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实现农民发展权是宪法原则的现实要求,加强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应从确立农民的法律主体地位,明确政府在农民发展权实现方面的法律责任,依法培育维护农民发展权益的社会组织,实现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加强农民发展权益保护的法制支持等方面,加强对农民发展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是农民权益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然而在我国土地征用实践中,由于对征用基础的"公共利益"界定不清,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民的权益难以保障,农民利益严重流失.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204-210
社会转型及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工会职工权益维护者的角色逐渐凸显出来。在维护职工权益的实践中,国有企业工会面临诸多障碍与不足。而作为能动性的社会主体,国有企业工会则尝试通过与其他主体互动中的不同路径及策略选择,构建维护职工权益的多重机制。国有企业工会通过"政治忠诚"获取国家、企业党委的信任,通过"情感沟通"获取职工的信任。信任既建基于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功能的实现,又有助于维权功能的增强。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工会能够突破"有压无力"的传统性特征,积极从不同的互动主体中寻找力量支持,通过力量整合而实现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姜战朝 《兰州学刊》2014,(12):128-132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严重,立法缺陷是重要因素。针对现行立法不足,通过明确界定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扩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处分、明确界定土地征收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措施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化同步”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求解"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化同步"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三化同步"导向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关键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依据本地区实际,在中心集聚型、资源开发型、旅游依托型、农业产业化型等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镇化路径和生态移民型、限制开发型等以生态安全为中心的城镇化路径中做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征地立法的反思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政府、农民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方政府滥征农地,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笔者认为,农民地权遭受侵犯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征地立法存在一定缺陷,归根到底是由于利益的博弈失衡所导致。因此,必须选择有效制度设计路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征地立法,有效地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7.
在侵权法保护路径之下,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面临正当性质疑、认定标准严格、损害赔偿数额难以计算等困境,导致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具有明显的人格属性,与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密切相关,因此个人信息权益遭受侵害时,被侵权人应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需求。对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应该适度淡化“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在具体的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面,应以个人信息主体的实际损害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主体)的实际获利为基本依据,并构建法定赔偿数额制度。  相似文献   

8.
制定我国《农民权益保障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海晶 《江汉论坛》2005,(3):135-137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力量。但农民长期以来因具体权益保障法律的缺位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处于弱势地位,如何制定《农民权益保障法》的问题已提到国家立法的议事日程。该法应该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其立法宗旨,确立平等原则和特殊保护原则。该法权利体系构建的重心是农民所应具有的各项权利,义务体系构建的重心是国家机关、社会公共组织所应承担的义务。在制定该法的过程中要协调该法与其他相关立法的关系,避免立法抵触和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9.
与农区相比较,牧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为例的实证分析,侧重于牧区经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具体研究,充分肯定了以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三化互动"突破"三牧问题"的发展障碍;以牧区、牧业、牧民的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牧区加速赶超步伐,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目标的发展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农村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实维护农民权益: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格局;尽快出台《农民权益保障法》,进一步明确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加大对农民的保障力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分配格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