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认为进行认识活动的主体自身具有一整套认识形式,它们在经验之先并且作为经验的条件存在于认识主体之中,并对先天直观杂多进行综合整理,这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康德称之为"范畴"。感性的作用是接受经验质料,知性的作用则是对这些经验质料进行综合统一以构成知识。唯独如此,知识才能具有先天性和普遍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在先秦哲学的名实之辩中,庄子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他虽然和老子一样都反对名实统一,然而无论在问题的出发点还是论述的方法上都有别于老子。他以怀疑的态度,考察了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现主体要受到来自自身和外部条件两个方面的限制,这是名实不能统一的真正困难所在。尽管庄子的结论并不可取,可他讨论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对人类认识的发展却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在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主体的能动性和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能否正确发挥主体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大批中青年干部走向领导岗位,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认识能力是当务之急。本文认为提高主体素质的主要途径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主体的认识能力;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树立群众观点,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拓宽知识面,提高主体综合分析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根本原则:绝对作为实体就是主体,是前人哲学,特别是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必然的矛盾统一。绝对作为精神的实体,必然在自身的否定性中外化自己并存在于它的他物中,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同时,绝对作为认识的主体,又在它的外化现实中直观自己而返回自身,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因此,绝对既是对象化自身的实体,又是使对象返回自身的主体,是实体和主体的统一体,也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体具有能动性,表现主体能动的选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在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体能动性所产生的认识结果是否正确要依靠实践检验,认识与实践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主体在认识活动中能动作用的发挥要受到主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所使用的认识工具和所认识对象的自身规律性等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充分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形成对客体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矛盾思维是关于主体如何才能把握客体本质的思维方式.它以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为运思途径,以把对立概念结合在一起为思维成果的表达方式。实践证明,矛盾思维是实现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全面统一的重要途径。一、在形成抽象概念的过程中矛盾思维的具体机制马克思指出,人们认识世界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从生动的直观蒸发出抽象规定,另一条是从稀薄的抽象再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抽象规定”即我们这里说的抽象概念,而“思维中的具体”即是与抽象概念相对而言的具体概念。在获取关于对象的感性认识中,矛盾思维的致思趋向主要是探求主体如何才能获取关于客体正、反两方面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正确的感性认识;很好处理主体活动和认识环境,对象的可感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主体关于特定对象的感性认识和主体原有知识构架、感性认识和客体本象之间的矛盾关系。此时运思途径大体上由主体反思自身(主体对自己的需要、目的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主体意识是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培养的焦点。教师主体意识是教师对自身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本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认识活动,对其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感受,以及为了争取获得主体地位,主观能动地使自身得到发展的意愿。教师主体意识包括教师职业认知、职业情感、发展意愿三方面,对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价值在于三大要素分别作为“方向盘”“引擎”“油门”,共同驱动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的发展,这是诠释主体意识对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作用价值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自然科学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客观、外在自然的反映,是对蕴含在自然现象中的自然本质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自然界运动和发展导致出对其自身的否定,即形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从这个角度上说,自然科学理论是自然界自我运动的结果,它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容与形式都是客观的。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理论又是认识主体对自然界的反映,认识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随意性。所以,“科学作为一个存在的事物和完整  相似文献   

9.
旧哲学的自由观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问题的解答的四种方式,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非现实的解答方式。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是在批判旧哲学自由观和自身不断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了自由是人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辩证的、历史的统一。自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具体和历史的统一。“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哲学实践论自由观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读者阅读活动本质上是不断接受信息、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水平的活动。读者阅读活动更是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或作者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持续建构过程。关于阅读活动跟主体的认识格局关系密切。读者的阅读能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接受能力如何还与主体认识的同化和调节能力相关。主体对知识的获得与积累,都并非是消极被动的,而是阅读认识活动中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读者阅读信息获得与接受是主客体的持续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着重论述了毛泽东如何坚持和攻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思想,指出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深刻地阐述了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毛泽东认识论独具特色的光辉思想。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认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有所涉及。古代的、近代的哲学家在探索人、探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力图在不同的基础上把主体的人和客体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统一起来,但都没有达到科学的真正统一的境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以唯物史观把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真正统一起来,建立起科学的入学理论。当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更需要增强对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认识,更需要把重心从改造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转向生产力的开发上,转到人的主体生产  相似文献   

13.
论科学问题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因果性的活动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如果科学是以概念、定律和原理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则是显科学;如果它尚处在探索的实践过程之中,则是潜科学。潜科学是富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并非消极等待自然界“显露”其自身的奥秘,而悬积极地去探索它的规律性和因果性。  相似文献   

14.
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异同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主体意识已是哲学研究的热点。但是,不少论者都用自我意识的概念来界说主体意识,把主体意识简单等同于自我意识。我认为,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不能直接划等号。认识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和联系,这对于科学地界定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各自的含义以及将主体意识的研究引向深入都是很有意义的。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意识与自我意识在产生的时间上有先后之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反省意识,是人对自身的属性、个性、状态,活动以及自身与外界关系的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主体意识则是人自立为主体并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从时间的序列看,自我意识先予主体意、识而产生,主体意识则是后起的,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升华而成的。简言之,主体意识并不是任何现实的人(包括那些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的。个体意识和人类意识的发展史都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发展主体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价值,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价值取向的偏离,究其根源,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上认识的偏离,拒斥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单向度的“见物不见人”。对科技的崇拜,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财富的累加为终极价值目标。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校正社会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偏离,坚持社会发展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仅从思维学的角度对灵感范畴进行系统的探讨。灵感是思维学的范畴灵感是思维着的精神现象。灵感是思维形式,是思维系统自组织的形态,是思维学的范畴,其自身有其二重性,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是知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是思维与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将科学智能界定为在解决科学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并系统论述了智能特点及智能分层.作者认为,科学认识主体的智能水平是主体认识结构水平的现实表征,把握智能水平有助于理解认识结构并促进认识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自我实现是人的自身潜能和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是人类自我改造的实践活动,是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和对现实自我的超越。自我实现是人的主体性实现的一种方式。但主体性的实现不是绝对的或抽象的,自我实现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编辑主体意识与学术期刊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是由编辑主体来制约和指导的,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编辑主体活动以编辑对象是否符合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学术期刊的出版要求而进行编辑实践活动。主体意识是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观念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自我活动中建树起来的知识结构,是主体从事认识活动、发挥认识功能的基本载体。主体认识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知识结构的内部要素及其组合方式,而且取决于这些要素的运动状况和运动方式。笔者认为,知识结构的认识功能是靠其内部知识元素的能量外释得以实现的,处于不同能级中知识元素的辐射与跃迁,则是实现这种能量外释的两种基本形式。1.能级:知识元素能量的限定人们在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科学知识,就其对客体作用所显示的能量来看是等值的。作为对客体世界不同领域的探讨,这些知识虽然在研究对象、应用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但都力图揭示统一世界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内容及其运行规律。因此,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以功利原则衡量不同科学的价值是无意义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两门真正的科学之间进行“谁对人类的用处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