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代邮驿制度中,福建邮驿有其独特之处。清代福建邮驿系统具有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它包括驿递、铺递、塘递三个部分。其中,驿递并未设驿马,主要由“长夫”走递,并设有“千里马”(差役)为辅,其递速在全省境内享有清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驿递主要递送紧要公文,铺递则递送普通公文,塘递主要递送武营公文及普通公文中紧急性较强的公文,对三者的管理及时速要求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论明代公文运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明代公文运作制度颜广文明代是我国文官制度的成熟时期。明朝人认为:“在官言官,在朝言朝,必假文移而悉达。”①可见,明代统治者已认识到公文运作的顺畅,对于国家政权行政职能的发挥有着一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十分注意公文运作制度的建设,这对清代及近代的公文制度...  相似文献   

3.
李刚英 《理论界》2004,(6):347-348
公文是处理国家各项事务的重要工具。国家机器的运转,须臾不能离开公文的传递。但是,目前在机关公文写作领域所出现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倘若任其发展下去而不加制止,其必然要影响机关的正常办公秩序,影响整个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因此,特撰此文,用以警醒有关当事人。  相似文献   

4.
馆阁体是清代官府的正式书体,其书写不仅具有官方实用性,更具有庄重严肃的政治性。在清代,馆阁体书法的盛行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皇帝的个人喜好与提倡、朝廷公文缮写与御制书籍、科举考试制度、官吏的仕进等政治性因素都促进了馆阁体的普及与发展。馆阁体的代表书家在政治上有很高地位,且很多人一生荣辱不衰。馆阁体书法在清代具有广泛的官方实用价值和社会历史影响,在促进当时政治文化的发展上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同时亦对清代政治生活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负面影响,应当公正客观地评价这一书体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社会对信息传递效率要求的提高 ,公务文书的简明、精炼成了现代公文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文写得越简短 ,越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作为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文 ,有其特殊的要求 :一、压缩文字去掉与主题无关的话 ;二、在明白晓畅的基础上凝炼句子 ;三、精炼词语 ;四、使用公文专用语  相似文献   

6.
当前,公文处理落后于时代科技的发展,且存在诸多问题如传递速度、文山问题、权威性、写作质量问题,已满足不了现实生活的需要,公文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笔者就上述问题做了简单阐述,并提出公文改革与创新应走公文传递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削山”与解决实际公务相结合,权威性与公文立法相结合,公文写作与计算机智能文字处理系统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8,(4):158-165
清代官方告示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在政治传播中作用显著。以媒介环境学派理论来分析清代官方告示,可将其分为狭义性告示与广义性告示。狭义性告示是地方官员发布信息的正式公文,广义性告示是信息传布的媒介。狭义性告示强调传播时间偏向,有利于长久维护地方稳定。广义性告示强调传播空间偏向,有利于维护广阔疆域统一。时间与空间的平衡保证清政府统治,清代中晚期以后,告示利用现代传播媒介作为载体,强化时间偏向与空间偏向的传播效度,强化官方信息传播系统。另外,狭义性告示与广义性告示普遍的白话文语体倾向,为白话文运动和民众启蒙创造了有利的社会语境。总之,清代告示在政府与民众的共同期待中完成其工具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代谥法制度是继承历史上确立并在历史各个朝代发展中不断变化的谥法制度,文章探讨了谥法制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如何被清代继承和改变,其内容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赤色邮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建立的邮政,人民战争环境铸就了其独特特征。赤色邮政具有党性,是苏区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为党政军传递机密函件与公文,而且开办了专门为革命事业服务的特色业务;赤色邮政员工来自工农群众,向苏区民众开放业务,并为人民子弟兵提供免费邮件,故其具有人民性,是人民邮政的源头;赤色邮政由苏维埃政府创建、经营和管理,实行邮票制度,也有相对固定的邮线和邮班,因此具有近代性,其本质上是一种近代新式邮政。  相似文献   

10.
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保甲制度是封建国家州县之下、直接统治乡里的基层组织制度。在清代以前,保甲制度虽有不同的组织形式,但都是作为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而存在的,是封建统治的最低起点。所谓“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正说明了封建社会从地方到中央塔式的政权结构。在清代,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引起的赋役制度的变化,使封建政权对地方基层社会中民众的统治与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就要求采用一套相应的更详密的制度。清代保甲制度通过对人户与村庄的严格控制,强化着封建皇朝的统治根基。它的作用无非是“使天下之州县复分其治”。具体而言,就是要“统一诸村,听命于知县,而佐其化理”。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民事诉讼制度是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的集大成,在管辖、起诉、代理、证据、堂审、裁判、调解、上诉、执行,乃至监督方面较之历代充分地制度化、法律化,并形成其自有的特点。从大量清代民事诉讼档案中可以发现,清代民事诉讼随着民事案件的增多已经从依附于刑事的状态走向独立。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地区的通信历史悠久,解放前经历了由传统邮驿到近代邮政创设和发展的历史变革。早在元代,根据政治和军事需要在这里相继设立邮驿等通信设施,用以飞报军情、传递官方文书。清代,为了传递公文、抵御沙俄,在原有驿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卡伦通信模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塞北邮驿,对保持边疆与中央王朝的联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巩固边疆发挥过重要作用。鸦片战争之后,沙俄趁机入侵,在这里建立了“客邮”,近代邮政事业开始在呼伦贝尔萌芽。晚晴至民国期间,呼伦贝尔近代邮政发展较为迅速,表现为邮政处所数目增多、邮政业务广泛、邮路多样等方面。这些为新中国成立后呼伦贝尔地区邮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夏以兴庆府 (今宁夏银川市 )为中心 ,驿路干线纵横交错 ,遍布全国 ,沿途广设驿馆、驿站 ,星罗棋布 ,初步形成集交通、邮驿、供给于一体的交通通信网络 ;并制定了坐骑征用、逾期罚罪、合符、盗窃失毁文书罚罪等一系列驿传制度。从而保证了西夏公文迅速、安全地传递。  相似文献   

14.
尚书省和中书省是南朝各政权拟制公文的中央行政机构。考察两省选官与公文拟制的关系,可以发现,从两晋到南朝,由于选官制度的变迁,两个机构中的文学家的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这一变化与南朝章表、诏令、策问等公文的骈体化进程相一致,南朝公文的骈体化直接受到政治制度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董蕊 《理论界》2006,(9):178-180
本文以耗羡归公在福建省的实施为例,通过对雍正皇帝与福建官员奏折往来的考察,初步分析了奏折作为一种特殊公文,在清代立法过程中,对立法效力、立法效率、立法的针对性以及立法的代表性等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吴昌稳 《学术研究》2013,(1):113-121,160
军需供应制度事关一个国家军队系统的生存和发展,维系与保障,对统治秩序产生直接影响。清代借鉴了前朝军需协拨的经验,依赖起运存留制度,将富裕省份的财用转输不足省份,建立了一套平衡行省收支、保障军队给养的协饷制度。该制度的出现是军制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传统社会制度建设走向成熟的标志。探究清代协饷制度的创建过程,有助于廓清学界对该项制度的误读错解,将其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应用文体 ,公文写作在语言上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古语词由于其自身凝练、郑重的特点切合了公文写作对语言的要求 ,古语词在公文中的使用大多有其固定的位置和用途 ,也有少部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临时选用的。古语词在公文中的运用还需要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一、时代性原则 ;二、意义明确的原则 ;三、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 世人皆知有公文,未曾闻有公文学.1988年1月齐鲁书社出版的苗枫林著《中国公文学》,独僻蹊径,发人之所未发,实为一部拓荒之作.公文,作为传递国家策令、表述政治集团意志的文体形式,在中国大约始于尧舜,或者更早.现存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尚书》,就是一部国家文书汇编,可谓我国公文集之嚆矢.自春秋战国始,绵延二千余年,公文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然而,对中国公文的研究则一直十分落后.最早有刘勰的《文心雕龙》论及公文的写作,后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徐望之著《公牍通论》,四十年代许同莘著《公牍学史》,才把公文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和对象进行研究.但较之文史其他领域的研究规模和深度,仍是十分  相似文献   

19.
魏新 《理论界》2007,(1):188-189
清代军机处是雍正初年设立的,其档案及档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清代军机处有关档案及档案工作的介绍。试图说明军机处档案工作的制度、方法等,并提出一些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0.
朱年志 《理论界》2009,(1):129-130
清代"摊丁入地"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后一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摊丁入地"问题研究包括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过程、历史作用及其意义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清代社会经济生活面貌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