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2):F002-F002
李明舜(1964-),男,河北省饶阳人,法学教授.现任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148”法律服务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苫社会工作者协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5):F0002-F0002
杨大文教授(1931-),男,江苏常州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婚姻家庭法学研究所所长,《法学家》杂志编委。兼任北京人文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曾任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成员,中国婚姻家庭建设协会副会长,民政部婚姻专家委员会委员,《法律学习与研究》《法学家》杂志主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特邀专家主持等职。长期从事民法学、婚姻家庭法…  相似文献   

3.
韩松,男,1962年生,陕西凤翔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学报《法律科学》主编,民商法学院二级岗位法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民商法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副组长,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所长、法律科学信息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主要社会兼职有: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民法研究会会长,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4.
李林教授     
李林,男,1955年11月生于昆明市。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主问题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  相似文献   

5.
名家风采     
吴国平,男,1962年生,福建泉州人,福建江夏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理事,福建省法学会理事,民商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华侨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基本简历:曾粤兴,男,汉族,1965年1月生,广东兴宁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法学博士后;历任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主编,现任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学期刊研究会理事、云南省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学位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云南省政府法律顾问、云南省政府特邀法制督察、云南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昆明市政府法律顾问。  相似文献   

7.
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罗萍教授任主任;2006年改名为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俞湛明教授任中心主任,罗萍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先进性别文化研究,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胡昌暖(1930~1992),浙江省永康县人。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价格学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席、校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价格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物价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价格学会副会长、纺织工业部经济研究中心顾问、国家物价局物价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5  相似文献   

9.
妇女法学是妇女学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确立妇女法学的学科地位,首先必须研究其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文章结合从事妇女法学的教学实践,提出妇女法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阐述妇女法的基本原则、地位和职能、妇女法学的形式和体系,对妇女法学的学科理论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名家风采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F0002-F0002,F0003
范祚军,1970年生,男,山东高密人,广西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系主任.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广西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财政金融系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法不属于教育部规定的14门核心课程,因而一些法学院校将婚姻家庭法课程边缘化,这极大地减少了学生学习、了解婚姻家庭法的机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与我国的审判实践严重脱节。婚姻家庭法设置为必修课程具有其理论及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湘潭工学院学报》2005,8(2):F002-F002
许全兴,1941年生,江苏无锡人,教授,博导。1964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后留系任教,曾任中国现代哲学教研室主任兼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主任。1992年2月调中共中央党校,曾任哲学教研部主任、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中央党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五两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四五两届哲学专家组成员、第二届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127+125-F0002,F0003
徐大明,教育部语信司——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规划》主编,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主任。兼任城市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网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双语学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4.
完善中的妇女法与发展中的妇女法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妇女立法和妇女法学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独具特色的妇女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妇女法体系的形成对妇女法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完善中的妇女法与发展中的妇女法学需要我们以行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根据2011年6月21日“中国法学会研究会筹备登记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2011年11月3日,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华女子学院召开,组成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筹备组,选举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新一届拟任负责人。,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巫昌祯教授、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方向、中国法学会研究部社团管理处负责人刘海燕等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分别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婚姻家庭法,但是它们在妇女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婚姻地位及军婚问题上各有侧重。对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婚姻家庭法进行比较分析,不仅为我们研究当时妇女地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家庭法,提高妇女地位提供有益的启示。同时结合当前党和政府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依法保护妇女权益的大政方针,提出改善妇女地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济大学人     
张承芬1943年出生,山东莒县人,196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委员,同时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后又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常务理事、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18.
张克邦  胡倩怡 《社区》2013,(4):13-13
湖北省广水市在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性别两票制”“妇女职位保留制”“民选妇代会主任直接进入制”的“三制”选举办法,确保妇女干部当选。性别两票制: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候选人提名票和正式选票上,设置“妇女委员”职位栏,明确此职只能由女性担任,并且注明在居委会成员中至少要推荐一名妇女候选人,保证有一名妇女当选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珞珈学人谱     
张掌然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生,湖北鄂州人。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高级心理咨询师、武汉大学论辩专家,兼任武汉大学核心职业能力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基督宗教与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科学逻辑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心理技术应用论坛理事、湖北省社科联委员、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基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逻辑学会常务理事、《职业导师》杂志编委,曾任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湖北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相似文献   

20.
珞珈学人谱     
黎民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生,重庆人。1982年获士学位,1987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6—1997年为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在华中科技大学任教,现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兼任武汉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特约研究员、湖北省经济人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湖北省财政厅绩效评估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