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版画的艺术表现对技法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版画技法的独特性、技法产生的各种艺术效果的欣赏价值,是其它画种所不具备的。从传统版画到现代版画,技法和技法在版画艺术中的意义不断发展演变。形式可以脱离主题独立存在,但是技法不能脱离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木刻版画是一种"复制木刻版画",是对国画中线描和水墨的复制。中国古代木刻版画大多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出现。明代是中国古代版画插图史上承前启后的时代,明代木刻书籍版画大量出现,题材广泛,刻印精湛,争奇斗艳,达到了中国传统木刻版画艺术的巅峰。其中,福建建阳版画多出自民间工匠,镌刻质朴;南京金陵版画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杭州武林版画题材开阔,刻制精美;安徽徽州版画富丽精工,典雅静穆。对于明代木刻版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关注以梓行地来划分区域性的版画风格,并特别强调徽派艺术风格在晚明时期的大一统格局,使得几乎全部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的版画,无论是怎样的面貌,都可以被认定是徽派版画。而版画风格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无论是绘图者师承的风格,还是雕版者在雕刻时所创出的风格,都可能对版画的呈现有所影响。作为版画创作者的画师与刻工,在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绘画者的画风决定着版画风格。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以艺术特征之不同将晚明时期版画插图归类为质朴派、雄劲派、婉约派的新方法,有利于对中国古版画插图史的梳理与研究。明代木刻版画的构图沿用中国传统绘画散点透视法,与西方的铜版画在形式风格和绘刻技艺方面都不一样。晚明时期,一些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绘画表现远近和阴影的方法,掌握了透视和明暗画法,于是在明代木刻版画领域也出现了西方艺术的透视和投影技巧,这可能是用中国古代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而留下的。因为,在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要分发大量的圣像、纪念章和带有插图的书籍,由于从欧洲运来的数量不多,只能找当地刻工用木版印制。当时用于传教的木版画印刷品已不可得见,只留存下为数极少的用中国古代传统木版画手段模仿铜版画的作品。西方艺术的透视法对我国传统版画的影响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版画作为绘画艺术形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思潮的冲击.多元化的艺术思想导致了版画创作的多元化呈现。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中国版画必将呈现出一个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民间艺术的传统精神和情趣,契合了现代审美趣味。将其吸收借鉴于版画创作中,应注意形式感与变形,把民间艺术作为观念融入版画创作中,并将二者表现形式有机地整合,从而实现艺术观念、思维方式、版画语言三方面的突破,增强版画艺术的文化宽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版画技法教学逐渐脱离了版画的实用性和"真、善、美"的主旨,过分推崇形式和材料语言的"形而上"而忽视了一些经典和传统的技法教学,致使我国的版画创作呈现一种"视觉疲软",面貌单一。本文介绍具有经典和传统特色的俄罗斯铜版画技法教学,俄罗斯的版画技法教学虽不引领时代也不具有当代性,但其对经典和传统的敬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6.
木刻版画艺术作为中国雕刻历史长河中出现较早的表现手法,以其精湛细腻的刀法、源远流长的技艺、新颖独特的制作方法闻名于世。中国木刻版画在其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借鉴,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品格和传统风貌。木刻版画作为一种融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艺术,已经成为当代多元艺术发展态势之一,其历史发展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是中国艺术界需要正确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墨动画是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画片,其创作的形式充满诗情画意。水墨动画的视觉语言来源于我国千年来历史的传统水墨画艺术形式。传统的题材和审美意境,必然会作为视听的艺术形式介入水墨动画中来,作为最具本土特色的动画艺术形式的水墨动画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同外来动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研究水墨动画必须研究它与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版画的发展与演绎贯穿着复制性的观念,这种观念既与中国传统的艺术与哲学背景有关,也直接被印刷的本质与书籍出版的方式所限定,复制性观念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成就中国古代复制版画的同时,也限制了版画艺术概念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源流》2011,(3):42-45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年画中门神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唐代以来佛经版画的发展和雕版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版画由20世纪发展至今,其语境几经转换,在当代已初具新的特色:在观念上表现为否定与消解传统观念,主观表现意识增强,采用游戏性与随意性的表现方式;在视觉形态上表现为破坏与重组传统图式结构,注重视觉冲击力与怪异特性,借助本土语言或西方现代艺术语言等。这些变化皆反映了当代中国版画家在多元模式中不断超越自己、作出新的选择与定位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线形态艺术作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表现元素之一,已成为现代平面广告创意表达的基本视觉语汇。但由于设计师常常将线作为平面设计元素的形式去创造表现图形,而忽视了线形态本身的艺术魅力和情感表达,致使现代平面广告中的一些有关线的表述缺乏深层次文化性,本文试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向当代多元化艺术设计的转向中,以线形态本身的艺术形态魅力结合其实际应用来重新解读线形态艺术在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与涵义。  相似文献   

12.
桃花坞木刻年画是苏州特有的反映民俗文化的一种传统美术,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 明珠。本文在讲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及其艺术价值的同时,对当代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进行了研 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艺术自身特殊的形式美与装饰美具有丰富历史文化意味和传统情调,成为消费时代视觉符号的重要代表,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以其成熟、细腻、有力的文化信息与装饰语言强化着当代的设计传达。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为外来品牌的大量进入中国提供了契机,但以我国传统美术图形作为品牌视觉设计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特色。随着品牌视觉设计需求的日新月异以及在图形设计语言探究方面的力度加强,以具有我国特色的美术图形为依据的视觉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传统美术图形语境下的品牌视觉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将意趣放在首位,对立意极为重视。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动机着手,抛开视觉艺术均具有的基本的对“美”的追求,从更深入的角度提炼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道、儒、释三家影响之下所孕育出的“天人合一、托物寓情、物随原境”的立意特性。  相似文献   

16.
晁楣不仅是北大荒版画的开创者,也是中国承前启后的一代版画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为一位思考型画家,晁楣在创作之余尚执笔为文,出版有两部文集,在学理层面对艺术规律进行总结探究,对版画现状及存在问题审视思考,包括对北大荒版画几个时期、几代画家的艺术创作的深入分析,对于这一画派突破瓶颈、实现自我超越,均有启示作用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视觉艺术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具有它典型的政教功用,文章通过中西方一些代表性的古老王朝的美术成品和其主要的艺术理论,让我们认知传统视觉艺术与政治、宗教之间密不可分的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以蛰艺术美学思想的西学归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以蛰的艺术美学思想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为基石,运用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说和克罗齐的"表现说"等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来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美学,在融合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现代转换,形成了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审美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风格分析是西方艺术史中比较成熟的方法,通过关注艺术作品及具体艺术家的风格演变并将其运用于艺术史的分期和具体作品的断代。普林斯顿大学的方闻将传统中国视觉结构和西方风格分析的方法相结合是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次有效尝试;说明通过对西方中国美术史方法的了解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和领域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获得更广阔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