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1996,(5)
从台湾问题看中美关系中美关系之所以波折起伏,麻烦不断,主要是美国在九十年代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这里,我们着重谈谈台湾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李登辉上台后,却力图把台湾问题国际化,处心积虑地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  相似文献   

2.
《右翼帝国的生成——总统大选与美国政治的走向》这本书表面是报道2004年的总统大选,实际上是以大选为一个切入点,来分析美国政治的走向。我的一个基本认识是:1980年代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形成的关于美国的概念,仍然是当今中国人对美国认识的一个“观念原型”,这个“原型”与现实的出入已经越来越大。基于这一“原型”而“亲美”的人,觉得现在的美国越来越背叛了他们的理想。那些“反美”人士则根据这个“原型”与现实的脱节来攻击“美国价值”的虚伪。这种“观念原型”和现实的脱节,正是本书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了解美国是…  相似文献   

3.
台湾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政治意识”是一个社会的“政治晴雨表”,而台湾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是台湾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为此从八个方面揭示了台湾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内蕴的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政治意识”是一个社会的“政治睛雨表”,而台湾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是台湾社会现实的真切反映,为此从八个方面揭示了台湾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新变化、新特点,及其内蕴的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5.
一、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全球化的时代,影响国家安全环境的因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一个国家的安全也显得越来越脆弱。二、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台湾问题、周边关系的发展。伊拉克战争以后,美国推行“我行我素”的政策更加有恃无恐,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面临巨大的外部挑战和压力;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入选举,其进程和结果必然给中国的发展环境带来新的变数;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朝鲜半岛问题都是中国近中期发展中的暗礁。三、金融体系蕴藏风险。中国金融体系缺乏引导资本顺利流向生产领域的推动能力和监管功能,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  相似文献   

6.
自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连年波动频繁。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持续推行,中国周边的压力迅速加大,这不禁让国人纷纷揣测美国是否正在构筑更加强力的“对华包围圈”。而刚进入新年,中美关系又遭遇了一个并不良好的开局。就在钓鱼岛危机仍持续发酵之时,美国2013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得到通过,明确承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同盟框架”,并建议总统向台湾出售类似F-16C/D等的高性能战机。我们不禁想问,美国究竟想要做什么?它是否已经视中国为敌了呢?一、当前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导刊》2000年第四期以“农民兄弟怎么了”为题,发表了一组关于近年来在一些干群关系紧张的农村,少数“农民领袖”凸现,乡村政治异军突起的文章,引起社会关注。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期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一书,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更大胆的探索,提出和界定了“非制度政治参与”这一概念,使人们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观察角度,值得人们认真阅读。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问题。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农村包围城市”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这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特色。应当说,中央对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十分关注的。中央一连几年下发的1号红头文件讲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场对华政策大辩论正在美国国内进行。这是自1989年以来规模最大、也最深刻的一场辩论。辩论主要是在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国际政治学者和美国外交专家之间进行的,许多前政府官员也参加进来。辩论的主题是:从尼克松访华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实行的与中国接触的政策是否失败了?中美关系像现在这样一方面合作一方面竞争的态势是不是可持续?美国下一任总统是否需要大幅度调整甚至改变对华政策?辩论参与者主张各有不同,大  相似文献   

9.
李韬 《现代交际》2010,(1):27-28
众所周知,台湾流行歌曲在大陆颇为盛行。目前,台湾海峡两岸政治处于较高程度的膈绝状态,台独势力对两岸文化交流也百般阻碍,并着力于台湾文化的“去中国化”,妄图抹去台湾文化的中国痕迹。在这样不利的前提之下,台湾的流行歌曲却在大陆大行其道,本文从文化传播学角度来探析这种现象的较深层次的原因。借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美国学者克鲁克洪的“隐型文化”概念来分析这种现象的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曾月郁 《老年人》2004,(1):16-17
2003年12月7日至10日,温家宝总理正式访问美国。这是中美恢复外交关系以来,中国总理第三次对美国的正式访问。中美关系总的在发展,但又跌荡起伏,波折不断。温总理这次出访美国,面临的依然是长期困扰中美关系发展的台湾问题,以及经贸磨擦问题。温总理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以他独特  相似文献   

11.
安慧 《金色年华》2010,(7):45-45
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刊登的封面文章《下个十年的十大思想》,预测了未来十年十大发展趋势,它们分别是:下一个“美国世纪”;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带宽将成为新黑金;辍学者经济;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轴心;为失败辩解;白人的焦虑危机;电视将拯救世界;精英群体衰落和乏味的时代。文章由美国“新美国基金会”的一批研究员撰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缘政治概念,“中南亚”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和研究.从概念区别来看,“中南亚”的出现与一般意义上的地区主义概念差别较大,它是美国主导下出现的地缘政治概念,是中东的延伸.从地缘位置来看,中南亚紧邻我国,美国对中南亚的控制和影响对我国能源、社会、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影响,这无疑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新保守主义是美国兴起于冷战期间的一个思想流派,主张对意识形态上的敌人持强硬态度,推崇美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优越性,要求美国实现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地位。新保守主义作为美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对美国的国内外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冷战后,新保守主义把中国定为战略对手,成为“中国威胁论”的理论基础。中美关系受此思想流派的影响,一直处于曲折发展之中。新保守主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仍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人WTO计日可待 4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一系列困扰中美关系的问题举行会谈。双方本应就中国加入WTO达成最终协议,可是克林顿在最后一刻“临时变卦了”(美国媒体语)。对此,朱总理将症结归咎于“华盛顿的政治氛围”。但双方都认为,距最终签署协议只是一步之遥。朱总理语:“此目标的99%已经达到了。”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就中美关系、美台关系发表谈话。当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就陈水扁当局未能过境美国质询之时,佐利克明确地表示,“台湾独立就是战争”、“台湾不是主权国家”。作为当时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主要负责人的佐利克,如此直率地把台独与战争直接地紧密地挂钩,这在过去美国对华政策中是极为罕见的。因此,佐利克的讲话引起海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港台及国外媒体纷纷认为,佐利克的讲话实际上表明美国政府的台海政策发生了变化;台湾民进党人士则认为“他讲的话简直像中国发言人”。那么,佐利克讲话究竟意味着美国的台海政策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资源要素的大规模自由流动,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今天这样,对外部的依赖如此强烈。全球化时代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面临的最直接现实问题就是主权边界的相对衰微。随着各个国家对外部依赖性的增强,对外政策及对国内政治影响更加深远,在特殊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意义,这在客观上要求每个民族国家站在全球化视野下重新审视政治整合的重要意义,确立政治整合的全球视野。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以埃及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以“穆兄会”为班底的穆尔西政府在埃及国家政治整合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埃及政治未来走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一个时期以来,中美关系麻烦不断,美国一些人一再鼓吹“中国威胁论”,千方百计打压中国。在经济方面,炒作纺织品贸易、人民币汇率等,对中国纺织品实行新的限制;在军事方面,炒作中国的国防开支,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反对以色列向中国出口无人驾驶飞机,逼迫乌兰克停止对中国出售武器,对中国的国防现代化横加指责;在台湾问题上,把日本拉入所谓防卫圈之后,又将向台湾出售远程预警雷达;在朝核问题上,无端指责中国不向朝鲜施压。更有甚者,美国在中国周边国家明里暗里施展手脚,对中国表现出实施战略包围的意图。比如,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娱乐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对传统家庭教育带来很大冲击。学校教育在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基于家庭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有利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实施。在介绍家庭、初中生和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家庭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最后提出优化家庭对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希望可以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宋绍霞 《现代妇女》2014,(10):71-72
本文运用政治文化理论,从政治文化的定义、功能、核心要素等方面对“中国梦”的政治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论述了“中国梦”的提出及其实现对于我国政治文化及其建设的重大意义,并针对我国实际提出了实现“中国梦”,推动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家茶座》2008,(3):155-156
新加坡《联合早报》最近刊登英国诺丁汉大学郑永年教授的文章《“反思民主”可能变成“反民主”》。文章说,中共十七大报告把民主政治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至少在理论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化的路线图,但在社会层面,中国的知识界则开始反思西方民主。如果对围绕着民主化政治的很多理论问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就容易把反思民主转型成为反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