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轻松一刻     
《社区》2009,(10):59-59
镜中梨 母亲问女儿:“你为什么对着镜子吃梨?”女儿回答:“这样就可以吃两个梨了。”  相似文献   

2.
不见梨核     
胡冬梅 《老友》2008,(4):21-21
"女儿,吃梨。"小时候当我晚上正努力做功课时,爸爸常会用削好的水果慰劳我,而且因为他知道我特别喜欢吃水分多的甜果,所以放在我案头的常常是几片又甜又嫩的梨。可是奇怪的是,那些梨从来不带梨  相似文献   

3.
去年9月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女儿的"告急"电话: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外孙数学考试成绩37分,全班倒数第一,她累得都快要病倒了,需要我们老两口帮忙。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上班又忙又累,我们老两口没办法,草草收拾了一下,便急急忙忙到女儿家里去了。一到女儿家,我就问小外孙:"你喜欢学习吗?""不喜欢。""那你最喜欢什么?""我最喜欢玩。""第二喜欢什么?""第二喜欢看电视。""第三应该是喜欢学习了吧?""不是,第三喜欢吃。"  相似文献   

4.
《老友》2003,(3)
南宋大哲学家朱熹,曾在朝做过官,后专心致力于学术著作。一次,他去看望女儿。女儿女婿热情招待,唯恐怠慢。吃中饭时,女儿十分窘迫地端出几碗大麦饭和一碗葱汤。朱熹开开心心用过之后,看见女儿女婿还惴惴不安,表示饭菜不好。朱熹笑道:"你们不要为此感到不好意思,其实这也就很不错了。我在朝廷做官的时候,也不是餐餐大鱼大肉。古人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9,(1)
在没写出《白鹿原》之前,陈忠实只是个农民,住在西安郊区灞河乡。一天,他带着读初中的女儿到一家小饭馆吃饭。他为女儿要了一碗羊肉泡馍,自己却只能吃家里烙的干饼子。服务员破例为他盛了一碗羊肉汤。陈忠实舍不得吃,把汤  相似文献   

6.
感恩的心     
笑甜 《新少年》2009,(1):38-38
把女儿接回家时,天早已黑透了。 虽是冬天,可家里很热。我急忙脱了外衣,洗完手后准备去吃晚饭,却看见女儿背对着门,不知在自己的房间里忙着什么,就连厚厚的棉袄都没来得及脱。“快,姑娘,吃饭了!”我边喊边来到女儿身边,准备帮她先把外衣脱掉,再拉她去吃饭。  相似文献   

7.
今年43岁的刘女士,近一年来一直和自己上高中的女儿乔乔矛盾不断。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女儿间的矛盾是现在家里的"主要矛盾"。痛苦万分的刘女士找心理咨询师咨询后,给女儿写了一封"道歉"信。在信中,刘女士对自己进行了检讨:"因为你弄丢了东西,在课堂上说话,成绩下降,剪了一个妈妈不喜欢的  相似文献   

8.
吃梨的学问     
中秋节,老方丈从供品中挑了两种兜梨,分别发给甲乙两个和尚。他对甲和尚说:“这些梨还有些生,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又对乙和尚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不能再放了,赶紧吃了吧。”结果是,甲和尚的梨放了半个月之后再想吃时,已全部烂掉了;乙和尚的梨,当时就吃了,却生涩难忍。后来当老方丈问询二人梨子的口  相似文献   

9.
安雯 《山西老年》2008,(12):23-24
在新疆,习惯了吃羊肉。久而久之,竟觉得猪肉腥了。但父母从成都回来了。老人习惯吃猪肉,第一天就买来猪肉做了鱼香肉丝。我咬了一口,皱起了眉头。而女儿甜甜却欢喜地叫:"呀!姥爷炒的菜真好吃!""明天姥爷给你炒回锅肉,那才香呢。"母亲喜滋滋地答。于是,在父母小住的日子,我家羊肉、猪肉轮番上桌。因为女儿喜欢,父亲三天两头要做一盘回锅肉。亮晶晶、明灿灿的回锅肉摆在桌上,女儿吃得津津有味。"你也尝一片吧,真的很香。"父亲总是劝  相似文献   

10.
1971年春季的一天,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旭日公社黄海组农民李晨华家里迎来了刚满20岁的新娘子陈红霞。就在他们结婚不久,邻居家接二连三发生不幸。眼看着相继失去妻子和女儿的李爹爹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精神失常病倒在床上,红霞可怜老人家,平时家里吃好的,每次都要盛上一碗先端给李爹爹吃。老人那暗淡无神绝望  相似文献   

11.
最近去拜访了朋友,当我们都坐在朋友家的后院吃东西聊天时,他们的大女儿回家了。大女儿今年18岁,已经不住在家里了。她跟着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进来,两个人手上都各有一支烟。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后面露出腰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这一户人家只有两个人了,是丈夫也是父亲的男人一年前病死了。在正月十五那一天,母亲很晚才回到家里,女儿竟还没吃晚饭。母亲也没吃,她带回了一盒元宵。过了一会儿,母亲煮好了元宵,盛在两只碗里,女儿一碗,自己一碗。  相似文献   

13.
治病保健康     
王潼 《老友》2006,(10)
退休后我来到北京帮助女儿照看孩子。女儿在一家企业工作,从早忙到晚,所以外孙的学习生活都由我来负责。照顾孩子虽然很辛苦。但我却感受到充实和快乐。但这种惬意的生活突然在2003年6月13那一天的夜晚被打破了。当时我正在家里辅导外孙做功课,突然觉得舌头发麻,和外孙说话竟然口齿不清了,想站起来右半边身体却一点知觉也没有,外孙呆呆地望着我说:"姥爷,你别吓唬我。你怎么了啊?!"我想说话可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住院治疗了二个多月,危险期过去了,但是却留下了后遗症,右半身偏瘫,只能吃流食,生活不能自理。女儿带我走遍了北京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6)
那天上完夜班回家,天出奇地冷。我下意识地襄紧了大衣,将头尽可能地缩进脖子里,低着头往家里赶。在小区门口,远远地就看到有一盏昏黄的灯在北风中若隐若现。走近了才知道,这是一对中年夫妇摆的小吃摊。看见我走过来,那女的忙站起身,轻声地问:"姑娘,来点什么?"我根本没有在小吃摊吃东西的打算,所以懒得搭理她,低着头继续赶路。身后,传来那女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的心猛地一震,犹豫了一下,我折了回去。"来两根鸡肉串!",我递过去两枚硬币。"好!"那男的忙不迭地站起来,开始忙活。不一会儿,喷香的鸡肉串端上来了,我一边吃,一边和他们闲聊。那女的很健谈,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地说起来。他们来自农村,有两个孩子,女儿初中毕业去了外地打工,儿子正在上高中,隔三岔五都要向父母伸手要钱,光靠地里刨的那点东西哪够呀?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出来摆了这个小吃摊,挣点辛苦钱。那女的干净利索,负  相似文献   

15.
少艾 《新天地》2011,(9):29
案例:能干的周阿姨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上世纪80年代,她练过服装摊,挣钱为家里买了车,买了房。周阿姨平时对丈夫和女儿呵护有加,操持家里家外的事尽心又尽力。性格内向的白先生乐得省心、省力,尽管周阿姨对他管得有点严,白先生还是从心眼儿里乐于服从妻子的管理。但自从女儿小枝结婚以后,周阿姨的"轴心"地位开始动摇。女婿小杨是外地人,在结婚前,周阿姨就不喜欢这个女婿,但女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9,(1)
抗日战争期间,马寅初在重庆大学商学院大礼堂演讲,台下混进了国民党特务,情况很危险。马寅初带着女儿和棺材上台说:"为了真理,我不能不讲。我带了棺材,是准备吃特务的子弹;带女儿,是让她  相似文献   

17.
那天上完夜班回家,天出奇的冷。我下意识地裹紧了大衣,将头尽可能地缩进衣领里,低着头往家里赶。在小区门口,远远看到有一盏昏黄的灯在北风中若隐若现。走近了才知道,这是一对中年夫妇摆的小吃摊。看见我走过来,那女的忙站起身,轻声问:"姑娘,来点儿什么?"我根本没有在小吃摊吃东西的打算,所以懒得搭理她,低着头继续赶路。身后,传来那女人一声长长  相似文献   

18.
老人的心事     
《社区》2009,(2)
心事一:吃穿不愁,孤单老人"病了"社区王大娘今年69岁,老伴在两年前去世,女儿在外地工作。王大娘自己有退休金,吃不愁、穿不愁,但她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每天常常对着空屋子发呆,还长吁短叹。王大娘真想让女儿多陪陪自己,或者多打几个电话与女儿聊聊,但又  相似文献   

19.
所谓"单位"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  相似文献   

20.
花花“生蛋"     
妈妈从乡下带来一只母鸡,说是给我女儿菲菲补补身体。女儿很喜欢这只母鸡,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花花”。女儿从米缸里拿出米来喂鸡,还开了瓶汽水倒进碗里给鸡喝。妻子对女儿说:“别浪费东西了,等一会儿就要把鸡杀了做给你吃。”女儿说:“这么可爱的鸡,怎么能吃呢?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