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赵孟甲戌年所写四条屏是他早期人物画作品。本文从创作的时代背景、立意、构图和绘画技法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探讨。赵孟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画思路宽广,一生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和形式的作品。该文也从其它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对他的艺术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了阐发,对他的艺术人格进行了揭示。这些将有利于对赵孟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孟頫甲戊年所写四条屏是他早期人物画作品.本文从创作的时代背景、立意、构图和绘画技法等方面对该作品进行了探讨.赵孟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他的画思路宽广,-生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和形式的作品.该文也从其它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从而对他的艺术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及表现形式进行了阐发,对他的艺术人格进行了揭示.这些将有利于对赵孟頫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宋代山水是我国山水画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宋代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把形和神作为评判画面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宋代的优秀山水画作品都可以被称为神品。这些作品中无论什么题材,构图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传神。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镇提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形和神是辩证关系,形是神的器具,是手段,而传神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不满足其形似而强调于神似,主要是因为神似的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4.
宋代山水是我国山水画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宋代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把形和神作为评判画面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宋代的优秀山水画作品都可以被称为神品。这些作品中无论什么题材,构图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传神。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镇提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形和神是辩证关系,形是神的器具,是手段,而传神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不满足其"形似"而强调于"神似",主要是因为"神似"的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李建华  张凡 《南都学坛》2011,31(6):54-58
进入新时期的新疆文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新疆本土作家,他们在其作品创作过程中,大胆突破自身民族的文学传统,自觉地发挥自身民族特有的文化优势,以多样的创作形式、丰富的创作题材,拓展了新时期新疆文学的想象空间,在小说、诗歌、散文等多样文体实验方面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不仅有量的丰富,更有质的提高,形成了新时期新疆文学发展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6.
艺术构思,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创作前的艺术设计,同建设高楼大厦事前要有施工设计一样,是艺术创作全过程中最关紧要的一环。艺术创作的全过程,包括积累生活、艺术构思、奋笔疾书、修改提高等各个阶段。作者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深刻的生活感受,富于社会意义的素材和题材,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甚至头脑中已孕育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意义的主题,也  相似文献   

7.
徽派版画在明万历以后逐渐兴起,是中国版画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支。其画作无论在构图、造型及追求上都有新的突破,特别是其以人物为题材的插图作品,以其高超的绘刻功夫和精巧的形式让后世研究者心想往之。研究徽派古人物版画的审美特色会给当代人物画创作带来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西域大漠田园山水是作者对新疆山水绘画探索中的一个自设命题,它也是新疆大山水画研究中的一个内容,这是探索者对新疆山水画赋予的名称,并非学术上对现有新疆题材山水画的通用词。在绘画史上的唐代,曾出现过"西域绘画"、"西域画派"的名称,此后这一名称便销声匿迹。近代,新疆山水画经过众多美术老前辈和当代实力派山水画家的不懈努力,已经有了清新的面貌。作者期待各种关于新疆题材的山水画探索,能为新疆题材的山水画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骰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几度兴衰、几度辉煌。人物画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艺上还是内容上都已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对人物画的创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的时代要求新的艺术作品与其相适应。因此、走近生活、贴近时代就成了人物画创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面对生活、认识生活中国人物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曾一度有过唐、宋的辉煌时期、而后的若干年代走了下坡路。新中国成立后,人物画用作开始走上复苏的道住,田近时代反映现实生活成为人物画创作的主南。而到了“文革”…  相似文献   

10.
关汉卿和朱有皆有大量的妓女题材杂剧作品,本文试图从创作动机、创作条件、作品主题、创作手法、艺术特色等角度加以比较,以期发现并解析二者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体系中最具文化气息和民族气质的绘画派别,它的主体基本上是失意的文人或有一定文化素养且具有文人意气与情趣的画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画家逐渐地将文人之长———书法和诗歌,融入画卷之中,形成了笔情墨趣的绘画语言与诗歌般意象无穷的境界,使得文人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形态,这不仅增加了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使其成为文人画家寄情写意的游心之所,从而确立了文人山水画田园牧歌般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人山水画是中国艺术体系中最具文化气息和民族气质的绘画派别,它的主体基本上是失意的文人或有一定文化素养且具有文人意气与情趣的画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画家逐渐地将文人之长———书法和诗歌,融入画卷之中,形成了笔情墨趣的绘画语言与诗歌般意象无穷的境界,使得文人山水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形态,这不仅增加了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使其成为文人画家寄情写意的游心之所,从而确立了文人山水画田园牧歌般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李可染是通过山水写生来改造中国画的实践者,是古典山水画向现代山水画过渡的大师.他创立了一套现代山水写生方法并形成独特的山水画风格,在六十年代渐渐完善了自己的山水画艺术.李可染山水画,从写生到创作的发展过程中的成果和经验,是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所必需的,也是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疆无论是地域特征还是人文特征,都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创作之源。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美术史中还没有表现新疆山水的绘画记载。该文提出,"传统与创新"不但是中国画在传承中表现新疆地理特征的新领域,而且是中国画在创新中"笔墨当随时代"的新课题;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精髓在表现新疆地域特征时,继承和创新的笔墨语言是新疆山水画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15.
油画风景写生在高等美术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美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在教学中实施一系列改革来探寻个人绘画语言、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绘画修养,为将来该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事绘画专业还是从事设计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疆大山水画研究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大水画创作资源,其山水地貌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与江南水乡山水的"阴柔之美"具有明显差异。这决定了新疆山水画家在创作时不能采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技法,用笔用墨要体现出一种粗犷、豪放的气质和胸怀。该文分析了江南山水的"阴柔之美"和新疆山水的"阳刚之美"的差异,并着重介绍了新疆北疆的山水特点,以期对新疆山水画家的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绘画艺术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总是作为变革的领军人物,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文章梳理了20世纪绘画变革的主要动态,分析了现代绘画理念与园林设计变革的因果关系。在此过程中绘画艺术的进步思想和灵活的表现手法对园林设计思维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园林设计摆脱传统园林摸式,不断探索并走向了现代园林设计的道路。文章指出现代园林对于绘画艺术的成功借鉴,为促进我国多元的园林设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新疆大山水画理论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其高山大河、沙漠等多种地貌形态与内地是不同的。但在中国美术史上,新疆并没有像其它省份那样形成山水画理论体系和画派,从而造成了中国山水画史在这一区域上的空白。该文提出构建新疆大山水画的“四大板块”理论,具有一定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创新意义,但需在理论与实践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9.
青绿山水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之一,青绿山水画艺术在中西画坛独树一帜,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和称道。对它的探讨与研究,对当今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实践起着积极的影响与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