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口学刊》2019,(1):101-112
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测算具有重要影响,而不同数据来源的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以经过模型生命表调整的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所计算的生命表为基础,以2010年人口普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15年CHARLS数据和2014年CLHLS数据为资料来源,探讨老年人口分年龄失能状况及其对健康预期寿命测算结果的影响。老年人失能率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健康预期寿命及其性别年龄模式。无论是失能的主观评价指标还是客观评价指标,不同数据来源的高龄老人失能率差别较大;CHARLS数据中高龄老人失能率偏倚原因可能产生于调查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而非样本规模较小;CLHLS和CHARLS中的问卷访题设计也是影响失能程度判别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理论和应用层面上探讨我国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逐步形成共识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是把握老年人口的照料服务需求、规划未来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依据。然而在这一问题上,国内已有的数据和研究并未达成一致。文章从失能状态的评判标准着手、对各项调查中获得的对失能老年人规模和比例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获得对中国老年人失能规模和失能率的合理推断。对3项老年专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专项调查普遍采用操作性较强的KATZ量表对老年人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据此方法得到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失能率在10.48%~13.31%之间。为进一步确定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及变化规律,笔者建议在未来相关调查研究中,统一测量方法,并增大样本规模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数量,提高样本区域分布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以1982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年龄别受教育模式、 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为主要测量方法,分析中国高等教育人口总量、 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递进人口预测模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 结构和变动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年龄人口总量进入下降阶段.各年龄队列之间人口规模从差距巨大,向差距显著缩小转变.预计今后高等教育年龄人口规模将持续稳定下降,人口规模从2015年的12849.16万人下降到2035年的9114.74万人,比2015年减少3700多万人,下降幅度接近1/3.未来的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预计2020年之前高等教育年龄人口在校规模处于下降趋势,2015年至2020年保持在3000万—4000万之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与失能率快速上升。文章使用CHARLS2011~2020年调查数据构建健康状态转移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口的健康状态转移规律,并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对中老年人失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慢性病(并发症)→失能”是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的一般规律,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由健康状态转移至慢性病状态的概率持续上升,75岁以后超过50%;由慢性病状态转移至失能状态的概率远高于自然失能的概率,全生命周期防控慢性病是预防老年人失能的重要途径。慢性病综合防控通过提高个体健康监测概率、提升慢性病知晓率和加强慢性病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失能概率和失能程度;在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服务质量偏低的地区,失能预防效果更加显著。文章结论能够为失能预防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导致失能老人的基数巨大,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料,借助外部护理服务来弥补自身失去的生理机能,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由于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等因素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不足,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的考验。适时掌握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测算未来我国分城乡失能老人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需求、成本与供给预算的依据。本文从分析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基本状况入手,进而测算出未来我国分城乡失能老人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据测算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失能人口约为1 563万人,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约330万人。2054年我国失能老人总量将达到峰值约4 300万人,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约1 600万。失能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现阶段的1.15%上升到2054年的3.1%,2054年之后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失能评估机构以及专门护理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和居家护理服务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新审视农村劳动力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在2021—2050年间的变化趋势,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资源,准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七普”和历年人口相关数据为基础,以历年分孩次生育率和联合国总结的发展中国家生育模式经验来设置生育水平参数,以分不同时段的城镇化率变化模型设置农村人口迁出率参数,以分迁移原因的迁移数据模拟农村人口的迁移模式,采用经典的基于队列的人口预测方法,对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规模持续下降,2035年、2050年分别降至2.04亿、1.20亿,仍存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分布失调,将面临间断性的年龄结构断层;劳动力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到2035年将有1910万被动不婚人群,且随着时间推移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劳动力抚养负担持续增加,但2022—2028年仍是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机遇期。由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总体上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与局部上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断层的矛盾,畅通劳动力人口双向流动的渠道,也要关注农村男性受到婚姻挤压所可能引发的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7.
以ICF理论框架的交互影响理念为依据,从多维度视角构建了失能测度指标体系。首先,通过赋值法,得到多维度下的失能总分,依据得分将其划分为重度失能、偏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及健康五种功能状态,构造死亡概率模型及失能状态转移概率模型,结果显示,失能分级标准是可靠的。其次,利用CLHLS数据库2011年及2014年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构造多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实证测算了多状态失能转移概率;借助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算了中国65岁及以上失能人口规模、各状态维持时间及预期寿命等。结果显示,初始健康的老人三年期转移概率维持在健康的概率最高,其死亡率也最低;而初始状态为重度失能的老人死亡率最高,其维持重度失能及转移到偏重度等失能状态的概率也最高。研究结论表明,直接依据数据的失能状态转移概率测算比建模估计要准确;基于多状态转移概率矩阵评估的失能规模、预期寿命等均比已有分级测度结果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对失能老人的养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93%的失能老人都属于80岁及以上年龄组,女性失能老人的数量是男性失能老人的2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来自子女供给的占66%,来自政府和社团支持的仅占6%,77%的失能老人表示能满足生活需求。失能老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为79%,但养老保险仅占18%。在照顾主体方面,88%的照顾来自家庭内部,54%的失能老人表示现有的照顾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方面,87%的失能老人选择与家人同住,近60%的失能老人倾向于与子女一起居住,其居住意愿受失能老人的年龄、失能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ADL)为测量指标,使用"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分析在1998-2014年期间去世的老年人群临终前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轨迹。作者利用组基轨迹模型对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过程分别进行拟合,发现老年人在临终前的生活自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并归纳出三种变化轨迹:生活自理能力完好型、快速发展型和缓慢下降型。研究发现生命历程早期阶段的经历、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年龄效应和队列效应都会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衰退轨迹产生显著影响。增龄带来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老年人临终前的失能风险及其持续时间增加,而较晚的出生队列在临终前出现长时间失能的可能性较低。在三类轨迹中,自理能力缓慢下降型轨迹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而该类型的出现概率是影响失能老年人照料负担的主要因素,由此也证明了除去年龄效应与性别差异之外,由社会经济状况、健康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合力产生的健康保护作用将会在失能老年人照料负担增长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研究还发现老年女性在临终前会面临更高的失能风险和更长时间的失能存活期,其生活自理能力变化过程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段培新 《中国人口科学》2015,(3):90-98,127,128
文章以经济困难和生活自理困难("双困")老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Markov模型构建老年人失能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未来上海市"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和老年照护社会救助费用。预测结果表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数量增速逐渐放缓,但"双困"老人在失能老年人中的比例并未减少,其平均增速高于失能老年人的平均增速。根据预测,若将救助对象的收入条件限制放宽到低保标准的2.5倍,所需照护费用是以低保为救助条件所需费用的3倍。日益增长的"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和照护救助费用意味着未来老年照护社会救助需求巨大。文章认为,解决"双困"老人照护需求,需将老年照护社会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中,构建完整的老年照护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健康预期寿命增长滞后于预期寿命增长,中国老年失能问题严重,特别是女性老人的失能比例更高。但现有研究对老年失能性别差异的社会机制认识不足。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口外流使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妻与子女分开生活。以往对失能老人的研究集中在个体或者代际层面,少有以老年夫妻为主体的研究,忽视了老年夫妻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失能性别分化。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和2018年数据分析老人失能情况对其配偶存在的溢出效应以及该效应在机制和结果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丈夫失能会显著提高女性老人的失能风险,而男性老人的失能风险却未显著受到妻子失能的影响。受照料的性别文化影响,尽管女性老人失能比例更高,但其在失能配偶照料上投入的时间要比男性老人长。此外,丈夫失能会对老年夫妻家庭经济水平造成负面影响,妻子失能则没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性别要素贯穿老年失能分化过程中,并通过照料和收入两种社会机制导致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更易受到配偶失能的影响。因此,失能老人相关的家庭安排和政策设计有必要考虑老年夫妻间的依存关系,特别要关注老年女性可能因老伴失能而面临的一系列生存困境。建议以长期护理保险和家庭照料补贴...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考察失能老人的照护特征、照护效果及其变化趋势,并实证分析照护特征对失能老人照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8年间,老年人的失能率介于22%-27%,平均失能率为24.73%,失能率水平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女性、高龄、城镇、丧偶、东部老年人的失能率相对更高。(2)子女及其配偶是失能老人照护的主要供给者和支付者,但社会化服务和老年福利制度的作用不断增强,失能老人每周平均照护支出和照护时长分别为491.26元和52.77个小时,照护支出增长迅速。(3)失能老人的照护效果总体较好,平均得分为81.66分(分值范围:60-100分),大致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失能老年人群的照护效果存在较大差异。(4)照护人员、照护费用来源、照护支出、照护时长等照护特征是影响失能老人照护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认为,大力发展社会化照护服务和老年福利制度、建立照护成本分摊机制、实施差别化的照护政策是未来构建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8年4期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以“有配偶”和“无配偶”作为两种基本婚姻状况,利用插值马尔科夫链方法,测算65~99岁老年人口不同健康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平均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及其占余寿比重,并预测其2016~2030年的失能率。结果显示,无配偶老年人口失能-健康转移概率、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均低于有配偶者,但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较高;女性老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较长,但健康预期寿命占余寿比重较低,队列失能率较高;2016~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失能率呈上升态势,在2026年前后将达到稳定状态;无配偶、高龄和女性老年人口是未来失能的高危人群。可见,婚姻状况会对老年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产生重要影响,有配偶对老年人口健康维持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研究失能对主观福利的影响、评估失能的福利损失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指数作为主观福利的衡量指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失能对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失能老年人和健全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差别,失能解释抑郁指数差异的相对贡献率高达31.87%,失能解释生活满意度差异的相对贡献率为10.05%;基于双重差分的估计结果表明,失能对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失能使得老年人抑郁指数增加17.3%~18.0%,生活满意度下降2.2%~2.6%,并且这一负面影响对农村、女性、65岁以上、独居和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的影响更大。此外,康复对失能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存在显著的正面影响。文章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应加强失能预防、失能康复以及重点关注农村、女性、65岁以上、独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人口的预期寿命和年龄死亡模式是评估人口健康水平、掌握人口发展规律的重要指标。人口普查为掌握年龄死亡模式的变动特点和人口预期寿命水平提供了基础数据,然而根据以往研究文献和对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人口普查所获得的死亡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需要对这一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和修正。为此,本文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死亡特点对布拉斯-罗吉特模型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符合观察年份的死亡模式,获得模型参数,进而实现对2010-2020年死亡数据的校正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人口普查获得的死亡数据中低龄组男性漏报率高于女性,0-9岁男性平均漏报率为75.33%,女性为57.69%,男婴死亡漏报率为85.08%,女婴死亡漏报率为77.80%;70-90岁高龄组死亡漏报率男性平均为22.55%,女性为20.75%,90岁及以上的死亡漏报比较低;老年阶段男性漏报率普遍高于女性。2010年婴儿死亡概率为21.15‰,2020年为8.80‰;2010年出生预期寿命为74.82岁,2020年为78.21岁,10年间预期寿命增长了3.39岁。通过比较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年龄死亡模式呈现“低龄降低,中龄平稳,中高龄先缓升后陡升,高龄略有回降”的变动态势。这表明进入老龄前期人口死亡概率降低带来一个虚弱累积的过程,达到一定年龄(70-80岁)后,老化速度就会加快虚弱累积的效应,带来更高年龄组失能或死亡概率的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2010~2060年人口预测数据显示,欧盟27国人口总量预计从2010年的5.01亿增加到2035年的5.25亿,并于2040年左右达到峰值5.26亿,此后将逐渐下降,到2060年降至5.17亿。欧盟27国人口结构预计也将继续老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  相似文献   

19.
谁在养活中国2.6亿多老年人口?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最基础的问题。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构成比例发生重大转变:离退休金/养老金跃居首位(34.7%),首次超过家庭其他成员供养(32.7%),劳动收入位列第三(22.0%)。全国以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有1.16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9160.8万人。从1994年到2020年,不分性别、城乡和地区,老年人口主要生活来源的发展趋势是,相对较快的弱家庭化和相对较慢的强社会化相向而行。普查数据表明,享有养老金老年人群存活率几乎是不享有的老年人群的2倍。健康、婚姻和居住状况与老年人生活来源密切相关。养老从个体、家庭逐步转移到社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表现,随之而来的风险防控还需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趋势及原因 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出生率较长时间大幅度下降,出生人数的减少和少儿人口所占比例的降低,使得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已不声不响地由年轻型跨入成年型初期,并将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1982年普查全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4927万,按照人口年龄构成推移,1990年可增加到7398万,2000年为8648万,2010年10542万,2020年15093万,2030年19816万,2040年25653万。大致的趋势是:以1982年老年人口绝对数量作基数,28年后可翻一番,再过20年再翻一番,到2040年达到最高峰值时老年人口数量为1982年的5.2倍,净增2亿多。其数量之大,相当于1980年世界老年人口数量之和,或接近于届时所有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数量之和。与此相适应,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1982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