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超 《南都学坛》2004,24(6):14-20
由于对风俗和民俗概念认识的差异,大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风俗理论,进而讲风俗研究史多从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起,对古人的风俗理论有所忽视。实际上,古人有着丰富的风俗理论。班固第一个对风俗做出阐释,形成了正确的风俗观。其风俗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地理环境影响着风俗形成的初始状态;其二,历史文化传统规定着风俗演变的内在轨迹;其三,王道教化对二者的"中和"使之和谐,决定着风俗转化的理想状态。班固的风俗观奠定了中国古代风俗理论研究的基础。自此以后,尽管对风俗的研究不断发展,但其体制、风貌大都没有脱离这个基本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关于班固轻视、贬抑小说的议论 ,古已有之。其实不然。正是班固给萌芽阶段的小说以充分的关注 ,将其著录正史 ,阐发其起源和作用 ,肯定其独特的创作实践 ,认为小说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这些 ,可说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3.
班固撰《汉书》,为司马迁立了专传《司马迁传》,评司马迁《史记》为“实录”,这为“实录”论立了丰碑。此论包含事、文、义三方面的准则要求:一是“事核”、“事理”,即要求记事真实,善序事理;二是“文直”,“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即传人记事,要求文质相称;三是“不虚美,不隐恶”,即要求传人记事必须达义,美恶如实,不虚不隐,公示于世。班固之“实录”论,承上启下,不只是评司马迁《史记》,还有确立中国史学本体理论的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诗发轫于先秦时期,此后绵延流衍,不绝如缕。此时的采诗表现官方意志,带有制度规定的色彩。及至唐代,采诗制度开始消亡,并在两宋时期逐渐概念化为一种意识存在。(宋末)元代,普通文士广泛参与采诗活动,在漫游中完成删诗和选诗的过程,使元代采诗掀起民间自发、互为标榜的高潮,又使采诗从意识诉求上升到实践力行。元代采诗独树一帜地书写了有异于前代采诗的文化史篇章,在采诗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少年》2010,(7):60-61,32
“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大家都听过吧?“乞巧节”,俗称“七月七”,传说农历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每到这一晚,年轻妇女就会在星光下,展示针线活,向织女乞求,让自己能心灵手巧。所以,这一天叫“乞巧节”。  相似文献   

6.
大量文献表明,尽管西汉乐府编制中没有采诗人员,但是当时乐府"采诗夜诵"的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政治保障,并对东汉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西汉乐府的"采诗夜诵"继承了先秦以来观乐省风的传统,这一传统同样在东汉得以继承与发扬.正因如此,汉代乐府民歌才能较好地保存流传下来,并形成了统一的艺术精神及艺术风格而影响于后世.  相似文献   

7.
郑樵说班固<汉书>"尽窃(司马)迁书”,与事实不符.实际上,班固"断汉为史”,创造了新的著史格局,对<史记>五体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改造,使孔子创始、司马迁奠基的中国传统史学最终确立.<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增写了大量内容,并提出了一些新看法,具有重要的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8.
大凡佛教民俗 ,一般都要在佛寺进行 ,有僧侣来操办。但流行在德宏傣族地区的“听经”风俗 ,可以在家庭里举行 ,而且没有僧侣的参与 ,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日期和一个固定的地点。这些现象都不符合佛教的常规 ,但是那些“有着宗教体验的人”运用了“非宗教的理性方面”的手法 ,去圣化空间 ,圣化家庭 ,圣化民间故事 ,从而把“听经”风俗神圣之地———佛寺 ,引进了世俗之地———家庭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班固在著史“实录”精神上的异趣 ,究其根由 ,除了他们的个人经历、识见不尽相同外 ,关键还在于两人身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司马迁所处的时代 ,文化专制刚刚开始 ,“为尊者讳”的社会风气还未形成 ,司马迁尚能比较自由地著书立说。班固之时 ,随着专制统治的加强 ,人们在评事论政时顾忌颇多 ,“讳君亲之恶”已成一种时习 ,而班固著书又受到最高当权者的直接干预 ,这使得他在许多问题上只能趋于正统、保守  相似文献   

10.
11.
抗战时期,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下江人”涌入重庆,由于各自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差早,使其在与重庆本地人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产生了抵触、排斥却又交流、融合的现象,并且在不断的文化碰撞中出现了“上下江人”的风俗文化融合。主要表现为重庆的饮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语言文化的交流、风俗习惯的改良、思想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班固30岁以前,精读《离骚》,得其神韵,著作《离骚经章句》一卷,称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这是班固的基本观点。45岁后将其献上时,增写后序一篇,猛批刘安,对屈原亦颇有微词。两序的差异,主要是作者生存状态的变化所致,但不足以动摇其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3.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官方维护其统治的一套颇有特色的教化理论。自三代“风”、“风俗”过渡到“天子省风以作乐”的过程中显示了“风”、“风俗”脱离民间音乐的狭义桎梏,被赋予意识形态教化意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从先秦到汉代,自荀子首倡“移风易俗”以降,经过了历代思想家的修正与完善,使得“移风易俗”命题逐渐成为了官方教化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汉代社会是一个“鬼神术教之世界”,其信仰风俗深刻影响到了班固的思想观念和《汉书》的写人叙事。这种影响突出表现为:书中时人物音容仪貌的描写往往带有神秘色彩,兼有暗示其人品性、未来的作用;其叙事过程中则多用带有俗信仰意味的预兆、预言来暗示、照应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从而使《汉书》写人叙事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唐代的“竹马”游戏 ,作者指出 ,作为儿童玩具的竹马始于汉代以前 ,在唐代许多诗人对竹马游戏作了生动描述。此后 ,象征骑马的竹马游戏在宋代搬上舞台 ,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6.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 ,对中华风俗文化进行了区域划分 ,描述了区域风俗文化的特征及内部差异 ,分析了区域风俗文化形成、演变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与作文》2009,(1):67-67
最早的春节相传我国原始社会就有“腊祭”之说,夏朝建立后,这一风俗流传下来。最早的“年”字《谷粱传宣公元年》记载:“五谷大熟为大年”,在两汉以前,“年”的意思为五谷丰收。  相似文献   

18.
“唐中”说     
班固《西部赋》描摹了汉代建宫之池苑景象,其中有“前唐中而后太液”一句,然而“唐中”所指为何去没有明言,后人依据不同的资料,得出“唐中”为池及“唐中”为庭两种相异的结论。清代选学和考据学都空前发展,这一命题又频繁地出现在清人的作中,本着力于对各种观点所依据的材料进行整理爬核,发现分歧所在,鉴别资料的真伪,确定其准确性,这是研讨“唐中”的关键,亦是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现所存留的史料都存在着不可靠的因素,因此,“唐中”究竟是池还是庭,目前还无法得出定论,只能等待更多考古资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班固民族观是其民族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和发展。以他对民族较为深入的认识为基础,以民族关系的状况为转移,班固民族观有贬斥“夷狄”、主张对其实行武力征伐的一面,但以承认少数民族已有的地位、主张对其实行怀柔羁縻政策为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论班固的史书编纂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固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也是著名的编辑学家,从他编著的图书中可以分析出他的编辑思想,即宣传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秉笔直书、既继承又创新.班固的编辑思想对后人编撰书籍、尤其是编撰正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