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祥荣 《社科纵横》2008,23(12):128-129
本文从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对法律信息传播的重要意义方面,探讨电视法制节目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相似文献   

2.
梦想的指引——论电视选秀明星对青少年的道德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以来,我国出现了众多电视选秀类节目,在青少年中极具轰动效应。本文通过探讨电视选秀节目中折射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并且从选秀明星身上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理想两个角度挖掘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道德示范效应,以期发挥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娱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审美活动之一.如今,电视娱乐节目更成为电视综艺节目做为大众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娱乐节目中最有特点的相亲粪节目近年来充斥荧屏,娱乐传播的流行已成为世界性的风潮、然而此类节目大多源自仿效照搬,创新意识不强,节目男女嘉真的形象设计流于世俗,服饰妆容过分夸张,追求炒作效果,给公众造成不真实的错误印象,影响了节目内涵和品质.  相似文献   

4.
任丽媛 《报林》2022,(2):26-28
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对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媒体产生了巨大冲击,为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电视评论节目主持人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挑战,主动走出“舒适圈”、强化“新思维”、提升“魅力值”,探索顺应时代潮流的供给内容、传播路径、表达方式,守意识形态和主旋律之正,创内容、技术、形式和载体之新,推动电视评论节目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贾涛 《社科纵横》2005,20(5):89-89
数字电视的出现,被认为是电视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数字电视被认为是中国彩电产业“最后一次竞争机会”。现实的情况是中国数字电视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矛盾,一方面是市场急速启动,另一方面擎肘因素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6.
可婷婷 《唐都学刊》2006,22(2):149-152
“真人秀”节目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热潮,新的节目形态和营销理念也在电视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以传播学为框架,从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等不同侧面分析,真人秀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型电视娱乐节目,集中了纪录片、电视剧、游戏节目之长,集戏剧性、娱乐性、纪实性于一体,大量采用跟踪拍摄等纪实手法制作的节目。  相似文献   

7.
郭静 《社科纵横》2008,23(9):53-54
面对国内传媒产业竞争的加剧和中国加入WTO后若干年国外传媒产业的冲击,传媒产业还在改变过去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并重新考虑自己在市场中的经营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本文讨论了电视传媒产业经营的市场优化这一紧迫的课题.从成本优化、节目经营和收视市场的优化、广告经营与节目的市场互动优化以及媒体品牌资源经营的市场优化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赵国鹏  任志明 《社科纵横》2007,22(12):99-100
作为电视栏目或节目生产的灵魂,电视制片人除了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外,在电视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制片人还应该积极培养和树立创新意识、经营意识和团队意识。一个栏目制片人是否具备这些意识对电视栏目在媒介竞争中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王珅琳 《社科纵横》2006,21(5):125-126
电视文化是不同形式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作为对传统电视俯视姿态的挑战,近年来电视视角发展平民化,节目内容偏向娱乐化。本文从电视视角平民角度和娱乐化出发,站在受众立场权衡利与弊,指出无论是平民化带来的文化归属和社会附属感,还是电视娱乐造成的潜在遁世效应,电视文化本身作为各种形式融合的载体,在各种文化形式的碰撞、竞争中寻求制衡,扬长避短,才能充分发挥电视的优质效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这是一个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电视艺术必将成为最重要的审美文化主体的时代。充分认识与发扬电视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电视发展道路,是提高节目质量、繁荣电视事业的必由之路。一、电视艺术的...  相似文献   

11.
李英莉 《社科纵横》2010,25(4):130-131,99
文章论述了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电视互动节目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仪式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方言电视节目正在各地升温,但方言节目毕竟还处在非主流的小众传播的位置,市场也还很小。本课题即是要通过对方言节目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方言节目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宋振文 《社科纵横》2009,24(5):132-135
电视传播价值归宿解决的是电视传播最终为什么主体服务的问题。以人为本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和尺度、把人的生命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原则,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与电视传播中的观众本位传播理念相一致,与党的执政理念相一致,应成为电视传播的价值归宿。现在,中国电视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内容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备受关注,在节目制播和管理方面着力体现最广大电视观众的需要,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已成为电视传播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14.
据悉,继全国数家电视台推出以电视征婚为主题的男女情感节目之后,类似的节目又将陆续在一些省市的电视台登场亮相。这类节目的一般形式为:在众多的报名者中,挑选出各方面条件较好、有可能配对的男女,让他们参与电视征婚活动(包括自我介绍、同台讨论等),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象。在这类节目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香港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以及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等。已推出的节目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即将开播的节目办在社会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跃跃欲试者:明明白白我的心上电视谈情说爱觅知音,…  相似文献   

15.
王颖吉  邓杰灵  Zhu Yihua 《孔学堂》2023,(2):16-25+116-124
从河南卫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所打造的奇妙游系列精品节目到2022年虎年春晚、元宵节的《只此青绿》《梦莲》《五星出东方》等传统文化歌舞节目,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技术的加持下正在经历着十分精彩的创新演变,这对我们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节目创作、主题开发、演绎表达、美学情感和后续传播开发五个方面探讨在“双创”政策指引和新技术的支持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王平 《浙江学刊》2012,(4):204-209
本文依据社会表征理论,提出新的电视对观众行为影响的研究框架,以此分析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对当代青年婚恋社会表征的呈现过程,以及社会表征对青少年恋爱观的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婚恋交友节目的表征呈现策略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探索性地分析婚恋社会表征对青少年爱情价值观、角色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呈现的社会表征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利于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恋爱观,建议加强对现实类电视的监督,并在多学科领域开展媒体对青少年影响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视中出现的暴力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 ,自从 2 0世纪 5 0年代出现电视以来 ,美国政府一直为电视可能给公众造成的影响而担忧。当时的人们希望电视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电视刚刚问世时 ,拥有它的人寥寥无几 ,播出的节目不多 ,而且主要是在下午和晚上播出。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对美国产生的影响。那时的节目中的英雄是真正的英雄 ,而且善良总会战胜邪恶 ,而电视中的智力竞赛节目则对观众的知识进行测试。到了 60年代 ,一切都变了。家里有电视的人达到 5 0 0 0万。那是一个反叛的时代 ,发生了狂热的示威、暗杀总统和越南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高清电视机继续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各主流电视机生产厂商基本上都推出了新机型抢占市场。由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竞争的加剧,高清电视的总体价格在不断的下调.对于部分中高收人的家庭而言.购买一台节省空间、外形美观的大画面高清电视机已经不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但高清电视在如何减少耗电量方面还很值得消费者期待.谁不希望拥有一台画面清晰而又节省能源的高清电视.谁又希望出现买得起电视养不起电视的局面呢?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海尔V6最近又有新突破,最新的一款D29F9K—V6数字电视横空出世,顺利通过美国产品性能检测.达到了美国“能源之星”标准,成为国内数字电视行业第个获证者。  相似文献   

19.
从《超级女声》开始至今,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走过了十年.本文从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变迁.研究认为,该类节目经历了从颠覆性狂欢到价值建构中的娱乐升级的演变:在文化属性上,体现为从创造草根狂欢到传达人文共识的转变;在商业娱乐属性上,通过音乐选秀文本对于观众注意力生产和娱乐体验满足的强化,体现了音乐选秀节目全民娱乐升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牛丽娟 《社科纵横》2012,(5):131-133
从"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刘半农创造了"她"字,到后来一潮高过一潮的"男女平等"运动,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运动的发展状况和近年来"妻管严"等新名词的出现。大家似乎有一种心理认同,认为当代中国已经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或认为有时还有阴盛阳衰的迹象。但暗流仍在,我们仍需要女性主义运动的继续发展。以此为基点,笔者想从女性主义在电视节目《半边天》中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来展示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电视传播中的特点与缺陷,提出女性主义在电视传播中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