为技术领域的新范式,其所具有的“产消合一”核心特征,为破解中国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将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Staggered DID)探究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产消合一”是智能制造发挥作用的核心路径,其主要通过赋能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条路径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侧赋能企业柔性化生产,在消费侧转变消费者地位并创造新消费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期行业和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并且,智能制造可以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政府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实现动能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估计我国产能利用率以及理解其背后的演化机理是化解当前产能过剩的前提。本文基于纵向产业结构的视角,剖析财政政策扩张对上下游部门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理论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支出扩张对不同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具有显著的差异化影响,在促使上游企业产品价格上升,导致该部门产能扩张的同时,抑制了下游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水平。伴随着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下游产业的需求不足最终导致上游部门出现产能过剩,其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纵向产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基于我国1998Q1~2014Q4的宏观季度数据,本文采用结构方法分别对上下游部门在样本期内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估计,从经验层面验证了纵向产业关联的显著性。反事实分析表明,财政政策与信贷因素是共同导致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逐步淘汰上游部门的过剩产能与着力激活下游部门的经济活力,两者双管齐下方为治理我国产能过剩的标本兼治之道。  相似文献   

4.
企业创新是制度因素、行业因素和企业内部资源因素合力而为的结果。文章借鉴战略三支柱理论,结合制度观、行业观和资源观考察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双元创新平衡的直接影响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和企业财务冗余在其间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提高了参建企业双元创新的平衡能力,并且对民营企业、新兴优势产业企业和外向型节点城市企业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由于竞争效应,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参建企业双元创新平衡能力的促进作用,而财务冗余的增加则因委托代理问题的加剧削弱了两者间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5.
近期,“一带一路”成为热议话题。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开始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关注,它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全球视野,不仅能强化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流,也能为更多民众带去看得见的实惠。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跨越国界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  相似文献   

6.
刘蔓 《科学咨询》2023,(4):118-120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和推进以来,就受到美日印澳的关注、敌视和经济冷战思维外交的战略围堵与遏制。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文献较多且内容丰富,并且对“一带一路”倡议遭遇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挑战的研究已有所涉及,但并未出现关于经济冷战思维系统化的专题研究,存在对经济冷战思维概念模糊、研究深度与广度不够、研究视角过于单一等问题。由于经济冷战思维属于冷战遗留问题的范畴,因此,本文采用冷战遗留视角,厘清经济冷战思维的概念,以便拓展“一带一路”倡议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这一新视角下,本文将相关国家经济冷战思维挑战“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经纬、现实脉络及未来趋势置入当代世界体系衍化与国际格局变迁对立矛盾场域中,设置不同标准对美日印澳经济冷战思维进行分类,透视这些经济冷战思维外交的不同类别及其组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挑战动因和路径及其特点,从而开拓有关“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冷战思维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倡议意义重大,高校肩负人才供给的重要使命。本文阐述“一带一路”倡议对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地方本科高校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其存在问题,从七个方面给出构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人员流动是一个基础却极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采集了东南亚与南亚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中上百万真实的公开简历数据,并通过对其进行文本分析来重构该地区人员流动历史的面板大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对沿线国家人员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及相关投资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沿线国家的人员流动性水平.同时,本文也利用准自然实验的方式,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一步验证了主要结论.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与国际影响的实证理解.同时,本文对线上简历大数据的运用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刘敏  薛伟贤  陈莎 《管理评论》2022,(12):49-59
本文旨在考察“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对各国全球价值链(GVC)地位提升的影响。运用网络分析方法,从联系广度、联系强度和中心性三个维度刻画各国的网络特征,并就贸易网络发展影响各国GVC地位提升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与验证。研究发现:(1)“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各国间的联系广度和联系强度提升显著,中国取代意大利成为网络中心地位最高的国家;(2)各样本国家在“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联系广度、联系强度和中心性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其GVC地位提升;(3)技术外溢、产业转移和规模经济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影响各国GVC地位攀升的重要中介变量。其中,技术外溢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说明技术外溢是“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促进各国GVC升级最重要的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0.
化解产能过剩、提升产能利用率是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测算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了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具有阶段性特征,其波动趋势与经济周期基本一致;与行业和所有制相比,产能过剩问题更多出现在区域层面。可变投入要素价格主导了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呈现正向效应,政府干预对产能利用率呈现负向效应。政府干预会削弱市场调节对产能利用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和市场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均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各因素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应受到区域、所有制、行业异质性的多重制约,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着眼于“一带一路”规划的整体发展愿景,立足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和中国气象服务能力的现实,围绕“帮助域内国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域内国家经济的绿色发展、保障中国气象企业走出去”三方面目标,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气象水文部门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国家级业务单位和相关省、区、市气象局在“一带一路”气象国际合作中承担的建设和服务任务,对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气象服务存在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对“一带一路”区域内已建成的和正在建设中的气象合作平台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梳理。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对统筹协调各机制下的“一带一路”气象合作活动、提升内部协作和外部沟通、积极拓展新的合作平台、创造新的合作机会、指导国内气象部门加强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芳  辛俊勃  施秦  徐嘉 《科学咨询》2023,(12):187-189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在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核心任务。本文从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出发,分析制约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因,并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师资培养机制和加强中外合作、丰富合作办学形式等策略,旨在为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郑登攀  周青  杨伟 《管理评论》2022,34(2):154-165
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出口贸易具有重要影响。为扩大国际市场,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于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出口贸易的正向影响,但是面临“一带一路”国际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技术创新能力之外,市场拓展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不仅分析了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企业“一带一路”出口贸易的影响,而且分析了市场拓展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一带一路”出口贸易,但是过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反而会降低企业的“一带一路”出口贸易,同时市场拓展能力会导致两者间倒U型关系更平缓。最后,企业年龄会提高企业“一带一路”出口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中国上市公司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匹配后的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强;对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较弱,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结论表明,应当构建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环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15.
贾莎 《决策探索》2021,(2):60-61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已经成为英语教学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积淀了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目前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资源传播和文化自信构建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将从“一带一路”背景出发,探讨如何在河南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用英语讲好河南故事的能力,以助力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一带一路”沿线3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二氧化碳释放强度、二氧化硫污染强度、细颗粒物排放强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等重要指标,揭示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产业增加对空气污染无显著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对空气质量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第三产业的一味增加也并不能够消除空气质量的压力。第二、第三产业的偏移是大势所趋;需要采用先进合理技术降低或消解第三产业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建议:促进第二产业绿色发展;重视第三产业的低碳低硫发展;系统构建产能合作网络,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国家产业优势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睿菲 《科学咨询》2022,(2):232-23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着中俄商业贸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俄经贸行业对俄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综合性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公共俄语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高职公共俄语课程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公共俄语课程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高职公共俄语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平  麻磊 《经营与管理》2024,(1):186-192
运用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战略分析,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中内外部环境进行定性测量。结合AHP分析法对传统的SWOT战略分析法进行修正,通过量化分析求出各要素权重及战略力度。使用战略四边形确定环保产业应采用积极的机会型开拓战略,即把握机遇、增强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吸引,提升技术竞争力;健全支持体系,加强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把握政策机遇,创新“走出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140个“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中,选取了41个地理沿线参与国与33个非地理沿线参与国,利用2003—2019年的年度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差分广义矩(GMM)估计方法,分析中国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降债效应。研究表明,中国直接投资对两组参与国均具有减债效果,且效果无明显差异。而相比于地理沿线国,非地理沿线参与国的历史债务对当期债务有更强的正向冲击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中国应坚持对倡议参与国的直接投资,防止倡议参与国落入“债务陷阱”;倡议参与国应采取有效利用外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控制城镇化速率、建立鼓励生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存争议,其背后原因在于可靠产能利用率数据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实证研究缺乏。本文基于生产函数理论,进一步扩展成本函数法的产能测度框架,试图解决要素价格水平变化、成本函数形式单一以及内生性问题导致的测度偏差;同时,借鉴生产率分解框架对产能利用率变动来源进行分解。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需引起重视的结论主要有:(1)并非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产能利用率最低,尚存在89个四位代码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这类典型过剩行业,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政府认定的过剩行业中只有国有企业存在明显过剩;(2)政府文件认定的典型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进入退出以及产能扩张行为均直接推动了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增长,这与现有认识相悖,意味着政府长期在这类行业中推行的产能管制政策需要进一步审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过剩行业的相关事实,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