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靖康二年 (112 7年 )随徽、钦二帝一同虏往金内地者多达 14 0 0 0余人 ,经途中多次分流安置 ,最终于天会八年 (1130年 )抵达五国城者仅为 14 0余人 ,主要包括徽、钦二帝的后妃、诸王子、公主、驸马、近亲郡王、亲近大臣以及侍女、宠婢、厨师等人员 ,其中姓名可考者多达 95人 ,不可考者 4 5人  相似文献   

2.
书讯一则     
日本每夕印刷株式会社出版部最近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为规范(实践)论》一书,这是作者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与其轨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变的朝阳》之后,关于我国政治体制研究的又一新作。作者后记中写道:“从被帝国主义吸血鬼剥削、欺榨的人间地狱中解放出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多亿人民,正朝气蓬勃地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未来而奋斗。本书旨在介绍这历史变动中的一个侧面。”作者赤坂三男,系日本著名现代中国政治研究家,1941年毕业于日本大学,现为该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3.
李衍柱 《阅江学刊》2010,(4):135-142
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最大的革新是精神理念上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文明史观与创作理念的颠覆性和挑战性;二,文史哲交融的大文学观,将议论、历史考评文字作为小说构成要素;三,立足于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形成和确立了"历史发展是文明形态的演进"的审美判断,形象地呈现了民族文明形态演进的轨迹。作者对议论思辨、考证文字的运用,成为《大秦帝国》这一充满生命气息的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有些繁多的考证文字和图示,容易冲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的审美意味;最后的"祭秦论"部分,在与整部作品的情感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性、人物事件的连贯性与加深、提高、升华作品的历史哲学意味方面,缺乏应有的深度和高度,因而,只能作为一篇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存在于世。  相似文献   

4.
徽、钦二帝囚居五国城后 ,每日都在企盼高宗解救的希望中 ,过着单调、孤独而又漫长、凄凉的囚禁生活。他们以读书自慰 ,总结人生得失 ;以写诗对唱自艾 ,描述囚禁生活的苦痛境况。最终经“谋反”诬告的打击 ,在极度失望中相继客死异乡。  相似文献   

5.
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到底谁是中华文明的源流,众说纷纭。然而,从司马迁的《史记》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记载。本文从《史记》的《五帝本纪》中的记载谈起,分析了炎、黄二帝生活的年代,以及他们之间的兼并战争,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炎帝即神农氏,最早建立了大炎帝国,揭开了我国文明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林佩芬的使命感吕智敏在“满族历史与历史小说研讨会”上听了台湾满族籍女作家、历史文学学会秘书长林佩芬女士的发言,深感她是一位治学与创作态度都极为严谨的学者型作家。读了他三卷本一百二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我更为她叩问苍天、上下求索、追...  相似文献   

7.
林晓娜 《东西南北》2014,(12):20-22
王岐山喜欢看书、强调制度设计,曾向下属推荐《日制度与大革命》、《大清相国》等书。《大清相国》是作家王跃文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讲述—代名相陈廷敬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体现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满着济世救民的理想主义情怀。王岐山曾说过:“许多人说我是临危受命、抗击SARS——挽狂澜于既倒,其实我自己很清醒,我知道这是一种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8.
韩玺吾 《唐都学刊》2006,22(3):135-139
周民族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农业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形成了周人定居的农耕文化。作为周文化遗存的《诗经》,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可以从《诗经》所流露出的农业生产的乡土情怀、宗族伦理与宗国感情、以文为本的人文精神,以及基于现实的创作精神上清晰地见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农业文化的诗集,它是中国上古文化诗的总结和艺术升华,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超出了诗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史记》是对近三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总结与弘扬。在这部巨著中,司马迁深刻地总结与大力地弘扬了中华民族崇尚气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与气节风范,并对"游侠"与"刺客"的作用与积极意义进行了深刻的辨证。这种民族精神与气节风范生动地体现在《史记》各种人物传记中,它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苏修叛徒集团大肆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指使御用文人为其侵略扩张政策寻找“历史根据”,“用头脑杜撰历史”的反华叫嚣中,反华长篇历史小说《阿穆尔河(即黑龙江──作者)的里程》(以下简称《里程》)应时地出笼了。这部以“完全尊重历史”为幌子,实则通篇是蹩脚的又臭又长的捏造历史的小说,连载发表在苏修《远东》杂志一九七三年第五、六、七期上。作者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维奇·纳沃洛奇金是该杂志的副主编。 小说以颠倒黑白、歪曲历史的卑劣手法,描写了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利用英法侵略联军向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机,以所…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评吴秀明新著《文学中的历史世界》怀安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兴起已成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续姚雪垠的《李自成》之后,历史小说创作空前活跃,且与历史剧、历史影视一起,汇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面对历史文学的蓬勃...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学者举行《满族历史与历史小说研讨会》1996年9月19日,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暨北京满学会,联合举行海峡两岸专家学者“满族历史与历史小说”研讨会。北京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研究员致开幕词,台湾著名作家、台湾历史文学学会秘书长林佩芬,以“历史...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所长勃罗姆列伊所著《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于1973年问世。1985年该书由李振锡、刘宇端同志译成中文,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引起了我国民族研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从中获益非浅。笔者在拜读了勃罗姆列伊所著的《民族与民族学》一书后,深受启迪,禁不住也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一、民族体与民族社会机体李毅夫同志在《苏联民族研究理论建设》一文中称《民族与民族学》一书中的理论体系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确实有独到之处,为解决当前民族研究中理论上的迷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认为,理论的核心和精华所在,在于“民族体”和“民族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的《铸剑》完成于1926年10月,写的是眉间尺替父报仇的历史故事,是一曲为正义而复仇的壮歌。鲁迅写这篇小说与三.一八惨案有关,严峻的阶级斗争加深了鲁迅对反动统治阶级本质的认识。对于被压迫的民众,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要让爬着的奴隶站起来做人。在鲁迅看来,眉间尺、宴之敖身上潜藏着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千年的生命活力,也是这部新编历史小说凝聚作者理想信念,高扬浪漫主义旗帜,书写火与剑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何光岳同志的《百越源流史》一书于1989年12月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近年来百越民族史研究继《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吴越文化新探》三部专著以后的又一力作。“百越”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越族”的总称,分布在南方及中南半岛这样辽阔的地区,历史前后绵延了数千年。它不仅是组成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而且对缔造祖国的历史和文明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八十年来,学术界虽然有一些学者对越族的源流及其所属的若干分支(如于越、杨越、瓯越、闽越、南越、骆越和山越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集中在“越为禹后”说、土著说以及由此产生的百越同源论与不同源论等的论争。因此,搞清百越民族的源流及其分布,是当前研究百越民族史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深入研究百越民族史的关键所在。何光岳同志作为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的理事,对此有着充分和清醒的认识,本书便是他对中国百越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6.
《赤西蛎太》是志贺直哉作品群中仅有的一篇历史小说,独具特色,此作高超描写了日本武士的使命感、正义感与人性矛盾,歌颂了看重人内心世界的主人公心灵朴直之美。志贺古为今用,以历史事件与人物为素材,深究其历史意义,贬斥“巧诈”,颂扬“拙诚”与正义感。人往往因为所谓“正当目的”这一名义,失去正常的理性、人性与感情,导致悲剧的诞生。改变这种现实,要靠人的良心、理性以及对他人的关怀,这是白桦派骁将志贺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正义主题。  相似文献   

17.
吴颉  滕志朋 《创新》2021,15(2):84-91
广西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地区.历史上,广西各少数民族之间,以及他们与汉民族之间交流密切,文化互通.广西仫佬族"古条歌"《古今对唱》是对民族交融团结的史诗性咏叹.《古今对唱》叙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近现代中国这一个时间跨度无比巨大的历史过程.《古今对唱》歌颂了远古传说故事中的祖先神,也展示了进入文字—文明时代后中华民族的真实历史,记录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也引述了汉民族文字经典中创造的艺术形象.仫佬族非常认同汉民族及其他民族的历史,《古今对唱》等"古条歌"也主要用汉民族语言演唱,而且有意识地在重要的场合演唱,从而起到凝聚民众的作用,形成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古今对唱》呈现了仫佬族等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进程,在当今也成为民族交融团结的见证.  相似文献   

18.
<正> 苏联权威性哲学杂志《哲学问题》的今年第一、二两期用大量篇幅连载了尼古拉·阿列克赛洛维奇·别尔加耶夫的著作《俄罗斯思想》。编辑部在按语中说:“‘俄罗斯思想’这一命题是我国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思想界关注的问题之一。俄罗斯历史命运的特殊性,它在世界上的使命和任务,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与国家和民族的关系——所有这些哲学——历史问题都是俄罗斯思想所集中讨论的。而俄罗斯思想,用别尔加耶夫的话来说,是与‘俄罗斯民族的  相似文献   

19.
评读《天问——明末春秋》阎崇年明清之际是中国社会天崩地解、陵谷巨变的时代。大顺代大明、大清灭大顺,历史裂变,何以诠释?问地不语,仰问苍天。著名学者型青年作家林佩芬,就其间纷繁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编织成历史小说《天问——明末春秋》,分作三卷,一百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研究郭沫若同志的著作相继问世,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但遗憾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郭老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访日这一重要活动却记载极少,即使提到,有的也与事实有些出入。刘德有著《随郭沫若战后访日——回忆与纪实》(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这部长达27万字的新著,生动具体地再现了郭老访日的日日夜夜,是—部珍贵的历史纪实,颇值得人们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