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90年代的女性散文从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身份切入,通过母亲视角、女儿视角和母亲女儿双重视角等来传递母爱、认知母爱、感受母爱。通过对这个话题的叙述,以女性独特的言说方式完成了对母爱生命的认同和自我心灵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母女关系对女性的成长影响很大。在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母爱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出席,母爱的含义已远远超出了现实中母亲对孩子的具体的爱。本文通过莫里森小说《秀拉》中Peace一家母亲形象和母爱的表现形式,以分析莫里森如何以扭曲、残忍、不近人情的母爱形式来表现生活在双重边缘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迄今为止的十部作品堪称经典,而在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同一主题——母爱。母爱缺失与追寻是贯穿莫里森所有作品的内在线索。莫里森对于母爱伤痛的描述以及对弥合伤痛方式所做的探索,揭示出她对黑人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其作品中展示出多种母爱,让人或感动、或震撼、或动人心魄。莫里森认为,母爱缺失和扭曲并不是黑人女性本身母性的沦丧,而是黑人传统文化的缺失;小说人物对母爱的追寻也不仅仅是为了达成对母亲的谅解与宽容,而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母爱的追寻即是对自我的追寻,也是对在充满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中生存的精神力量的追寻。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在1936年夏曾计划l刨作一系列表现母爱的作品,由于重病未能实现这一愿望,给后人留下了永久的遗憾。不过,鲁迅早年的作品特别是小说依然清晰地表现了他对母亲、母性、母爱的透彻感悟和理解。综观鲁迅表现母爱情感的小说,可以发现如下显著特征:一、注重发掘母爱情感的社会性;二、努力揭示母爱情感的自然属性和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一个血肉之躯上,无不折射着母爱影子,因为母爱是阳光普照。人间重母爱,动物又何尝不是充满伟大的母性呢? 动物的母爱或许没有语言,但那是一种义无返顾的呵护;动物的母爱或许有些稚嫩,但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关怀。 与人间的母爱相比,或许那更是一种原始的质朴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0—2岁) 母爱的缺乏和剥夺母爱缺乏指患儿从未丧失他们的父母,但未得到完满的母爱,母爱剥夺指儿童需要母爱时常未能得到满足。母爱剥夺儿童开始可以表现与父母和睦相处,常依附于父母亲,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种友好关系将被破  相似文献   

7.
姜敬爱与萧红的小说对母爱的认知呈现两极对立的反差性,前者塑造慈母形象,讴歌母爱的伟大,而后者描写悍母形象,揭示贫穷现实对母性的扭曲与异化。其原因可追溯至两位作家童年时代的家庭结构模式和母爱体验,姜敬爱沐浴着母爱的光辉,而萧红则缺失母爱。  相似文献   

8.
《女人世界》2009,(5):37-37
黄金有价,母爱无价。世人最真的真情,就是母爱。我们的生命母爱塑成,我们的成长母爱培育。在我们幸福生活之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你会怎样为母亲送上祝福?一枝康乃馨?一顿可口的团圆饭?一个问候电话?还是一条温馨的短信?面对我们无私而伟大的母亲,仿佛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其实只需我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9.
母爱是清风,吹散心头的忧虑;母爱是明月,照亮寂寞的心灵;母爱是罗盘,导引人生的小船:母爱是太阳,温暖冰冷的伤疤……  相似文献   

10.
铃声     
人生最美的真情是母爱。是母亲,孕育了我们美丽的生命;也正是母爱,给予了我们温馨的一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母爱如春日暖阳不计回报,如涓涓细流永不枯竭,如和风细雨温婉细腻,永远是那么无私、那么真诚、那么醉人。 母爱,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去品!  相似文献   

11.
以“爱情”为主题的童书不胜枚举,不免令人困惑:“儿童也有爱情吗”?通过阅读相关童书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儿童爱情观,结合现实生活中儿童“爱情”的表现,可以发现:儿童的“爱情”虽受成人文化的影响,但与“早恋”、“性”等无关,而是孩子向他人表达的真诚而美好的善意。所以,当成人面对儿童的“爱情”时,应转变观念,正视儿童的“爱情”;可以借助童书,守护儿童美好的情感;也要身体力行,引导儿童学会爱。  相似文献   

12.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 ,以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观照东西方爱情神话 ,可以发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因而 ,这种地域特色和民族性格在东西方爱情神话中就有所反映。相同的原始社会状态 ,决定了东西方爱情神话也具有相似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爱怜少子是人们的普遍心态,因爱而较量则是一种另类母爱表达,是文学经典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爱是较量的动机,较量是一次爱心行动、一种爱心表达。爱心无可厚非,而爱心表达则因人而异,境界有别。孩子高于一切,不顾一切地保护孩子,是古往今来大多数母亲的共同心理。  相似文献   

14.
分析指出,爱情作为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主题之一,作者在书中展现了爱情的多种形式和可能。小说中,年轻一代对爱情的追求执著而坚定,寻求爱情对传统的突围。但是传统的力量毕竟真实而强大地存在着,在这种追求中,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困境。对具体事例产生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进行逐一剖析,有助于客观地把握爱情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弘扬大爱精神 建设大爱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通过对大爱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关于大爱精神的理论创新,鲜明地折射出大爱精神在引领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为大爱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唐传奇《离魂记》是关于王宙与倩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在元代被杂剧作家郑光祖改编成喜剧《倩女离魂》。两部作品除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以及一些具体情节上有所变化之外,大体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同一系统的爱情故事。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时就会发现,两个作家在两  相似文献   

18.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教育爱的教育家,在他创办的贫儿学校里,裴斯泰洛齐以"爱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忧儿童之忧,乐儿童之乐,用赤诚之爱滋润孩子的心田。文章系统阐述了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他作为著名教育家对学生的施爱与被爱给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千阳刺绣是陕西宝鸡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形态,它的艺术语言主要围绕爱的主题进行呈现,千阳刺绣爱的主题主要从爱情主题、母爱主题、敬老主题、祈福庇护主题等四方面通过符号化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表现。  相似文献   

20.
非裔作家托妮.莫里森和华裔作家谭恩美,作为美国少数族裔作家同处于边缘地位,她们的作品描述了少数族裔的“母爱”主题,通过这种不寻常的母爱描写反映了西方新文化殖民霸权主义对美国少数族裔的心理侵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