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论把所有制作为资源配置手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看 ,生产资料所有制同计划和市场一样 ,是社会配置其资源的一种手段或方式 ,而不是决定社会制度的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最根本因素是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执政党的性质及其价值观。国家公有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国家所有制应当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其规模应当缩小到与生产公共产品的需要相适应 ,但这绝不意味着全部非国有化。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中性是竞争中性的核心内涵,主要在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两大场景下展开。随着竞争中性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国内针对所有制中性的质疑开始升温,理由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其违反我国《宪法》规定;二是认为其有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表明:在规范层面,我国的“经济宪法”具有层次性逻辑结构,竞争中性语境下的所有制中性不仅契合总纲性经济制度条款,而且与次级和配套经济制度条款不冲突;在理论层面,所有制中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所有制中性并非否定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只是追求商业领域的公平竞争。因此,需要避免对所有制中性的误读,基于我国“经济宪法”开展制度构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不是市场机制决定是否发展混合所有制,而是我国利益关系的改革和调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来实现。虽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所有制性质不同,但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它们拥有共同的法人财产权,产权之间是资本与资本的关系,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原则进行经营管理。要保证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必须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政府、市场与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种机械组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须进一步认清和理顺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4.
评价一种所有制形式及其结构是否优越,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将不断下降。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将越来越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已取得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发展速度仍将快于公有制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们必须从经济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和把握所有制的性质,不能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所有制自身没有存在形式,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都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绝大多数所有制实现形式都是具有制度属性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是公有制借以实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要科学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质上是“以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为主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所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国有经济功能及产权理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有力地指导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抓大放小”的战略调整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实践,促进了国有经济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非公有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有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目前国有经济改革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尚待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需要基于实践、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创新的指导。坚持理论上的创新是实现国有经济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混合所有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形式,而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融合的产物.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股份制作为组织和运营形态.在股份制经济组织内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企业法人资本、职工个人资本及社会公众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些不同的产权主体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体说来,就是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成分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发挥国有经济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在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二)在现阶段,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三)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四)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五)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的这些内容,蕴含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所有制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报告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有利于”的论述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原理为依据,立足全国改革发展的大局,对河南省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研究报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了综合比较,坚持用数据支撑观点,从对现实所有制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得出结论。研究报告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全国各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看河南的所有制结构。主要对全国各省份、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进行了比较,从而找出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在全国的位次。第二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演进的纵向比较。主要对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构成变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继续优化河南所有制结构的有关认识和观点。第三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的行业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其他经济成分在河南工业40 个行业中的布局、作用及各自所处地位的变化。第四部分,河南省所有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调整优化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所以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着眼于搞活每一家国有企业,而不是着眼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应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注重提高作为整体的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这一调整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改组.  相似文献   

11.
对国有企业实行重组改制,主辅分离,是对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一个重要举措。存续企业的生存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存续企业必须及早谋划,做好走向市场、独立生存发展的准备。当前,应利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做文章,争取尽快走上一条适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的有前景、有后劲的良性发展道路。 所谓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是指针对我们国家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高,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现实,在坚持以国有、集体等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和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在马克思之先,人们仅重视实际所有权而没有所有制的概念。马克思重视具体的所有制问题但没有所有制一般。斯大林把马克思有关所有制的论述简单化和教条化,并在此理论指导下不顾生产条件的制约,把社会主义的丰富的实践归结成以所有制为唯一内容的社会革命,形成了以传统的国家所有制为主的简单的公有制社会。党的十五大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在有关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方面,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也能够多样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的所有制理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具有直接的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志勇 《江汉论坛》2004,48(1):24-28
本文认为,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为了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使自身有一个量上的限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制度,或者更确切地说,所有制是人类社会为了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使自身有一个量上的限定而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的抽象和总和;人类社会需要有一个使自身在处理每一件与社会有关的客体时有一个量上的限定的原因是,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劳动能力和消费能力以及所能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生产活动和消费娱乐等活动又是由该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分别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蒋艳 《学术论坛》2001,(4):82-85
通过资源配置效率分析,可以了解所有制结构效益的状况.文章用数量分析法研究了广西工业、建筑业、商业三大部门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对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认为这三大部门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的总体情况是非公有制经济较好,其次是集体经济,再次是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是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高级形式。建立和完善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上的逻辑支持;并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同时确保生产效率以实现生产力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媒体操作的两种观点,在学界存在认识上的重大分歧。一是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国有经济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有体制冲突,主张90%的国企彻底民营化,其余逐步稀释国有股(直至零);二是用市场的决定作用否定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虚构我国意识形态深藏着“苏联模式”,是“深化改革的障碍”。文章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步打破了市场经济“姓资”,计划经济“姓社”的传统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显著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本质上讲,借口存在“苏联模式”的障碍,用市场经济否定国有经济和一切公有制经济,进而否定政府必要的调控作用,实际上就是主张全盘私有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在突破"所有制崇拜"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比较国内外所有制结构变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可以得到以下三个规律性事实:第一,在任一阶段内所有制结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调整的;第二,决定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数量规模的因素是多元的,既包括经济效率又包括文化传统、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第三,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上,存在一个适合经济发展的最适度的所有制结构。因此,必须用动态的思路,寻找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所有制结构。基于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首先,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基础;其次,细致分类、明确关键领域,不断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再次,通过推进国有经济薄弱环节的改革,改善国有企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构成一国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解决好所有制问题,是推进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所有制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并不像人们通常概念性地理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样简单。本文拟就所有制问题本身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或许能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所有制问题增添若干思考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韩广洁 《齐鲁学刊》2005,(4):151-153
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公有制经济比重虽继续下降,但仍会居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比重将进一步下降,但仍将发挥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将有快速发展,其重大作用将日益显现;非公有制经济将继续发展,但绝对速度将会降低;各种所有制实现形式趋于多样化,混合所有制将是其重组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公有制为主体”为和谐社会构建确立了正确方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为和谐社会构建注入了不竭活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制度保障。解读这些思想,对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