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本山春晚小品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东北方言热的出现。赵本山春晚小品中东北方言的使用为其小品增色颇多,主要表现在小品语言对东北方言语音、词汇、句法的纯熟使用上。从语音使用角度看,平翘舌不分,说话常带儿化音,声母"r"读成"y"是典型现象,这使得表达变得俏皮、可爱,富有幽默感;从词汇角度看,词语表达直接是最大的特色,跟对方关系好,说话就特别亲切,称呼对方为"大哥、大姐",跟对方关系不好,说话就夹枪带棒,讽刺力极强,体现东北人的直爽与豪放。感叹词使用是一特点。感叹词依赖于语境,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感情。亲属称谓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能显现东北方言的亲切与朴实。单音节词"整"在东北方言的不同语境中具有多个意义,丰富了语言的内容;语法角度的形容词重叠使用也颇具特色。AABB重叠式的形容词读起来节奏感强,也易于被观众所记住。  相似文献   

2.
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背景下,近年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本文就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东北方言类节目的社会价值、对东北方言类节目应采取的态度等问题做简单讨论,揭示影视节目中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正是伴随普通话的推广普及而衍生,并肯定了东北方言节目对方言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北方言现象中有诸多是运用动物隐喻的形式来完成的,借用了动物形象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气息。通过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引用到东北的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出现频率高的动物基本有虎、鹿、熊、狗、狼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各种鸟类,不难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与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以萨满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民间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形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表面上是语言现象,其实是深厚的东北文化的表层体现,是起源于萨满文化的神话体系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东北文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物隐喻类型、隐喻意义及语义路径来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人们对流行元素的喜爱,东北方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它的流行与广泛很大程度得益于影视剧的发展。方言影视剧的出现,为东北方言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本论文会从三个大板块来分析,首先是就目前的东北方言热现象来看影视剧中的东北方言。其次是通过影视剧中东北方言的运用来分析东北方言的特点。最后是对东北方言在影视剧中运用的现象及以后的发展阐述自己的观点。结合当前影视剧中东北方言的运用情况来分析总结东北话与影视剧相互促进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东北话目前运用的现象来阐述东北文化,使更多的人了解东北,喜欢东北。  相似文献   

5.
东北方言语义直白、易于理解,诙谐幽默,越来越流行。本文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东北方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语言层面,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总结东北方言的特点。此外,还深入挖掘东北文言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语义直白所隐藏的文化因缘。  相似文献   

6.
英语元音发音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从社会语言学层面来看,母语方言是影响英语发音的一大因素。采用定量分析,通过实验语音学和感知测试的实验方法,调查济南学生对英语元音/i/的发音和感知问题,对济南母语者的英语发音中"负迁移"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探究。研究发现,学生的发音和辨音很大程度上与其母语发音习惯有关。针对这一结果,提出了相关的英语语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7.
泰国东北方言属于壮傣语支(台语支)里的泰语分支。其语言体系与标准泰语很接近,同时也与老挝语有着密切联系。泰东北语有许多词语在标准泰语里并不存在,而恰恰在老挝语、布岱语(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金龙镇人的自称)以及汉语里能够找到同音同义的词,并可推测其为相关词。本文主要探讨泰国东北方言与汉语之间的关系,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音义相同,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和语义完全或几乎相同;音义相似,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有些变化,而语义相同或相似;音义相关,指汉泰语两者的语音在有规则地变化下相关,而语义有所相似可推测为同源词。从语言系属分类理论来看,以泰东北方言为对象进行汉泰语关系词的分析,用充分且可靠的证据为汉泰语同源词研究增加了可比性,使散乱的词语系统简化起来。  相似文献   

8.
莫娇 《现代交际》2014,(12):57-58
本文从东北方言中动物隐喻类词汇的界定、构词机制、构词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四个方面展开论证,对东北方言的动物隐喻现象进行描写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通过对常见动物名称的方言比较,找出动物名称在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异"的同时,更着重发现动物名称在方言中的规律。在整理方言中动物名称的基础上,对动物名称的语音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日语教学当中,从最初的假名发音到之后愈发复杂的长句发音,笔者在长时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发音教学环节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特别是笔者所任教大学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出身自赣方言地区,学习者大都有各自的方言发音习惯,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摒弃自身方言的发音影响,不仅在纯汉语环境中学日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日语环境中学习日语也无法实现。所以在语音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日语的发音规律,借鉴赣方言的发音特征并围绕母语迁移的现象,在帮助学习者规避方言发音的干扰(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方言发音来辅助学习日语发音(正迁移)。  相似文献   

11.
《中外书摘》2009,(12):80-80
广州方言又称为“粤方言”、“粤语”、“白话”和“广府语”,英文叫Cantonese,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汉语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语较多的一种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今日的广州方言还保留着不少中古时代的汉语语音,且看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相似文献   

12.
各种语言和方言都有自己特有的语流音变规律,音变现象千差万别,产生音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文只是简要地论述同化和异化对阿拉伯语语音变化的影响。 一、同化 1.同化的定义: 语音的同化是最常见的一种语流音变现象。它是指不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或者说是为适应发音动作,增加音素间的共同性。语法学家西伯韦曾用实例说明同化的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方言中存在的语言使用现象"中意"或"钟意"进行形、音、义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能达到确定方言本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是有效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必备工具。而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依据Odlin的语言迁移理论,分析内蒙古西部方言对学习英语语音语调的负迁移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发音不准的原因,从而提高受内蒙古西部方言影响严重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筠"字的读音众说纷纭,普遍认为应读"yún",但在一些南方方言中却有"jūn"的读音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语音发展规律、"筠"在我国南方一些方言和朝鲜语、日语中的读音,可以探知温庭筠的"筠"应读"jūn"。温庭筠自身的一些经历也可以佐证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林海燕 《现代交际》2010,(12):83-83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虽然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也有很多派生词,但东北方言的词缀更有特点且数量可观。本文拟从"精""溜""实"等几个特有词缀入手,分析东北方言派生词的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教育研究方向,关于日语音声学方面的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诸多高校教师及学者关注并尝试究明的对象。尤其结合高校日语语音教学实态,对北方方言、江浙方言及闽南方言区出身的日语零基础学习者的日语发音问题的探讨更是层出不穷。不同方言区的方言母语对学习者自身接触一门新语言存在不同程度的母语迁移等因素干扰。通过对所在湖北三峡大学日语专业新生在零基础日语语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探讨西南官话方言区域成渝宜昌片区日语学习者的典型发音问题所在及问题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段可以作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造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从语音角度切入,从同音词、多音字、轻重音、停顿、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等方面阐述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深度探讨了自贡方言与其民俗文化之间"你侬我侬"的密切关系,二者之间彼此推动发展的势态也显而易见。不言而喻,自贡方言在其中"获益匪浅",并源于其"民俗文化"留下的印记衍生出了自我的"独特性"。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其与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二是自贡方言对民俗文化的承载,形成了"大三绝",三是其受"混合型"民俗文化影响使形成了自身语音、词汇、语法上独特的体系。正是在彼此这种"你侬我侬"的关系中,自贡方言与民俗文化正在迈入发展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周林 《现代交际》2011,(6):42-42
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评价,而英语语音总会受到方言习惯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贵州方言与英语语音的特点,探讨贵州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