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文章从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等角度全方位阐述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造成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山 《现代交际》2010,(5):113-114
在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代表大会也高度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是整个人才市场上最宝贵的资源,所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至今备受关注。通过大学生就业情况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分析,认为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就业观念误区等都是造成就业难的主因。从政府促进就业、高校发挥主导和社会就业中介的角度,介绍发达国家有利于促进大学就业的各种措施,为我国当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做出有效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而由此带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表现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导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除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 ,大学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设计、就业准备等因素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①。大学生的职业设计问题既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研究 ,也必然涉及就业准备、对就业有影响的因素等操作分析。为了实证性地研究大学生职业设计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于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对99届已确定工作单位的260位本科毕业生作了关于大学…  相似文献   

7.
从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的演变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较独特的视角。对上海某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时间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工作搜寻时间在变长,签约时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集中化趋势。这些演变特征与毕业生的期望薪资、工作搜寻成本、就业工作规律、心理压力等有关。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调整期望工资水平、利用签约时间规律,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效率。  相似文献   

8.
王艳雨 《职业》2016,(25):40-41
就业难,是当前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是当代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毕业生自身的因素、社会的因素、高校的因素等.那么如何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9.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多家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0.
王立 《现代妇女》2014,(11):149-149
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功能于特点,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的新服务体系。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新体系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要在我国高校中建设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实现高校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1.
李倩倩 《职业》2010,(9):54-55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雷  王蔚 《职业》2007,(21):62-63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年来的大规模扩招,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2007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90多万人.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而言的,和目前多数的就业人群比较,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做一个客观系统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并可以结合用人单位用人标准和行业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要在就业竞争中胜出,首先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就是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4.
郭韦伶 《职业》2010,(8):54-55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N大高校就业负赞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天之骄子”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中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本刊记者专门走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明美先生。  相似文献   

16.
余春生 《现代交际》2010,(4):222-222,2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大量的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以大学生就业为研究对象,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丁为之 《职业》2010,(7):24-25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N大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8.
李倩倩  丁为之 《职业》2010,(6):72-72
开篇语: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多家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新的形势下,本文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英语教育的现状,探寻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强化理论与实际联系、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莉  徐忠杰 《现代交际》2013,(12):203-203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每年都有大批大学毕业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