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绿色消费是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新型消费,是在传统消费模式给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复合系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之后,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省原有人与自然的关系,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消费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机制之一,绿色消费要求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中把人的需求摆在中心地位,一切以人的需要而定的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生态价值的新型消费.  相似文献   

2.
生态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相和谐,取之于自然而不破坏自然,作用于自然而不损害自然,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社会永续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生态消费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经济社会发展三者的和谐共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从理念上讲,生态消费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指导思想;从原则上看,生态消费体现了物际公平、人际公平、国际公平的原则,成为和谐社会发展重要条件;从目的上看,生态消费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实现了消费从工具到目的的转换,是人类三元需要有机结构体系循环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内驱力。生态消费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对自然的顺从、依附到人类对自然的主宰。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人类把自然看成是掠夺的对象,致使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文明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它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它以生态科技作为物质基础,实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古代和近现代历史上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对立的。今天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人们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协调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并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 ,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5.
传统消费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经开始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持续消费是一种新的消费模式,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与深化,该模式既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消费"可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双赢,就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可持续消费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低碳消费是当今人类在面对环境危机时的主动选择,是一种低碳化、共生性、全面性、公正的消费方式,蕴涵着有利于人的自我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伦理价值。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低碳消费伦理的实现是一个涵盖低碳消费观念、制度、器物三个层面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遵重自然 ,保护自然 ,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认识自然价值对人类发展的贡献 ,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政策机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发展战略使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尖锐的对抗之中 ,而造成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主要原因 ,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涉及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则反映了一种共生的理念 ,即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与协调发展 ,确保自然的永续利用、确保人类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的理想与信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只有树立人和自然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发展的观念 ,改变现行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人口增长模式 ,并在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设计中作出相应的改革 ,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才是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作为当今世界存在的一种普遍化的消费观念和模式,跨越了民族与文化的界限,具有全球化的趋势。其消费观在资源、环境、生态意义上是不可持续的,对人类永续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威胁。可持续消费观是对消费主义的批判和摒弃,它倡导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社会需求量既决定于收入水平,又受消费倾向所制约。影响消费倾向的因素多种多样,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是最主要的因素。探讨消费能力、消费状态和消费制度等因素为什么以及如何影响和决定消费倾向和商品的社会需求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分析,对农村未来消费热点做了预测,并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鲍曼以流动的现代性理论框架时现代社会里的消费生活进行崭新的思考,初步形成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生活表现为:消费样态趋向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消费时间呈“点滴化”;消费理念“受欲望支配”;消费生活是废弃式、过度化、更替性的消费方式。瞬间化、欲望式和循环性的消费模式是流动的现代消费生活的主题。固然,流动的消费生活形象地描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却没有提出如何避免流动的消费生活负面影响的举措。  相似文献   

14.
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生产一直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以来,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购买力的不断提高,消费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本文试图从分析消费的本质意义出发,探讨消费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实行个人消费信贷面临一些障碍 ,致使消费信贷低迷 ,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发展个人消费信贷 ,目前的政策取向是 :1、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消费观念 ;2、提高居民实际收入 ;3、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4、加快个人消费信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论可持续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与过度消费有关。为寻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和未来的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消费伦理观,这就是以适度消费为基本原则、以造就高度责任感的消费主体为关键、以确立系统而可行的消费道德为切入点的“可持续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居民预期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 2 0世纪九十年代始消费一直处于紧缩状态 ,自九十年代中期 ,政府连续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但消费需求始终未能安全走出低谷。在改革中居民的不良预期对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基于江西省的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超前的消费观念、多元化的消费结构以及趋同于城镇同龄人的消费行为等,而这些消费行为的形成受到个体自身、家庭、城市化、参照群体和大众媒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有效的目标市场策略、合理的价格策略、便利的渠道策略、适度的广告策略和社会营销策略等.  相似文献   

19.
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理论和实践证明,消费升级必然拉动经济增长。但消费升级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必须实行积极的消费政策,引导消费升级以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历史回顾,对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消费升级上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若干可以采取的调控措施,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从而拉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流行于西方的消费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带来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价值观危机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提出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建构应坚持“适度”与“和谐”两大基本原则;提倡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消费理念、尊重生态价值的绿色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