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龚艳萍  谷红平 《经营管理者》2013,(26):128+279-128
在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多的选择在产品上市前,对产品相关信息进行提前预告。本文在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整理基础上,对新产品预告行为,以及在产品预告后,会对企业以及消费者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希望为企业在相关的策略制定上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时采用预售方式。本文研究企业在面对竞争时的预售策略,其中消费者对企业所销售的异质可替代产品的质量估值具有不确定性。在预售期消费者不了解产品的真实质量,而在现货期消费者可以根据预售期购买者提供的线上产品评论对产品质量进行贝叶斯更新。策略型消费者通过比较在预售期和现货期购买产品的期望效用,选择提前购买或推迟购买。研究结果表明,若产品评论信息精确度较低,当市场竞争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竞争企业双方在预售策略上不一致;否则,企业双方均采取预售。若产品评论信息精确度较高,则市场竞争强度对系统的影响较弱,因此竞争企业双方均有更强意愿采取预售。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预售并不总是给企业带来利好。  相似文献   

3.
在信息产品与服务竞争性市场中,信息产品及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日渐成为信息产品提供商关心的首要问题.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信息产品的定价策略,没有统一考虑产品的后续服务,且假设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强度相同.分析了异质消费者和双寡头垄断市场,针对基础信息产品和附加服务的定价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两个企业的捆绑销售和分别销售策略的博弈模型,使得双寡头企业通过4种局势下的策略选择实现收益最大化的定价策略.同时,将差异化网络外部性强度系数引入Hotelling模型,计算企业的需求函数和收益函数,并采用两阶段Bertrand博弈分析两个企业的定价策略和竞争行为.通过模型求解,得到4种局势下两家企业的最优定价解析解.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潜在消费者的构成比例及市场规模对企业定价、市场占有率和最优收益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成本和市场规模组合下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4.
企业通过对拥有旧产品的老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补贴能够提升自身销量与利润。然而,面临竞争对手时企业的以旧换新决策是否会受到影响?本文求解了先后进入市场的双寡头竞争企业所面临的以旧换新与定价博弈均衡,并分析了竞争存在与否对于企业以旧换新策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面对竞争时企业的定价决策受到市场中老消费者比例、两家竞争企业各自新产品的创新提升水平、老产品的使用残值这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第二,当老产品残值相对较低而市场中老消费者数量适中时,两企业均不提供以旧换新可能成为博弈均衡,而其他条件下,两企业均提供以旧换新为博弈均衡。第三,先进入的企业没有动机单独为消费者提供以旧换新补贴。第四,竞争对手的存在对于先进入企业自身的以旧换新决策与相应的定价策略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网络经济下企业兼容性选择与用户锁定策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通过两阶段的Hotelling双头竞争模型,本文将网络外部性与产品兼容性视为导致用户锁定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网络外部性以及兼容性所产生的转移成本对消费者的锁定效应,以及网络外部性与兼容性对企业竞争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说,首要问题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了消费者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根据各自企业的实际状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工作,制定出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策略 1、开发新产品是取胜市场的法宝。市场规律是优胜劣汰,一个新产品出现,旧的、过时的产品就会退出市场。所以,一个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企业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眼  相似文献   

7.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创立了一个成功的品牌后,不断推出新产品,即企业对产品组合中全部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称的“家族品牌名称”策略。成功的品牌延伸有助于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和减少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产品趋于成熟的市场,产品的本身差异很小,新产品的市场开  相似文献   

8.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陈可 《经营与管理》2002,(12):27-28
现代市场上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许多高科技新型产品的出现,并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加快,消费选择的多样化,方便、健康、轻巧、快捷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些变化都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新产品开发是从寻求创意开始的,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新产品创意的寻求工作。一、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消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一市场激烈的竞争往往又使企业的收益维持变得越来越难。本文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各个阶段企业利润的构成,从广义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狭义产品生命周期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企业为维持利润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促进了多产品竞争.基于扩展的两维Hotelling模型,研究了范围经济和转换成本对网络产业中多产品捆绑销售竞争均衡的影响,并分析了捆绑销售和线性定价下公司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差异.研究表明转换成本导致企业不对称的细分市场结构并对新产品设定低价策略,但捆绑定价与转换成本无关.范围经济增加则公司捆绑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下降,一站式用户获益较多;成本随之下降但公司利润减少.与线性定价相比,捆绑销售导致单件产品价格较低,提高了消费者转换率,削弱了转换成本对忠实用户的不利影响;捆绑销售下公司利润较低,消费者剩余增加;不考虑范围经济则捆绑销售的社会福利较低,但当范围经济效应足够大时,捆绑销售不仅提高消费者剩余而且增加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正> 市场定位,是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和自身的状况,分析自己与部分对手在目标市场上占有的地位,为企业的产品确定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和制定一套详细的市场营销策略,有效地实现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塑造与众不同的特殊形象,从而最终占领市场,战胜竞争对手,提高企业市场营销的经济效益。 一、抢占空位策略 企业在分析市场竞争形势与消费者需求后,发现有竞争的空白位置或消费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开发、生产,迅速开拓和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13.
调整焦点对突破式创新产品购买决策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深入,突破式创新及其引发的标准竞争已成为左右中国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面对突破式创新产品以及标准竞争,不同调整焦点类型的消费者所表现的购买行为可能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在对调整焦点量表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将被试消费者划分为促进焦点和预防焦点两种类型,在标准竞争和标准统一两种背景条件下,分别对这两组消费者的突破式创新产品购买选择进行差异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的调整焦点类型对突破式创新产品的购买决策产生显著性影响,并且标准竞争对这一影响过程产生显著的调节效应,该结论将为置身于标准竞争中的中国企业制定有效营销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新产品预先发布(NPP)是指企业在新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向目标受众传递新产品相关信息的营销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产品导入时采用这种营销策略.尽管消费者是新产品预先发布信息最重要的受众之一,但现有文献较少从消费者的视角,研究新产品预先发布的效果.本研究基于信号理论中信号反应过程模型,结合消费者行为特征,探讨新产品预先发布信号所包含的公司和产品特征(如品牌、发布"雾件"产品历史、产品创新性),以及消费者个人特征对新产品购买倾向的影响作用.对手机产品预先发布研究的结果显示,消费者会依据品牌和企业发布"雾件"产品的历史决定是否购买新产品;分层贝叶斯Logit回归的结果则进一步表明消费者在预先发布相关经验、产品熟悉度、风险倾向以及人口统计变量等个人特征上的差异影响品牌和"雾件"产品对购买倾向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15.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16.
按照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增长率状况来划分,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产品都有一个进入市场和退出市场的过程。那么,要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采取求变求新的策略,培育创新能力,密切关注市场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现有的产品步入衰退期以前就开始研制新产品,在现有的产品退出市场之前要保证有新产品能成功地接入,以延续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不是所有企业的创新项目都能取得成功。一个创新项目要获得成功,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创新项目在企业产品…  相似文献   

17.
在线消费者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两阶段销售模型(预售期、正常销售期),通过刻画预售期消费者评论对正常销售期需求的影响,探究消费者评论如何影响商家定价策略以及商家如何利用消费者评论调节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垄断或竞争市场情形下,若忠实消费者选择等待至正常销售期购买产品,商家均会采取折价预售策略,即通过降低预售期价格提升消费者评论,刺激正常销售期的产品需求。在竞争市场情形下,若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偏好成本非常低且预售期购买量较小,商家的折价预售策略能通过提升消费者评论以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随着普通消费者产品偏好成本增大,商家会将重心转向忠实消费者,进而缓解商家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企业在推出炫耀性产品时,可以采用两种品牌策略:品牌延伸或新品牌。为分析企业的炫耀性产品品牌策略,通过博弈论本文建立了无新产品、品牌延伸和新品牌三种模型,并得到了垄断情形与竞争情形下企业在不同品牌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利润。研究发现:在垄断情形下,企业总是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在面临企业竞争时,如果消费者对地位身份不敏感,则企业选择不推出新产品;如果消费者对身份地位敏感,则当创建新品牌成本较小时,企业采用新品牌策略,否则企业选择放弃推出新产品。此外,一定条件下,企业推出新品牌会增加竞争对手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更新产品与旧产品存在竞争关系的市场环境下,更新产品的延期投放成为许多企业的产品运营策略。现有竞争扩散研究重点关注外部竞争下一种产品的扩散最大化问题,尚没有考虑内部竞争下(如旧产品与更新产品的竞争)全部产品的扩散最大化问题。本文研究非退市条件下更新产品投放时机和种子优化问题:在一个已存在旧产品的社会网络G(N,E)中,产品以竞争扩散模型的P形式传播其影响力,更新产品投放时,新旧产品同时扩散,如何选择投放阶段t和p个更新产品的种子使得新旧产品利润之和最大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的确定阈值模型,并构建了该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求解大规模问题的多阶段贪婪算法。计算实验显示,该算法具有较高求解效率,比传统贪婪算法提高了88%;该算法具有较高求解质量,比随机算法提高了651%,比度数下降算法提高了9.5%。同时,发现更新产品种子数量多、计划阶段限制大、单位利润大时,延期投放使得产品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20.
考虑一种具有网络效应特征的产品,本文研究当产品预期网络规模主要受质量影响时,双寡头企业如何进行质量竞争。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这种问题。结果表明,市场领导者获得大于其预期网络规模的市场份额,而市场跟随者获得小于其预期网络规模的市场份额。对于弱网络效应产品,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强, 两企业的产品质量分化加剧,价格及利润差异随之扩大。当网络效应的强度足够低时,市场跟随者利用后发优势得到较大利润。而对于强网络效应产品,市场领导者利用先发优势得到更大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