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梁安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3):60-63
西汉政府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拉开了中西交通的帷幕,通过在西域屯田并设立西域都护府,保证了中西使者的往来和商人贸易活动的进行,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及把新疆地区纳入我国版图奠定了基础,但客观上对西域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相似文献
2.
刘运动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6):12-14
西汉王朝为打击匈奴而通使西域。为了使西域诸国与匈奴断绝关系,和西汉王朝一起攻打匈奴,达到断匈奴"右臂"的目地,西汉对西域诸国进行了经济文化渗透。匈奴在汉武帝的打击下,对汉朝称臣;汉王朝为巩固汉匈的君臣关系,对匈奴进行了经济文化渗透。 相似文献
3.
杜庆军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89-91
西汉时期,在西域发生了三次著名的矫制事件。本始三年,常惠擅自征兵攻龟兹,宣帝为抑制霍光势力,未赏罚常惠。元康元年,冯奉世矫制发兵平定莎车。因儒生势力的牵制,冯奉世未封侯。建昭三年,陈汤矫制发兵诛杀郅支单于。此时保守势力占统治,使陈汤最终被免为庶人。他们三人建奇功于异域,却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对这三次矫制事件的分析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晰、更加准确地把握西汉的西域政策。 相似文献
4.
贾文丽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5-69
公元123年,北匈奴联合车师频繁侵扰汉朝河西四郡。敦煌太守张珰在朝中保守派势力占上风的情况下,勇于上书,策略性地提出解决西域问题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主张立即进兵蒲类海讨伐北匈奴,中策为屯驻柳中的延缓之计,下策是放弃交河城。汉朝政府经过慎重抉择,最终采纳中策。张珰三策为汉朝政府正确决策及时提供可行方案,阻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对有效推动西域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西汉敦煌郡阳关、玉门关的命名与设置布局应是仿照中原关隘布局而来的,即复制或者移植了中原地区的关隘名称与布局。而悬泉汉简所载“敦煌塞”很可能就是指阳关一带的边塞,也即阳关都尉所辖边塞。阳关是西汉中原前往西域地区使用最多的关隘。西汉敦煌郡九置组成的邮驿系统向东可通达长安,向西从最西端的龙勒置就近经由阳关出塞,又经文候鄣可抵达鄯善国伊循城,至此连接西域南道。这条阳关通道相对玉门关通道更便于通行,因而,阳关通道是文书传送之路,也是戍卒、施刑士来往之路,还是西汉与西域间通使、通商之路。因此,阳关应当是为了与西域诸国通使通商需要而设置的关隘,此后成为西汉中原与西域交流交往交融的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6.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
秦汉王朝对岭南地区越人的战争,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战争,从客观效果来看,战争总体上起到了一种开路的作用。伴随着战争的影响,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开发,大大加快了岭南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进程。第一时期的战争给岭南地区带来的主要是政治影响,即把岭南纳入内地王朝的正式版图,使之与内地在政治制度上保持一致,即是解决岭南地区的政治归属问题。第二时期的战争影响除具有巩固政治影响的作用以外,更多地显示出了经济、文化上的影响,即改变岭南地区原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原始习俗。 相似文献
7.
王称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2):55-60
清代前期西域处在准噶尔的统治之下,是当时清朝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边疆问题。清朝前期一直致力于对西域即准噶尔的经营,雍正朝是清朝统一西域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雍正朝对准噶尔的经营政策的变化经历了采取守势以维护边疆稳定和平、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及和谈划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李大龙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0,(5):14-18
文章对两汉三朝在经营西域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做了探讨。认为决定经营成败的首要因素是统治者对西域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政策中则因俗而治、屯田、对动乱镇压是否果断、是否拥有一批素质很高的官员队伍等都是值得关注的主要因素;国力强盛是这些政策是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可靠保障,而中原地区稳定是国力增强的必要条件,同时由于西域依靠河西走廊和内地联系,今甘青地区的稳定由此也成为影响西域治理大局的基础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大雄峰,为开拓和缔造我们伟大的国家,创造灿烂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成就了非凡业绩,做出了卓越贡献。汉唐两朝在开拓经营西域的历史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们为塑造中华大国强国的光辉形象,发挥了主力军的历史作用。这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西域”名义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子今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西域名号的使用,在《史记》中已经有所反映。以为西域始见于《汉书.西域传》或者得名于西汉宣帝时期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匈奴早期在对西域地方的控制中据有优势地位。于是有匈奴西域的方位代号,史称皆在匈奴之西。汉武帝时代汉与匈奴的实力对比扭转之后,汉帝国的西域阨以玉门﹑阳关。以为西域就是西国的认识,是有历史依据的。汉代文献可见所谓西域、东域、北域、南域,都是指民族结构成分复杂,中原文化影响薄弱,中央政权行政力量已经介入,却不能有效全面地施行控制的边远地方。徐松以所谓界中国之西理解西域名义的准确内涵,可能是比较合理的。由此对于汉王朝与西域的外交关系和军事关系,汉王朝与西北的边疆问题和民族问题,才可以获得接近历史真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汉郅支城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1):25-34
郅支城之战,是西汉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对汉匈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学术界少有论及。本文就该次战争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以及对其主要领导者陈汤的评价,进行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汉朝时期西域的汉族及其对开发建设西域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4):101-106
汉族是西域的古老民族之一。据我国史籍明确记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族通过联姻、屯垦戍边、出使经商、任职等途径大量入居西域,从而改变了西域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并为推动西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西域与祖国内地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西汉时期,淮海地区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区域市场。地区性商业中心的形成,发达和完善的商品生产基地,稳定的商品消费市场,庞大有效的交通运输系统促进了淮海区域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汉代通西域,输入了大量西域文化,增加了文化活力,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全新的西域意象及神奇的西域艺术成为文人表现的兴趣。汉代人言说西域的方式,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融合大量传说、神话,加以夸饰、想象,极大地提升了文学创造力,为文人描绘奇异国度及仙境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促进了地理博物小说的兴起。张骞等人到达传说中西王母的生活地,广泛传播了西王母传说,是爱好求仙的武帝与西王母相会的现实依据,大大丰富了西王母故事。 相似文献
15.
河南两汉诸郡国的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化区域不断地变迁。西汉文化发达的河南、河内、梁国等郡国,到东汉就转移到了南阳、汝南、颍川、陈留等郡,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域。文化区域的变迁主要是由各郡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地位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孙少华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2):102-111
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的召开以及与此相关的《盐铁论》一书的产生,有着长久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盐铁政策屡有变化,这必然带来经济形态的转型。这种变化进一步给当时的学术与文学政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当时学术与文学的生态及消长。 相似文献
17.
两汉时期的治羌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周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2):207-211
羌族是两汉时期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汉王朝对羌族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西汉采取了“隔绝羌胡”、恩威并施等政策,其核心是围绕“隔绝羌胡”展开的;东汉采取了强制内徙、以夷治夷、武力征伐等政策,其核心是以武力征伐为主。正是由于西汉实施了正确的治羌政策,才使得西汉的西北边疆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集中力量解决西汉最大的边患———匈奴;也正是由于东汉实施了错误的治羌政策,才出现了贯穿于整个东汉始末的“羌祸”,并最终使“羌祸”成为东汉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7-21
西域屯垦的兴盛与西域气候、生态的变化紧密相关。伴随着全球气候状况的周期性变化,西域气候、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了一系列阶段性特征,深刻地影响到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产方式。汉唐时期西域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客观上促进了西域屯垦的发展兴盛。但同时由于西域气候的阶段变化和屯垦的时兴时废,给西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