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分析史前艺术发生的模仿说、游戏说和巫术说入手,提出史前艺术的最切近的本质,是艺术活动直接来源于、服务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社会生活,因而原始主体在艺术活动中是寄寓着强烈的实用意识的,在此基础上才诱发了审美意识。文章还认为,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相交织充斥于远古时代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这一现象暗示着史前艺术还具有当时人们传达与交流思想、情感、意志、愿望等的象征性功能或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2.
冰雪艺术美学,就其本源来说,也属于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部门,或者说,是美学范畴中的一个具体门类学科,是从美学中分化出来的既属于物质生活领域又属于精神生活领域的一个实用性的分支。  相似文献   

3.
论艺术与城市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代表着城市文明的最高本质,是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的东西。在城市文明的更高发展目标与阶段上,可以发现作为美的直接表现形式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的本质联系。艺术是文明的象征,历史上每一个辉煌的文明,都创造出了属于自身的伟大艺术。艺术可以使我们摆脱与世界的实用的功利性关系,实用性是不自由的,功利性是不愉快的。在文明时代中,正是由于各种物质性力量的片面发展,使人类的理性需要彻底抑制了感性的需要,这是文明人生活格外沉重、不自由、不愉快的根源。要想改变或减轻文明的异化,首先需要改变轻视艺术的实用主义态度,承认艺术与审美价值,与人类创造的其他文化形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艺术与城市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艺术是区别城市与乡村的一个重要尺度,对审美与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别,作为城市文明更高发展成果的当代都市文明对艺术本身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对于当代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现实运作机制,充分发挥“艺术之城”建设对上海、“艺术之都”建设对长三角都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引导与带动作用,使上海与长三角都市群摆脱其“经济发达,文化简单”的初级文明形态,并对中国城市的全面发展起到某种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艺术直觉与艺术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炳社 《唐都学刊》2005,21(1):151-155
艺术直觉就是主体不借助于逻辑思维程序和经验积累 ,直接洞察某一现象的社会涵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能力。艺术家具有这种特别敏锐的生活洞察力。艺术直觉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感性性和情感性、模糊性和转化性、直接性和整体性。艺术直觉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在艺术创造的实施阶段 ,艺术直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艺术活动过程中 ,艺术直觉是在隐存状态中协助艺术家进行理性认识的。艺术直觉能够以“思维的感觉”帮助艺术家迅速准确地把握审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 ,并能够以“直接领悟”审美客体本质 ,帮助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5.
宗教、艺术和哲学,是人心灵的文化形式。人通过与宗教、艺术和哲学中的感觉、情感和意义进行“对话”,使人与宗教、艺术和哲学的关系成为一种灵魂问答、思想共鸣和心灵对话的关系。感觉世界是人的宗教、艺术和哲学之寓所。神秘感是宗教形成的始点和宗教传达的发端,通感是艺术的创作源泉,崇高感是哲学世界的一个属性。人通过宗教、艺术和哲学来体悟、表达和表征人的情感世界。人的情感在宗教中被赋予与神相感知的作用,一切都是对神的情感的回响;艺术是人对情感世界的体验,艺术本质上就是实践着的人的生命艺术;人的情感是哲学思想的依据,哲学世界是反思性的情感世界,情感世界是体验哲理的思想世界。人的心灵是一个意义系统,宗教、艺术和哲学作为这个系统中的不同文本,它们构筑了这个系统的整体意义。在宗教中,人的意义不能是出离于神的意义之存在。只有透过神,人的意义才被透见为一种意义。真理是人作为存在物存在的本真意义,艺术是真理之寓所,艺术使人得以平衡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艺术于自身中包含着使人之生命蓬勃向上的力量。意义世界是哲学之存在的真正问题域。人之生命存在本身迫使人们去追问意义,生命存在本身通过人对意义的追问表征人自身存在。  相似文献   

6.
叙事是中国古代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在李白诗歌中,部分诗作的叙事性非常明显,更不乏有名的叙事之作.李白诗歌的叙事艺术,具有叙事手法多元性、叙事语言多样性、叙事视角多维性、叙事风格多重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奇迹的艺术     
正路易斯·布尔茹瓦(Louise Bourgeois)一再强调:"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但她著名的大蜘蛛雕塑还是常让人联想到达利,以及那些擅长描绘梦境的超现实主义者。作为享誉国际的美国艺术家,布尔茹瓦98年的艺术人生中,为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奇迹。路易斯·布尔茹瓦生于巴黎,25岁时才学习艺术。1938年,她与美国艺术史学家罗伯特·戈德华特(Robert Goldwater)结婚,并移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的地方改革开放卓有成效而有的地方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艺术水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反复强调,要“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并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我们要认真领会这些话的深刻意义,结合总结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中努力学会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带头干、允许看、不争论”的领导艺术.一.“带头干”的艺术 各级党委领导同志要带头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服装的传统特色。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衣着打扮。侗族侗锦艺术图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在整体服装结构的整体艺术设计过程中,注入侗族侗锦艺术图案元素具有着特殊的美学意义。侗族侗锦艺术图案元素是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悠久文化,所以服装行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设计要素来提高现代服装设计的品味,进一步凸显中国侗族侗锦艺术图案的文化特色,为现代服装设计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为我国服装行业在国际服装市场上增添了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围城》艺术魅力的哲学思考杨懿斐对一部作品的最高评价莫过于说它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即它可以打破时间的界限,冲决空间的阻隔,永远拥有读者。钱钟书的《围城》当属于此类作品。本文试图以读者的接受为方法论,对《围城》的艺术魅力进行一番哲学意义上的探索。一、...  相似文献   

11.
解释学是在否定古典哲学的实体一本体论以及建筑于其上的认识论的前提下产生的.解释学认为存在不是作为实体,而是作为被主体所解释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对象呈现出来的;认识不是对实体及其属性的反映,而是创造意义的解释活动。解释受制于主体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带有历史性,并且以合法的“偏见”为前提,而所谓的纯客观的、终极的认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艺术观。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世界(存在)的意义的创造和解释。存在的意义是解释的对象和产物,解释的不同水平就产生了现实与艺术的区分。艺术…  相似文献   

12.
<正>画如其人。姜中立的油画就像他的指纹,与生俱来,绝世仅有。自然、清新、睿智之美,可赏、可鉴、可读;然而,别人却无法临摹,不能复制;因为这天机云锦、个中妙秘,只属于画家姜中立。——秦征(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油画家)姜中立教授的新具象油画"凝固系列",体现了新的艺术观念及审美取向,表现形式独特,色彩厚重宁静,作品具有雕塑感,这是对具象油画的一种创意,是难能可贵的。我喜欢他的艺术,给人以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造中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艺术领域中有许多复杂的现象,需要我们去解释。艺术直觉就属于需要我们去解释的一种复杂现象。 在对待艺术直觉问题上,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两种相反的态度:西方学者和艺术家很看重它,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对它持否定态度;在创作  相似文献   

14.
谈到“为艺术而艺术”,人们便会联想到O.王尔德,但如果只同王尔德联系起来,那么我们便会无视过去和现在的许多其他审美理论。审美观念一旦确立,本身便具有了生命力并影响着今日的文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习惯地把这种观念同王尔德联系在一起,我们也就看不清“为艺术而艺术”的理论在多大程度上统治了北美的大学。审美观念使我们既矛盾又不安:一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互不相识的老人在花鸟市场里对花草盆景谈得挺热乎;一部优秀影片会获得各国观众的感情共鸣。这种现象表明了,艺术能打破个性间、情感间和地理间的局限,使人们产生共同的感受、情绪和语言,从而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艺术为什么会有这种社会沟通的功能呢?这是因为艺术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整个社会和大自然中,无不存在着线条、色彩、韵味、节奏、语言、心灵、动作的美学意义,并且只要是社会的人,无不在处处感受着这些。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人们欣赏艺术,先由欣赏者与艺术品或艺术家发生沟通。艺术被个体接受后,还要与别的人们沟通。这种沟通因为它的广泛性,才使艺术的社会沟通功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正由于艺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所以艺术与社会的沟通随时都在进行,只不过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罢了。城里的小孩可以去听音乐会,农村小孩可以听大人唱民歌,虽然途径不同,但对音乐的审美感受能力同样得到培养,使相互的情感、思想得到了沟通。许多沟通形式由于进行的反复性和广泛性,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模式被固定下来,如欢迎国宾时  相似文献   

16.
一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两千多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一个又一个假说记录着探寻的轨迹,构成不断演化发展的艺术本质认识史。回顾这一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往往偏重考察诸多假说的差异而忽略它们的共同。试以不少论者乐于提及的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学思想中的“艺术摹仿说”和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艺术表现说”为例,人们往往强调前者主张艺术是客观世界的摹仿和再现,后者主张艺术是主观世界情感的抒发和表现,似乎一为客观,一为主观,二者截然对立。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两种看来迥乎不同的艺术本质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一致性。其实无论古希腊的艺术摹仿自然也好,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诗缘情”也好,这里的摹仿  相似文献   

17.
正观念艺术是一个大的门类,细分的话,还可以分为很多小的门类。其中有我们比较熟知的,如装置品、摄影、行为等,也有一般人不太了解的,如介入品、文献、文字等。后者虽然在最初观念艺术被确定时占据着不小的位置,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从事这些门类的艺术家越来越少。观念艺术的意义本就难懂,而所谓介入品、文献、文字更是其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也就难怪如今小众到很多人都从未听说的地步。  相似文献   

18.
插图,是从属于书籍整体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籍装帧设计者必须掌握的艺术技巧。优秀的插图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因此,插图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在高科技的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美学与视觉艺术的变革必然带来插图艺术自身的改变,现...  相似文献   

19.
安星燕 《社科纵横》2006,21(6):122-123
本文主要论述了民族艺术是人们情感的对象化,通过艺术能够唤醒、表现、再现某种情感的作用。民族艺术具有符号功能和美感。民族心理是因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生产方式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其思想、观念、情绪情感的艺术,也必须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孙薇 《学习与探索》2012,(7):139-141
浪漫主义艺术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叶风行于欧洲大陆的一场艺术运动。浪漫主义艺术强调个性、主观性、激情和想象,浪漫主义艺术家们崇尚天才,反叛对规范性的模仿,追求唯美、自由和超越性。"美的艺术"从传统的艺术概念中独立出来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和功用,美的艺术就是天才的艺术。浪漫主义运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却是一场波及全欧洲的一次文化和艺术思潮,它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基石、伟大的作品、传奇的艺术家和旺盛的生命力在历史和人的心灵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