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是指在不改变该词词形的基础上,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临时用作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现象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扩大了词语在意义层面和表达层面之间的弹性空间,增添了语言在词汇和语法层面的构建功能,是非常活跃的语法修辞手段。它可以使得言语表达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词类活用的修辞效应张帜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形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对于词类活用的研究框定在语法范畴之内。实际上,词类活用既是一种语法现象,又是一种修辞现象。对于词类活用,仅从语法角度认识它的组合配置规律是片面的、肤浅的,只有从修辞方面进一...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汉语里,词类活用是一种特殊用法,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重视词类活用的问题。所谓词类活用,就是推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古汉语中比较常见的是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等等。以前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只注意到了语法上的问题,而忽略了语音学上的问题,这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从语音学方面来加  相似文献   

4.
“程度副词 名词”的组合现象广为流行,这种组合不属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而属于词类活用中的名词活用,从修辞的角度来说,即为转品。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修辞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甚广 ,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叹词、数词等都有多种活用方式。它能使用词形象鲜明 ,简炼紧凑 ,生动活泼 ,幽默风趣。本文试图通过词类活用的分析 ,探讨其特殊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出版的古代汉语教材,大多比较注意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比较和鉴别。关于“活用”与“兼类”区别的标准,各种教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词类活用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临时性,即它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取得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而被用作另一类词;词的兼类,则是某个词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因语言习惯而取得了不止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换言之,词的兼类具有约定俗成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谈谈词类活用的修辞作用孙思信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语言现象。以往人们主要是从语法角度去探讨它,对它的语法功能有较深的了解,但对它的修辞作用研究不够,了解较少.实际上,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修辞作用是很大的,也是很常见的。只有从语法角度和修辞角度...  相似文献   

8.
词类活用 ,也叫实词活用。这里的“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活用 ,就是在句子中 ,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地运用 ,即把经常用作甲类词的 ,临时转用作乙类词。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作名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副词作状语等。现代汉语中 ,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 ,状语常用副词充当。但在古代汉语中 ,名词可以作状语 ,起到副词的作用。名词活用作状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人事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里人事名词用作状语具有表示比喻、表示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表示处所…  相似文献   

9.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修辞审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词类活用是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在炼字、炼句、修饰词语中采用的一种既属语法现象,又属修辞现象的言语手段。春秋末期至战国,诸子百家文献中出现了较多的词类活用现象。过去语言学家更多注意到它们在语法方面的功能和特点。事实上,词类活用更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修辞审美效果方面,应当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词类活用的修辞审美效果大略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在古代汉语里,名词作动词充当谓语是普遍的语法现象。许多古汉语语法著作都认为这种现象属于词类活用,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郭锡良等先生编的《古代汉语》、张之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等。词类活用是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原来的意义或增加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范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类活用是指某类词的词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变化,而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现今语法界判定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标准一般有两点:一、词类活用不是一个词所固有的基本功能,而是它的临时性功能;二、所谓词关,就是词性,词类活用是某一个词在具体场合中改变词性的灵活用法。但是,这种认识与陈承泽先生在《国文法草创》中首创的词类活用说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陈氏判定词类活用的依据是词在句中  相似文献   

12.
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是能够划分开的。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把某类词临时抓来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这是词类的活用;不是为了修辞目的,只是词义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那是词的兼类。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而又常见的语法现象。在上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现象尤为突出。关于词类活用,几乎每本古汉语著作都要谈到,但是对于词类活用的原则、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兼类词的活用以及有些语法现象是否属于词类活用等问题则谈得不多,或者谈得很笼统。本文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校古汉语语法教学中,"词类活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教学效果常常并不那么理想,学生在找句中活用词时,常有漏险或误检。如《盐铁论·相刺》;"不讲而食,不蚕而衣。"活用词为"蚕"、"衣"(名词活用为动词,据郭锡良本),一些同学将"食"也当作名动词;相反,在《苟子·天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中则往往漏检"强"字(形使动.亦据郭本)。而在古文语段的今译中则大多能正确译出活用词限句子的语义关系--使人困惑。近些年来,不少语言工作者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对"词类活用"说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归纳之,主要有下述两种看…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对词类活用的研究李延安一”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沦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  相似文献   

16.
浅析俄语前置词ПО的用法王蕊前置词是一种不变化的辅助词类,在文中不能单独使用,而必须与名词、代词或数词等连起来,构成一个词组,用来说明这些词类与句中其他词类之间的各种关系。前置词要求其后的名词、代词、数词等使用一定的非原型格(即第一格以外的各格)。前...  相似文献   

17.
浅论词类活用现象的实质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中 ,特别是先秦古籍中 ,词类活用的情况较多。近数十年的研究家一般认为 ,某类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 ,可以使某类词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词的这种语法功能的临时改变 ,即是词类活用。述其成因 ,则曰一是古汉语语法欠精密 ,一是词汇量小。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未为完备。本文以全面认识“词义”为基点 ,跨词汇学和语法学的研究范围 ,分析阐释了词类活用的实质 :词的理性义和语法义运动的一种未定型现象。造成词类活用现象的原因 ,本文根据文言的内在要求并联系修辞学理论 ,以为一般均出于积极的表达需要 ,是有意而为之  相似文献   

18.
简论词语修辞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语修辞是修辞的基础。词语修辞的特征,应框限在语言本体范围之内。其中的“语法化”更能反映语言内部的一种规律性,其走向代表了语言发展愈来愈趋于结构形式严密系统化,从而使之具有更严格的规定性;还有“修辞化”现象,首先应注意词类活用,即尽可能多地调动各样的语言单位进入述谓性词语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我们目前只能将这种现象称为一种趋势,而不是一种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词类活用”(有人称之为“实词活用”)是古汉语的一个突出的特点。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不只是语法方面的问题,也同词义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正确地分析和把握词汇在发展演变中构成的词义系列及其语法属性,才能正确判定“词类活用”,才不至于把词的一个固有义项或兼类词的一个固有词性误作“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词汇词、语法词为切入点,重新审视汉语词类划分这一老大难问题.词汇词、语法词的划分可以澄清人们在词的同一性、词的兼类、词的活用、名词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从而化解争端,从根本上解决汉语词类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